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风电风电运维市场正文

华锐风电中国式风电发展的“牺牲者”库存超过90亿被质疑

2011-11-25 11:38来源:《中国企业家》关键词:华锐风电低电压穿越风电机组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成败政策

过去几年,华锐风电几乎踏准了风电发展的每一波节奏,迅速成长为行业龙头企业。

2006年2月,发改委公布《可再生能源发电有关管理规定》,明确要求电网企业应“确保可再生能源发电全额上网”,并给发电企业规定了8%的可再生能源发电配额义务。同年,国家出台风电特许权招标原则,规定每个投标人必须有一个风机制造商参与,而风机制造商要向招标人提供保证供应符合75%国产化率风电机组的承诺函。

2008年,国家能源局更是提出要打造数个“风电三峡”—到2020年,在中国河北、蒙东、蒙西、甘肃酒泉、新疆、江苏沿海等地区建设几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

这给了中国的风机制造商巨大的市场机会。而相比金风科技等主要竞争对手,华锐风电还抢得一个先机。当时,准备大规模发展风电事业的电力企业对兆瓦级的风机需求激增,而金风科技的主打产品是750千瓦的小机型,华锐风电则早就预见性地引进了德国的1.5兆瓦技术,并赶在其它所有竞争对手之前完成1.5兆瓦风机国产化配套产业链,在起跑时就将所有人远远甩在身后。“华锐的产品拥有技术优势,否则为什么销量很好呢?”阚治东表示。

但是,一些业主却并不这样认为。华电集团一位项目经理表示,“作为风机制造商,应该对电力系统有更深刻的认识。华锐的风机喜欢借鉴欧洲标准,但似乎做得并不严谨。”

中电投的一位风电场业主也表示,出问题以后,尽管华锐的售后服务比较及时,派去的人也最多,但问题处理能力却比较欠缺。

“比较成熟的做法,应该不是去扑火或救火,而是做到可预测性。”一位资深风机制造商人士表示,“可预测性的基础是对数据的掌握,这需要对风场的风机运行进行实时监控、分析,不能等出了问题再做维护。”

过去几年,风电一直以大规模集中上网的方式发展,而华锐风电是这种发展模式的“宠儿”。但如今看来,这种模式尚难言成功。截至2010年底,国家电网经营区域内风电并网装机容量为2826万千瓦,建设容量为3580万千瓦,吊装容量为4025万千瓦。虽然我国累计风电装机占到电力总装机接近5%,但风电发电量为481亿千瓦时,仅占全社会用电量的1.4%。两个数字间巨大的差别,凸显的是对风电极其有限的利用。

“风电的经济账没法计算。”华彩咨询董事长白万纲对《中国企业家》表示。风电场发展速度和电网发展速度不协调,被认为制约风电行业发展最大的症结。“电网公司通常必须从盈利角度考虑电网建设。如果不稳定的风电每年只能发2000小时,而火电可以发4000小时,你认为该如何选择呢?”国家电网相关人士称。而且,建设跨省份的电网本来就是件难以协调的事。

“国家要发展风电行业,应该先进行深入研究,大面积商用化推广不能过急。”国家电网的一位专家数年前就曾表示。即使在风电非常发达的丹麦,如今仍在进行着未来可再生能源利用的实验。这说明,大规模利用风电等可再生能源,会发生什么结果,依然需要验证与研究。

华锐风电或许也正在蓄势。韩俊良在近期的国际风能大会上表示,公司将于2012年一季度完成对近7000台风机全面改造工作。海上风电是华锐风电瞄准的下一个市场。“华锐开发出了国内首台6兆瓦海上风机。通过完善技术,海上风电必将成为新增长点。”陶刚表示。

华锐风电的神话,诞生于一场没有先例的风电商业化应用进程中,但这场大规模商业化进程的弊端已不断显现。“与电力系统的融合是整个风电行业下一步发展的重点。”前述电网人士称,野蛮生长、脱离市场的那一页,已经翻过去了。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华锐风电查看更多>低电压穿越查看更多>风电机组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