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评论正文

信息化缓解电荒

2011-10-12 11:22来源:北极星电力信息化网关键词:电荒信息化管理信息系统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去年的电荒还历历在目,今年的电荒又来了。

而今年更被认为是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电力最为紧缺的一年。今年一季度,全国共有24个省、市拉闸限电;进入6月份以来,去年就发生电荒的浙江、江苏、安徽等地已进入用电高峰的临战状态;与此同时,广东、福建、广西等地区也出现了缺电现象。而一些大型城市,如北京、上海等地的用电量正在不断地创造历史新高。

国内缺电是硬性的物理缺电,全国发电企业24小时满负荷运转,也不够用。所以,信息化在里面再发挥,也丝毫不能缓解电力压力。

信息化起码可以做两件事情,一是缓解缺电所带来的危害,比如帮助输电企业进行电力合理调度,能够让电用在最需要的地方,把停电损失降到最小;二是为发电企业24小时满负荷工作保驾护航,比如厂级监控系统监控发电企业正常运转。

从输电企业的电力调度上说,我国电力调度管理信息系统的薄弱是导致电力无法自由调动的原因。其实,目前电力需求的增长和调度的复杂性,势必加大调度网络承载负荷量,而当网络承载量变大、应用需求增多后,网络本身的稳定性就变得至关重要了,只有稳定的网络才能保证业务的连续性。而保障客户网络系统的稳定性是我国电厂所缺乏的。

我国出现大面积的电荒,除了电力调度系统无法流畅地让电流动起来之外,还有一点是信息化建设缺乏有效的整合,造成各地区、各部门信息化建设各自为政、重复建设。按照项目审批的信息化建设模式,不但造成了网络等基础设施的重复建设,而且信息资源根本无法共享。

国家电力信息中心信息资源部某专家指出,电力信息化离不开电力信息资源的整合,但目前中国电力行业资源建设存在几方面的问题:一是电力体系各单位的情报处室普遍弱化或消失,基本丧失了信息资源建设和辅助决策分析能力;二是信息资源建设的资金投入不足,致使国际上重要的电力信息资源无从获得或断档;三是在认识上重硬轻软,重生产性信息流建设、轻综合性信息资源建设,导致系统近年来辅助决策能力不足,科技创新能力下降。

在发电企业端,厂级监控系统是实现从DCS(自动控制系统)到管理信息系统的桥梁,它可以降低发电成本,提高安全系数,从而增强电厂的整体效益。据了解,厂级监控系统主要处理实时数据,完成生产过程的监控和管理、故障诊断和分析、分析和经济负荷调度等。电厂运行发电时,厂级监控系统将用来整合全厂各机组、辅助车间的实时生产信息,为运行管理提供基于优化分析的实时生产指导,最终提高生产效率。而一旦厂级监控系统出了问题,没人能够为电厂发电的正常运转做任何保障。

虽然说信息化最终不能解决电荒,但是如果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相关部门工作更到位,更有预见性,那么电荒就不必让人那么恐慌了。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电荒查看更多>信息化查看更多>管理信息系统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