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市场正文

透视能源新格局

2011-11-15 13:09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关键词:迎峰度冬电力缺口电荒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国家能源局发展规划司司长江冰在国网能源研究院主办的第三届“能源·经济·发展”论坛上透露:目前“十二五”能源发展规划正在制定之中,“十二五”规划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正式提出了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这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一项重要的战略决策,是加快发展方式转变,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抓手,也是推动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的重要举措。

“控制的最终目的并不是为了限制各地的发展,而是为了促进更好的发展。”江冰说,“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将以建立能源消费总量控制目标和分解目标为手段,通过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限制过度用能。”

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执行主任张希良认为,“十一五”期间,国家把节能目标向地方分解,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制度创新。分解和考核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只要省长一重视,很多事就好办了。“十一五”总量控制和目标分解的成功实践可以运用到“十二五”的能源总量控制中。

江冰提出,在“十二五”期间必须加快能源体制机制改革,形成有利于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制度安排。但是能源体制机制改革是一项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政策性强、涉及面难度较大,因此要尽快选择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的明确目标。要在充分发挥市场经济手段的同时,配套必要的行政手段。行政手段主要是建立约束目标和分解机制,合理控制能源供应,强制淘汰落后产能,使合理消费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为,从根本上改变敞开口子用能源的局面。

驱动经济的能源从哪里来

【事实】丹麦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到现在GDP增长了90%,能源消耗却在下降。在节能减排和提高能源效率方面,丹麦所做的工作是全球的楷模,应该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史立山指出,丹麦的成功说明,在传统能源节能方面也有十分巨大的潜力。关键在于建立有利于节能减排的机制和制度。“整个欧洲现在已经形成非常有序的能源价格竞争机制。如果没有市场经济制度的引入,我们永远摆脱不了现在能源所面临的时多时少,特别是装机不发电的状况。”

国网能源研究院总经济师李英指出,要积极研究落实输配电价形成机制,促进电力市场化改革。以推行居民电实行阶梯电价为契机,重点解决电力价格交叉补贴矛盾,调整居民天然气价格,减少工业对居民用气价格的补贴。要深入研究市场机制与节能减排政策的融合,重点是促进节能调度与电力市场的统一,一是研究各类电源在环境排放中的折价标准,看能不能将其纳入到电力市场竞价规则;二是研究可再生能源配额市场化交易的可行模式,这也是在一定条件下促进清洁能源发展的措施之一。

来自国家能源局的消息是,在“十二五”期间,各地新增加的水电、风电、太阳能以及能源的综合利用,煤矸石的发电等重大的新能源和节能减排等新增的消费量将不进入能源消费总量的计算。政府希望,清洁能源担当起为经济发展提供驱动力的重要来源。

国网能源研究院院长张运洲通过一系列研究后断言,随着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新能源技术的日趋成熟,成本快速下降,近年来发展迅猛,已成为能源变革的先驱,对能源格局将产生深远影响。“十一五”我国风电年均增长率接近百分之百,国家规划建设哈密、酒泉、蒙西等八个千万千瓦及风电基地,预计2015年风电规模达到1亿千瓦,2020年有望达2亿千瓦。光伏发电“十二五”将快速增长,2015年规模或达千万千瓦,电动汽车、新型储能等逐步由实验示范走向商业应用,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燃气多联产正进入快速发展期,预计2020年占能源供应比重约3%。(本报记者张翼)

■专家观点

要有合理的电源结构

中国工程院院士黄其励:

电力工业快速发展中存在几“忧”:一是电源结构不尽合理,调峰能力严重不足。解决这一矛盾的方法是,发电用一次能源结构要调整,减少煤电,增大非化石能源发电的比例。二是智能电力系统中电源、电网发展不够协调,各级电网发展尚不匹配。三要努力提高配电网的设备利用率,2009年所调查的40个城市中,有29个城市配网线路全年平均利用率只有10%到30%。同时,还要努力提高供电的可靠性,几年来,我国多数城市停电时间每年为10小时,农村高达40小时。

积极推进水电项目

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卢强:

水能利用应该成为能源“发展方略”之首。我国正面临着不可再生的化石能源危机,随着二氧化碳减排升级,吨煤的产出成本将骤增,火电前景不佳,而大中型综合水电工程建设将会影响我国200年,需要积极推进水电项目。

西南地区加上闽浙赣,作为国家一级重点工程至少要有3.7亿千瓦装机形成,加上东北,达到5亿千瓦。雅鲁藏布江的开发现在应该立即启动。

新能源建设要跳出旧观念束缚

国务院参事、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理事长石定寰:

德国在这次福岛事件后,宣布到2022年要关闭核电站,以发展可再生能源来替代。他们经过大量的分析研究计算,以及大量实证的调查研究提出许多发展清洁能源切实可行的任务和措施,并提出了相应法律和政策上的保证。

中国不会弃核,但德国发展清洁能源的做法值得我们学习。中国要想跟上世界新能源发展的步伐,应该采取创新的思想和思路,跳出原来传统观念的束缚。

可再生能源将迅猛发展

国网能源研究院院长张运洲:

我国能源发展存在能源资源相对短缺、供需平衡紧张、结构布局不合理、生态环境影响加剧等问题,能源已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

未来我国能源格局总体将呈现“能源结构清洁化、能源开发基地化、能源调运跨区化、能源平衡全国化”的主要特征,“电为中心”进一步突现,突出表现为可再生能源的迅猛发展,特高压交直流技术的推广应用和跨区输电的加快发展。未来应提高能源安全保障程度,提升能源开发转化和利用综合效率。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迎峰度冬查看更多>电力缺口查看更多>电荒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