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风电风电运维市场正文

华锐风电中国式风电发展的“牺牲者”库存超过90亿被质疑

2011-11-25 11:38来源:《中国企业家》关键词:华锐风电低电压穿越风电机组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内外交困

“我有一年多的时间没关注过风电行业了。”一位国内著名的新能源分析师对本刊表示。这个在过去几年炙手可热的行业,如今成了一个人人不愿与之有染的泥潭。据一家电力企业人士介绍,去年,银行还会主动上门请求对风电开发项目进行贷款,今年,则因信贷紧缩和风电行业发展减速而减少甚至停止相关贷款。对风机供应商来说,诚可谓寒意逼人。

风电项目因此纷纷夭折,原本与风机制造商签下的订单也面临着被取消或延期付款的命运。“下游公司非常强势,它们取消订单,风机制造商往往无可奈何。”Frost&;Sullivan咨询公司能源和电力系统分析师曹寅对《中国企业家》表示。

华锐风电的经营状况是行业现状的缩影。这家拥有大把订单的公司,库存量也非常庞大。华锐风电的半年报披露,公司在手订单及中标未签约项目合计13801.5MW,其中在手订单4114MW,中标未签约项目9687.5MW,而其存货亦高达102亿元。根据10月底出炉的三季报,华锐风电的存货依然超过90亿元。

尽管华锐在年初进行了巨量IPO融资,但恰在扩大生产的同时却遭遇了风电行业寒流,销售回款急速下降,华锐风电的现金因此消耗巨大—今年前三个季度,其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为“-40.2亿元”。

最糟糕的时刻或许仍未到来。“我们可能会重新关注这个行业,这取决于国家会不会对规划进行适当调整。”前述新能源分析师表示。

这个尝到政策甜头的市场,如今则在吞咽政策的苦果。在国家发改委今年4月发布的2011年版《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中,在新能源鼓励类别中已见不到风电的影子。这个昔日最被青睐的新能源门类,仅仅是在“风光互补”的子项中作为补充一带而过。风电项目的审批也已收紧,曾经由地方政府拥有的5万千瓦以下风电场的审批权已被中央收回—根据国家能源局在8月底印发的办法,各省核准风电项目前须先向国家能源局上报核准计划。

根据中国风能协会的数据,中国风电装机在今年上半年同比下降50%,至400万千瓦,预计全年将下降33%,风机产品销售价格不断下滑,华锐风电前三季度净利润下降了48.51%。

与此同时,华锐风电还不得不应付巨额的官司。9月中旬,华锐风电的电控核心部件供应商美国超导公司对其提起诉讼,指称前者通过超导子公司Windtec系统集成员Dejan Karabrasevic,非法获得并使用了自己的知识产权,用以升级1.5兆瓦的风力发电机组,以满足拟定中的中国电网标准。根据法庭证词,Dejan提供相关数据的酬劳是1.5万欧元。此外,华锐风电还给Dejan提供了一份价值170万美元的雇佣合同,包括车、公寓,以及含糊其词的“女性角色出面说服”。超导公司据此要求华锐风电赔偿其逾4亿美元损失。

事件起因来自于风机制造商面临的新要求。今年以来,大型风机脱网事故发生多起,而风机不具备“低电压穿越能力”被认为是根源所在。

关键时刻,政府相关部门把风机制造企业推向深渊—国家能源局对此出台了明确标准,大量的风机因此需要进行改造。

一位风机制造商人士对本刊表示,对于2008年以后的很多风机来说,业主对低电压穿越能力进行要求,制造商必须承担改进责任。华锐风电的双馈机组改造成本远高于其部分竞争对手的永磁直驱机组,每台报价约50万元。“华锐总体改造成本至少在数亿元。”上述人士表示,这已是不能忽视的成本。

风电机组进行改造,集中于变频器部件,其供应商正是美国超导公司。华锐风电因此希望将成本转嫁给超导公司,但遭到拒绝。这或许让华锐风电有了侵犯后者知识产权的动机。

华锐风电副总裁陶刚并不承认超导公司这一系列的指控。他对《中国企业家》表示,低电压穿越技术和方案是完全由华锐的800人研发团队主导完成的。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华锐风电查看更多>低电压穿越查看更多>风电机组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