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评论正文

CIO应充分发挥信息化在企业中的作用

2011-09-28 16:37来源:北极星电力信息化网关键词:CIO信息化智能管理系统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东北人魏喆说话语速轻快、思维敏捷,和大多高学历的理工科背景人士一样,他的话语中几乎没有修饰性的词语,蕴含的信息准确而清晰。虽然离开大学校园仅仅2年时间,他却已是沈阳三一重装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下称三一重装)的IT部部长、首席信息官。

魏做的是IT,学的却是机械。在他看来,IT专业的人面对制造业的信息化改造可能会较难上手,因为这个行业和机械制造、商务业务关联很大。IT技术只是一种工具,要想运用得好最好要有相关专业背景。基于这一点,三一集团的各个CIO很少有学计算机出身的。

“只要最好的方案”

魏喆在浙大做博士课题时可谓“经验丰富,小有名气”。他曾参加宁波海天集团信息化选型,巨人通力电梯PDM系统研发等课题制作,并因参与浙江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在立志回到家乡沈阳工作的信念定下来之后,他拿着这些成果去三一重装面试。

平淡无奇的面试后,他回到杭州等待结果,等来的是三一重装董事长毛中吾要求亲自与他面谈的电话。他兴冲冲地坐飞机去沈阳,毛中吾却只给了他10分钟的交流时间。

“这10分钟对我而言很重要,我从毛总的身上感受到三一对信息化的高度重视。”魏至今记忆犹新,“三一重装每年对信息化的投入很大,达到年收入的千分之三”。

毛中吾十分欣赏魏喆过去的成绩,也很看好他在三一重装的发展,但是要求他“刚开始只能从副手做起,毕竟不能刚来三一就给一个部门让你管理。是骡子是马先拉出来溜溜。”

2009年7月,机械设计与理论专业博士生魏喆正式加盟三一重装。3个月后,他便被要求设计承担生产车间信息化任务的迈斯系统。踌躇满志的魏很快拿出他自认为是最符合三一重装实际情况的一套方案。这套方案的特点就是成本很低,但也能满足三一重装当时的工作方法和需求。

这套方案却在毛中吾那里被直接驳回。毛中吾对他说:“在三一建设信息化你不要考虑现在,也不要考虑成本。车间作业现场执行系统到底该有什么功能,能为我们产生什么效益,需要你把你知道的最好的方案拿出来。”

当晚,魏喆通宵无眠,他开始对照最熟悉的前沿技术仔细分析三一重装的差距在哪里:车间生产制造的排程这些目标还无法实现,那就把解决方案做进系统。

魏解释道:“当时的三一重装还没有人对计划负责,客户下单了就开工。没有全盘计划的概念。采用车间排程后会有很多好处,可以预计上线计划,提前做足备件,能提高效率,做到产量可预期。”

新方案在毛中吾大笔一挥之后开始付诸实现。2010年2月,迈斯系统上线。最终的成本比最初的简装版本翻了3倍,软硬件总采购成本达到900多万。

迈斯系统上线后,车间的产能迅速从月产掘进机40台增加到55台,车间工人的满意度也上升了。

对此魏喆深有感受。以前工人有事需要里里外外、上上下下跑很多部门,跑一圈下来一天也就不用再干活了。现在只要使用离自己工位最近的迈斯机,90%的问题都能在线解决。魏喆和他的团队还不断拓展系统功能,追加了质检无纸化操作、档案可追溯等新功能。

“信息化系统是企业无形的资产,运用好的系统能增加员工对企业的认可,对工作质量和效率的提升都有好处。”

自上而下的变革

一炮打响之后,踏入职场半年多的魏终于开始领兵布阵。IT本部38个人分成软件开发部、技术应用部和系统运营部,分管软件开发,模块支持、流程优化和ERP管控。魏对系统运营部一贯盯得最紧。在他看来,企业IT体系的运营环境很重要。不少企业重视业务,轻视最基础的运营保障,而这些基础保障和信息安全却是最关键的。

2011年6月,三一重装通过了ISO200007安全信息认证,是沈阳市第一家通过这种信息安全认证的工业生产企业,也是三一集团除IT总部外第一家通过认证的公司。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CIO查看更多>信息化查看更多>智能管理系统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