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水电水力发电市场正文

湘江小水电泛滥切断农民命脉

2011-11-21 09:40来源:新金融观察报关键词:湖南小水电水力发电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污染困境

小水电大规模上马之时,对生态的破坏也更多地成了环保人士的议题。

2008年,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环境工程系教授刘扬林对永州江华瑶族自治县进行调研,发现仅一个县城“已建、在建或计划要建的水电站共有180多家,平均1-2公里就有一个小水电站”。

“水电本身是清洁能源,现在的问题是在利用水电过程中造成的二次污染。”刘扬林告诉新金融记者。

水电站的批量生产,让刘扬林担忧。在永州村坊中,流传着一个口号——“以水发电,以电促工”,随着批量小水电站的成立,富余电量的累积,随之而来的是批量的“小冶金、小建材、小化工、小造纸”等,这些因水而生的小企业,却给孕育它们的母体带来了破坏性的灾害。

大量废水排入湘江,污染日益严重,除此之外,水电站本身就会造成一定的污染,而水电站对水进行拦截,水土流失加剧,改变水的自然流动状况,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违逆自然发展对周围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破坏,水生生物等的生态环境发生变化,对微观环境造成改变”。

同时,随着拦水坝一级级增加,导致水资源分配不均,农业灌溉用水不足,“甚至不少地方出现用水纠纷”。刘扬林说。

河水自净容量有限,上游的水携带的污染物与有机物,一路奔腾,来到下游、汇入湘江,流向洞庭湖。“就像旅游一样,每天接待的游客容量是有限的,超过容量,会对景区本身的资源造成破坏。”在很多水电站放水时都有一种现象,水哗哗地冲下来,会激起很多泡沫,刘扬林说:“有些甚至是黑色的。”

湘江流域的河水大多汇入洞庭湖,于是洞庭湖成了小水电争相上马的受害者。

污水汇入洞庭湖,对水体破坏严重,有机污染富营养化现象对鱼类、藻类的繁殖、生长,影响则更大,在刘扬林看来,“现今鱼类资源的锐减也与之有关系”。

另外,拦河坝的建立,致使河床也在一级级抬高,对于防洪和航道交通运输而言,成了一大阻碍。“现在上游可通行的船只有约50吨左右,下游在50-100吨之间”。

据长沙水文站监测数据显示,截至10月21日8时,湘江长沙段水位降至25.05米,已跌破25.1米的城市供水警戒线。

湘江长沙段水位持续下降,目前,湖南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已启动湘江流域枯水期安全用水Ⅲ级应急响应,并宣布湘江流域枯水期安全用水进入黄色预警状态。为确保城市用水,长沙市启动了将自来水取水头向湘江江心延伸的应急取水工程。

原湖南省水利厅副总工程师聂芳容认为,除了加强监管,“目前的当务之急是湘江上游蓄洪补枯,将汛期的水存起来,枯水期时,用来缓解下游用水的困境。”

亏损严重

因已无水可用,小水电建设初现退潮迹象,加之自然灾害、水源、入网电价低、环评要求高等原因,部分小水电站甚至出现了难以维持的迹象。

“蓝山县的小水电站中,有1/3处于亏损状态,真正在赚钱的,也只有1/3。”谭春生告诉新金融记者。

2008年冰灾时,蓝山县亏损的小水电站甚至超过一半,谭春生说:“小水电站设施本来就不齐全,资金也有限,冰灾时,输电线路被冻结,但又不能及时抢修。”

