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市场正文

多因素支撑 煤价将小幅上涨

2011-09-21 09:19来源:《中国能源报》关键词:煤价电厂电荒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环渤海动力煤价格连续两周上涨,山西动力煤车板价格也结束了连续五周稳定,呈现不同幅度的上涨,引起广泛关注。相关人士表示,煤炭价格再涨,电力企业压力加大,电荒或持续。近日,就第四季度的煤炭价格,《中国能源报》记者采访了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研究部金属及采掘行业首席分析师蔡宏宇,和山西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分析师张红兵。

宏观经济将继续放缓

季节性因素支持煤价

宏观经济放缓对煤炭价格有什么影响?“经济增速继续放缓将抑制下游煤炭需求增长。”蔡宏宇说,这个问题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

国内方面,8月份CPI虽然见顶回落,但仍维持高位运行,通胀压力依旧存在,紧缩政策将持续,资金偏紧的态势短期内很难逆转。去年年初以来的连续信贷紧缩以及去年4月份开始陆续出台的房地产调控,已使经济增速呈现逐步放缓趋势:FAI(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增速连续三个月环比放缓,VAI(工业增加值)增速连续两个月环比下降,最近两个月PMI(采购经理指数)已回调至2009年3月以来的低位,接近50的景气度临界点。另外,下游需求方面,占据煤炭消费80%左右的电力、钢铁、化工和建材四大行业的走势均与宏济经济密切相关。宏观经济的放缓将直接影响煤炭的需求。

国际方面,欧债危机不断加剧,美国失业率居高不下,经济数据持续低迷,发达地区复苏步伐再次放缓等因素将影响国际煤炭的需求。

但年初澳洲洪水的影响尚未完全消除,德国关闭核电厂而更多依赖煤电,日本灾后恢复和重建将提振需求,加上印度经济复苏势头强劲,煤炭进口需求旺盛等因素将部分抵消负面因素,对国际煤价形成一定支撑,间接支持国内煤价。

谈到季节性因素将支持煤价,蔡宏宇认为,国内煤炭供应偏紧态势依然存在,行业整合和运力瓶颈将继续制约供给,而大秦线将从9月21日开始检修,预计影响煤炭供应量300万吨以上。经过过去两个月的夏季用煤高峰,电厂库存已回落到正常水平,并且9、10月份通常也是电厂冬季备煤的时段,电厂和贸易商的购煤力度将加大。

此外,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虽受到调控的影响,但仍然处于同比30%左右的高位。中国日均粗钢产量连续10个月同比上升反映出下游需求依然旺盛,而四季度雨量较少,气温适宜,属于传统的施工旺季,下游的钢铁、水泥等行业有望景气度提高,间接拉动煤炭需求,加上保障房建设加快,煤炭的季节性行情依然值得期待。

“今年安全事故特别多,又恰逢各地换届年,维稳及安全是第一位,煤炭供给会受到一定程度影响。CPI一直维持在高位,原材料、安全投入及人力成本的上升也使煤炭企业向下游转移成本压力。这些也是促使煤价上涨的因素。”张红兵说。

煤价将小幅上涨

蔡宏宇告诉记者,历史表明,动力煤消费量和价格呈现较明显的季节性。由于电厂会提前备煤,因此港口动力煤价格的上涨通常要早于夏季和冬季用电需求的高峰。具体来看,每年5—6月的夏季备煤期通常伴随着动力煤价格的上涨,而9—11月的备煤期也有类似的趋势。以2006-2010年国内动力煤价走势[以秦皇岛山西优混(5500大卡/千克)平仓价为代表]为例,剔除金融海啸导致煤价大幅下跌的2008年以及之后大幅反弹的2009年,其余3年动力煤价在四季度均出现上涨行情,季末比季初的平均涨幅为9%,且三年的涨幅都在8%-10%之间。

对于煤价的涨幅,蔡宏宇说:“虽然宏观经济放缓的压力仍然存在,但考虑到煤炭供需依然相对偏紧,同时冬季备煤、大秦线检修、保障房建设加快、钢铁行业再库存等利好因素逐步显现,加上四季度可能的电价上调,将有望支持四季度国内动力煤价格。今年以来,动力煤价走势遵循了往年的规律:2011年春季动力煤价格微幅下跌,4月到7月初上涨9.0%,7月到现在下跌2.4%,目前价格已有企稳反弹态势,环渤海煤价指数已连续两周小幅反弹。我们预计今年四季度动力煤价格季末比季初上涨5%-8%。”同时我们提示密切关注四季度可能的进口增值税下调和节能减排力度加大对煤价上涨动力产生抑制的影响。

张红兵表示,四季度煤价仍是呈现上行趋势,但上行幅度视天气及宏观经济,总体来看,我们认为幅度不会很大。

电荒或将再现

“高煤价符合产业结构调整的大方向,一方面高煤价促使下游企业更加注重节能减排,通过提升用煤企业的成本促进节能减排我们认为是最行之有效的方式;另一方面也使煤炭企业有足够的能力加大安全投入,减少安全事故。当然,高煤价短期会对下游行业产生很大压力,比如电力行业,因此这里面就牵扯到一个制度性问题,我们认为只有通过市场化的手段才能缓解下游的压力,也才能避免电荒的出现。”张红兵说。

对于火电企业而言,煤炭价格的上涨是个“不幸”的消息。中电联相关人士表示,如果电价不作调整,今年四季度依然会存在电力短缺的情况。

怎样才能避免煤价上涨引起“电荒”,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认为,煤电联动进行多年,但始终不能解决当下的“电荒”矛盾,不如寻找其它的有效方法。由于电价分上网电价与销售电价,二者分别决定电厂与消费者的成本价。不如将煤炭价格的涨跌传导至上价电网,即在煤炭企业和电网企业之间实行“价格联动”,让电价的涨跌传导至电网部分,然后通过财政资金对电网企业进行补贴,而补贴资金来自煤炭企业的资源税收。如果采用这一方法,由于上网电价只影响电网企业的利润,居民不用承受由于上网电价上涨造成的CPI压力;同时,理顺了煤炭与电力之间的机制,有利于解决“电荒”的难题。

“现在因为煤价上涨,火电出现不同程度的亏损是事实,个别地区出现局部性的电力紧张也比较正常,关键是控制煤价不出现较大幅度上涨。‘煤电联动’等于是剥夺一部分下游企业和消费者的利益给了火电企业,‘煤电联动’会陷入螺旋式上涨的怪圈。所以,短期来看,与‘煤电联动’相比,我更倾向于补贴。政府补贴等于是政府将煤炭的一部分利益通过行政的手段又分给了电力,中国的消费者是最弱势的群体,是不能什么负担最终都强加给消费者。”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分析师李廷对本报记者如是说。

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中央财经大学税务学院副院长张广通也建议政府出台一些补贴措施。比如,市场煤一吨300元,为保证电力供应,国家应该对供应电厂的市场煤实行统一计划价,一吨200元,差额部分政府给予专项的补贴。或者国家也可以建立一个煤炭行业价格波动平抑基金,通过这样的方法,把矛盾转嫁给政府,让政府来缓和。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