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评论正文

欧盟,是时候拿出能源气候政策替代计划了

2011-11-16 09:48来源:《中国能源报》关键词:欧盟可再生能源地热能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确实,打造一个欧洲超级电网是一个十分美好的愿望,但想要实现却并非易事。就算能建起来,成本之高也是不可想象的。尽管提出了所谓“超级电网”的宏伟计划,但该计划总投资需要4000亿欧元。在如今的经济形势下,这个计划恐怕也就真的只能是个梦想了。

绿色就业只是“水中月”

支持欧盟向绿色能源经济转型的人们,最长挂在嘴边的话就是,这会给欧盟创造大量就业岗位并减少欧盟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先不管欧盟能否摆脱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单“绿色经济创造就业”这点,就已经证明是无稽之谈。

就拿低碳发电领域来说,风电,太阳能、地热能、海浪能或者水电,无论哪种都属于资本密集型能源,这样的产业能够带来的就业岗位十分有限。另外,在风电和太阳能发电领域,欧洲正面临着来自亚洲的强力竞争,生存都已经成了问题。随着市场规模不断缩水以及政府补贴逐渐消失,这仅有的一些岗位恐怕也将随风而逝。

仍以风电为例。2011年欧盟新增风电装机规模为9000万千瓦,占全球总量的45%。但是这仅带来了10万个就业岗位。对就业形势十分不乐观的欧洲来说,这个数字无疑是杯水车薪。而其他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就业情况恐怕还不如风电。

更重要的是,就算是这10万个岗位,也跟政策正确与否沾不上什么边。花了这么多钱,带来了这几个岗位难道不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么?真正关键的问题是这些创造岗位究竟值不值。显然,与其所需投入相比,这些岗位的成本实在是有点高了。所以以“可再生能源创造就业”当理由为其欢呼喝彩实在令人啼笑皆非。

有人也许会说,发展可再生能源可以帮助欧盟减少能源进口,这也能节约很大一笔开支。2010年,欧盟在进口油气资源一项上花费3000亿欧元,当然这并不是一个净成本。你还要算上欧洲油气公司在欧盟以外国家和地区的收入。但同时,欧盟也在为发展可再生能源投入大量资金。在欧盟的气候能源政策一揽子协议中,风电和太阳能发电在未来欧盟能源供应中可是要唱主角的,到2030年要占欧洲电力供应的67%。要达到这一目标,总投资额预计要到9000亿左右。不仅如此,欧盟各国长期稳定的高额补贴及各类扶持政策也是不可或缺的。但这样的做法显然与欧盟打造自由化电力市场的初衷相左,特别是上网补贴电价。如今,上网补贴电价正在遭到越来越多的质疑,在经济不景气的时候,政府这笔不菲开支显然是民众不愿接受的。但如果失去这些政策的扶持,欧洲风电和太阳能发电产业必然会元气大伤,造成更多的人失业,相关制造产业也将受到极大影响。

是时候拿出替代计划了

面对很有可能,或者说必然出现的能源价格不断增长,欧盟能源消费者自然不会买欧盟现行气候能源政策的账。他们需要一个朴实无华而不是天花乱坠的能源政策,正如他们需要稳定且低价的能源而不是高价能源,即便这意味着垄断、意味着不是“完全自由化”的能源市场。至于碳排放问题,早就不像两三年前那么受人关注了,如今它更像是人们茶余饭后偶尔的谈资而已。

就连欧盟各国领导人,也在有意无意地淡化气候能源政策问题。确实,欧盟现在有太多优先级更高的问题需要解决。各国纷纷调整气候能源政策,甚至将其抛弃。这体现在缩小或取消一些生物燃料项目,减少近海风电政策扶持力度,延缓大型电网连接项目以及智能电网项目的投资,减少风电及太阳能产业的补贴等多个方面。

这样的趋势恐怕会加剧人们对欧盟气候能源政策的反感。随着经济情况不断恶化,决策者们会发现,当初欧盟的气候能源政策是多么充满野心、昂贵、复杂,也是多么不切实际和无用。但这样的认知必定会同那些仍坚定拥护气候政策者产生激烈的冲突,从而在欧州能源市场掀起更多波澜。为了防止,或者降低这一局面的危险程度,欧盟决策者们是时候为其能源气候政策准备一个替代计划了。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欧盟查看更多>可再生能源查看更多>地热能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