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评论正文

五大电力集团集体喊火电业务巨亏真相

2011-11-21 10:34来源:证券市场周刊关键词:五大电力集团火电业务火电厂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又到年末,五大电力集团火电业务集体亏损声再次响起,而市场关于电价上调的“惯性猜测”再次弥漫。

发改委价格司电力价格处一位官员近日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长远来看,电价肯定要上调,但是具体何时并不清楚,而他也表示自己并不知晓是否有电价上调的方案已经上报国务院。

政府主管部门的模棱两可,电力企业的哭穷,煤炭企业的抱屈,电网的沉默,汇成了一幅电力行业的乱象。而五大电力集团为首的电力企业是否在以亏损为名,行涨价之实?而煤炭企业是否真是电力亏损的罪魁祸首?

举债扩张困境

本刊记者采访的多位火电行业内部人士均表示,目前火电行业生存境况确实困难,不少地方火电厂濒临破产。

“火电企业亏损面超过50%,资不抵债的企业在20%,除了60万千瓦以上机组的由于煤耗低能保证微利以及离港口近的火电厂稍微具有成本优势外,其他火电厂基本都亏损。”国网能源研究院经济与能源供需研究所工程师朱发根博士对记者表示。“火电行业今年陷入巨额亏损是真,但是不应该完全将原因归结为煤炭,如果只考虑煤炭上涨、人员工资上涨,火电厂并不会亏钱。”

据本刊记者了解,截至2011年三季度,大唐集团总共亏损了37亿元,其它四大电力集团国电、华能、华电和中电投,业绩同比均巨幅下滑,负债率皆84%以上。

“五大电力集团近几年为了快速扩张进行的高负债经营,实则在燃料成本之外,成为电力集团的另一紧箍咒。”另一位不愿具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

以大唐集团为例,根据其披露的2011三季报,2011年1-9月,利润总额-29亿元,营业收入1458亿元,比上年增加了12%;营业成本1344亿元,比上年增加了13%;而财务费用这一项高达146亿元,而2010年同期115亿元,增速高达27%。也就是说财务费用增速远远超过营业收入和营业成本的增速。

“今年信贷政策收紧,银行利率普遍上调,大量依靠银行贷款的电力企业肯定受到影响。”大唐发电投资者关系部一位工作人员对记者表示。而查阅报表可知,2010年大唐集团财务费用同样高达157亿元,2009年高达131亿元。

一位资深财务人士在查阅报表后表示,大唐集团2011年前三季度的银行贷款利率大约为6%,比同期市场利率要低,但公司的财务费用仍然如此之高,可见公司的贷款额度之大。报表显示,前三季度大唐集团短期借款416亿元,长期借款3165亿元,公司资产负债率超过88%。

据大唐集团官网上披露的数据,2006年底,装机容量、发电量、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和全员劳动生产率比2002年底组建时全部“翻一番”,实现了“四年再造一个大唐”的目标。2009年装机容量一年实现了“三大跨越”,突破了1亿千瓦大关,成为世界亿千瓦级特大型发电公司;从2002年到2009年7年间共新投产发电机组7086.35万千瓦,创造了行业公认的“大唐速度”。

“大唐集团在2008年前后扩张期间,整合了一些效益较差的电厂,虽然整体装机容量突破1亿千瓦,但按照煤价的上涨趋势来看,却等于背上了很大的包袱。”有业内人士这样向本刊记者表示。

“大唐的项目投资只是当时五大电力集团大干快上的一个缩影。”该人士称。

据了解,2004年开始,国内电力供应呈现缺口,加之电厂盈利较好,火电企业发电积极性高,五大电力集团开始了一轮快速扩张。

中国电监会的数据显示,到2010年底,五大发电集团的装机比重从2002年的34%提升至49%,总装机容量达到47176万千瓦。

但其实到2008年,电力企业设备利用率不高的问题已经显现出来了。

电监会数据显示,2008年,全国发电量3433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18%;全社会用电量3426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23%,增速比上年回落9.57个百分点;全国6000千瓦及以上电厂累计平均设备利用小时4677小时,同比降低了337小时。这意味着,全国有30%以上的发电机组处在停运状态。

电力属于资本密集型行业,大小项目投资金额动辄数亿,电力集团本身盈利能力不佳,只好纷纷向银行贷款,抬高了电厂的负债率。截至今年三季度,五大电力集团的资产负债率均超过84%。

而除了全国范围内四处上马电力项目,五大电力集团为了缓解上游煤炭供应压力,从2002年开始,掀起了一轮抢夺煤炭资源的高潮。截至2010年底,中电投控制的煤炭产能达7275万吨,华能控制的煤炭产能为4772万吨;大唐为1300万吨;华电为5000万吨。

“目前煤炭矿业权价格处于历史高位,加之受地方保护主义影响,电力企业拿到煤矿的成本非常高,这进一步加剧了电力企业的资金紧张。”山西一位煤炭企业人士向记者表示。

发电企业经营亏损,于是向银行借款,借款后到期不能偿还,则又增加新的借款来还旧账,如此依靠银行贷款勉强运转。而正是因为这样,电力企业沦为银行的打工仔,每年光财务费用中的利息支出便高达百亿。

“电力贷款在中国银行贷款中占重要比例,”中国能源网执行副总裁韩晓平曾对媒体指出,“目前平均每年新增的发电量中,每一亿千瓦发电量意味着贷款5000亿元,而一个项目的还贷时间在20年-30年。”

此外,记者查阅报表发现,电力企业畸高的财务费用和电厂的运营模式也有关系。

据悉,部分电厂与煤炭企业的交易模式是先交预付款后拿货,而与电网公司的交易是先卖电,后结算。由于存在时间差,预付款和应收账款占用了电厂的大部分资金,造成资金周转更加困难,只好进一步增加银行贷款额度。“辛辛苦苦干一年,基本在为银行打工。”上述大唐发电投资者关系部工作人员对记者表示。

大量依赖银行借款,如果银行上调利率,电力企业将会非常敏感。而一旦银行出于信贷安全的考虑,不给发电企业发放贷款,发电企业将面临资金链断裂的风险。

中国民生银行一位不具名高管告诉记者,不少电企是靠贷款维持发电,但银行持续投钱,电企却越亏越多,最终电力债将成为银行的巨大黑洞。而现在银行业对火电企业贷款实际已经比较谨慎。

据记者了解,目前不少地方政府为了解决本地发电企业的资金问题,要求本地商业银行给发电企业提供封闭贴息贷款,部分地区甚至不得不用划拨土地来担保。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五大电力集团查看更多>火电业务查看更多>火电厂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