这一年,在谭春生眼中,蓝山县成了一座“孤城”,直到大年三十晚上,县城才通了电,而偏远些的山区与农村,则等到半年后线路抢修完工后,才用上电。

小水电的困境还远不止此。

去年上半年,我国西南地区遭遇大旱,降水较往年大幅减少,甚至发生河道断流、水库干涸现象,小水电在大旱中受到重大损失,小水电企业普遍经营困难。

除了自然因素,金融因素也成了小水电“艰难度日”的推手。

位于湘江一级支流白水河上的湖南省祁阳县水竹源电站算是比较好的小水电站了,虽然自身库容较小,但其上游有两个大型水库。

然而,水竹源电站的经济效益并不好。电站2007年6月投产,总投资2570万元,其中贷款1600万元。

2009年,由于上游水库蓄水、气候反常、电机偏大等因素影响,设备年利用仅1700多小时,总收入约190万元,除掉年利息约105万元、工人年工资总额20万元、税金约14万元,节余为50万元。在不折旧、不提维护资金的情况下,资金回报率约5.15%,收回成本需近20年。

湖南省祁阳县小水电协会常务理事黄爱民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2010年上半年,祁阳县80%的小水电站处于亏损状态,保本经营与盈利企业各占约10%。而湖南全省的情况也大致如此。

实际上,受困的不仅是小水电。

发改委数据显示,国家电网区域重点水电厂来水总体偏枯1成半,除黄河上中游、鸭绿江、汉江水量增加外,其余各流域均不同程度偏枯。其中,长江上游干流、闽江、岷江、大渡河偏少3-4成,清江、沅江、赣江、雅砻江、乌江下游偏少6-8成。

10月11日,闽东电力发布三季度业绩预减公告,称前三季度公司将出现最多100%的净利润下降。两天后,桂冠电力(4.81,0.00,0.00%)发布公告称,公司前三季度净利润将同比下降50%左右。而在黔源电力发布的三季报披露,预计2011年亏损7800万-8300万元。亏损主因为6月下旬以来,整个汛期贵州大部分地区发生重度旱情。

资本扩张

尽管水力发电项目在部分水电上市企业的业绩中处于下滑趋势,但它们的资本扩张却从没停下过脚步。

主营发电与供电的三峡水利,近4年来,其主营业务收入从5亿多增长到7.3亿多,但主营业务利润却一直在1.6亿左右徘徊。在今年的二季度报表中,其电力销售收入超过3亿,接近主营业务总收入的90%。

2010年,三峡水利投资近6亿启动杨东河水电站,项目建成投产后,多年平均折算等价发电量约23881 万千瓦时。

按照目前的经营情况,经测算杨东河水电站正常运行后预计每年能实现收入约8000 万元,净利润约4000 万元。

该项目全部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税后为8.98%,资本金财务内部收益率为8.92%,投资回收期税后为13.02 年,总投资收益率9.25%。

而1998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岷江水电,主营电力生产和电力销售,但在近4年中,其主营业务收入却并不稳定,2007年的7.8亿多成了近4年的最高值,2009年甚至跌到3.8亿。

把投资转向其他主营业务,则成了另一些水电上市公司资本运作的主要表现。

葛洲坝发布的年度报表显示,2007年后,其主营利润以每年10亿左右的速度增加,2010年超过43亿。

在这些利润额中,水力发电所占比例并不大。今年6月30日的二季度报表显示,葛洲坝在水力发电方面投资3700多万,在所有主营行业中,投资最少,而收入也最少,只有3600多万。其投资最多的,是工程施工,投资超过150亿,收入则近170亿,超过主营业务收入的75%。

实际上,2000年后,葛洲坝就不再将投资重点放在水力发电上,而对高速公路项目的投资则显得频繁。2000年至2009年,葛洲坝曾先后四次将投资高速公路作为重点项目,计划投资超过160亿。

与葛洲坝相比,粤水电二季度在水力发电方面的利润率则高出很多。

粤水电二季度报表显示,其在水力发电上的投资1600多万,收入近4000万,毛利润高达58.48%,仅次于风力发电的58.51,但在主营业务收入额中,却不到2%。投资近10亿的水利水电项目,投资近一半,也是粤水电的主要收入来源,虽然10%左右的毛利润远不如水力发电。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湖南查看更多>小水电查看更多>水力发电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