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核电核电建设与运行人物正文

陈叔平:我们身边的核电和放射性

2011-10-08 09:44来源:天津网关键词:陈叔平核辐射反应堆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四、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大家一定要问,究竟多大的剂量就会有危险呢,根据国际研究,一个人一年小于200毫希,人体自身一般可以恢复,没什么危险。大于7000毫希,肯定死亡。在3500—5500毫希之间的,死亡率约50%,均需住院抢救,死亡率取决于治疗的积极性。

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制定了一个具有很大安全裕量的辐射剂量标准:对于职业工作人员,每人每年平均剂量不得大于20毫希;对于核电厂区周围的居民,每人每年平均剂量不得大于1毫希。我国核行业的管理标准更为严格,每人每年为0.25毫希,所以核电厂正常运行时是十分安全的。

在核电厂的实际运行过程中,电厂员工和厂外居民实际受到的剂量值远低于设定的标准。秦山核电厂周围居民实测数据为每人每年0.01毫希,只是天然本底的1/240。

■五、防护放射性

我们可能碰到的放射性主要有两种:一个是外照射,一个是内照射。

外照射,就是外部源发出的辐射穿透人体产生照射剂量。防护外照射主要是:加大人员与放射源的距离;尽量缩短人员在放射性区域停留时间;采用屏蔽技术。常用的屏蔽材料有混凝土、铁、铅,厚水层也有很好的防护效果。

如果在生活中皮肤上沾染了放射性物质,用清水冲洗掉就可以了,日本核事故后,我看到网上有人宣传有什么抗辐射香皂,要300多元一块,又是骗局,大家千万不要上当。

放射性物质进入人体内部产生的照射叫内照射,因为无法很快排出,较长期间起作用,因而更加危险。它是通过我们生活中的饮食、呼吸等进入身体的。

从事核工作的人员进入控制区是不准饮食的;进入放射性工作区要穿特制的连体服,如果空气中可能含有放射性物质,工作人员还要穿上特制的气衣,带上眼罩,像潜水员或宇航员一样呼吸干净的空气。

大家比较关注的还是生活中如何防护放射性。人体的甲状腺最容易吸收碘。如果吸入放射性碘,就容易得甲状腺癌。如果相关工作人员在实际操作中有可能接触碘-131或者操作后发现可能吸入了碘-131时,可以先吃些碘片,让稳定的碘占满甲状腺,使放射性碘无法进入。这就是“服碘防辐射”的原理。一般人不从事核工作,离核电厂也远,日常生活中又接触不到碘-131,根本没有必要服用碘片。要注意,碘片有副作用,乱吃不仅无用,而且有害。至于“吃盐防辐射”更是无稽之谈!如果万一放射性物质已经进入体内,就要用特定的药物促使它尽快排出。据报道,吃海带、猪血、绿豆、黑木耳、紫苋菜、绿茶、番茄红素、黑芝麻、螺旋藻、花粉、银杏叶等有助于把放射性物质尽快排出。此外,还要多补充维生素:如维生素A、K、E和B族维生素等。

■六、放射性的用处

□1.杀菌消毒、食品保鲜效果好。比如一次性针头、出口的中药等都是用γ(伽马)射线杀菌消毒的。洋葱、土豆、苹果照射了就不容易烂,虾照射后头部不容易发黑。照射之后不会有放射性,但有没有长期不良后果?具体辐射剂量多少才安全?都还需要多年的试验研究。

□2.诊治疾病有奇效。比如通过X光、CT扫描,检查我们身体内部的疾病。对癌症的放射性治疗等。

□3.制作各种各样的核仪器。部件、管道里的细小裂纹,可以用放射性的核仪器检测出来,进行维修;刚轧制出来的高温钢板厚度也可以用放射性检测等等。

□4.探伤监检赛神探。坐火车、飞机时安检行李,确保旅客人身安全,防范不法分子的犯罪行为,海关防走私等。

□5.辐射加工建奇功。这个在工业上应用很多,照射以后,可以改变工业品的性能,但其本身不含有放射性。

□6.害虫绝育断了代。将雄性害虫用γ(伽马)射线照射后使其绝育,从而灭绝害虫。

□7.辐射育种显高招。水稻、玉米、小麦等经过辐射可抗旱,也高产;棉花经辐射高产、还可以改变颜色、品种;花卉经辐射可以变异,我做过一个实验,水仙花的花期一般很短,但是经过照射后,水仙花花期可以延长1倍。当然,照射出来的物种不会有放射性,只是改变了品种。

□8.中子活化分析能破案。我在这里举个例子。北京有一次交通事故,肇事司机逃逸了,但是他在现场留下了很多肇事车辆的玻璃碎片和油漆,我们将它们进行中子活化分析,测定其中的微量元素数量(可准确到几亿分之一),与嫌疑车辆的玻璃碎片和油漆比对,确凿无疑地破了案。

■七、日常生活中对核辐射的防范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陈叔平查看更多>核辐射查看更多>反应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