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市场正文

王传福的新能源决策能否给比亚迪带来新发展?

2011-12-09 13:35来源:中国汽车界关键词:比亚迪电动汽车储能电站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比亚迪16年来形成的攻城略地的商业模式、冒进的新能源策略,真的能在王传福的解读中找回迷失的自我吗?

2011年6月30日,比亚迪正式登陆A股,开盘即涨22%,随后持续拉高,截至收盘,报收于25.45元/股,涨幅达41.39%。王传福说:“这是一个里程碑,2011年将是比亚迪大规模量产电动车的元年。”

王传福,比亚迪总裁,充满争议的汽车行业领袖。出生在安徽省无为县的王传福家境贫寒,哥哥18岁辍学打工供他读书。在学生时代,王传福树立了一个信念:“永远要做得比别人好。”1995年,王传福创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七年后在香港主板发行上市。可能比亚迪的很多车主都不知道,BYD的三个英文字母是Build Your Dreams(成就你的梦想)的缩写。

2008年9月26日,当全球金融市场陷入一片混乱时,巴菲特宣布投资2.3亿美元持有比亚迪10%的股权,理由是“看好新能源项目”。而在2011年一季度,比亚迪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1.6%的情况下,巴菲特并未做出减持比亚迪股份的计划。比亚迪在资本市场上的巨大成功,让王传福有理由畅想更美好的未来:“把电动汽车开进美国去!”

2008~2009年,比亚迪高歌猛进,王传福不断扩大梦想的“尺度”。对于有“大梦想”的王传福来说,电动车只是其宏伟事业蓝图的起步,他的终极目的不是“电动汽车大王”,而是做能改变世界的“新能源大王”。“比亚迪将来至少要利用塔克拉玛干1/2的地方发电,并通过提高光伏电池的转换效率,深度整合太阳能电池产业链。”

在王传福脑中勾勒的新能源版图中,太阳能电站、储能电站和新能源汽车是三个核心板块,他准备大规模应用全球储量最大的金属“铁”和全球储量最大的非金属“硅”,实现人类能源战略的彻底改变。

2009年,王传福荣登内地新首富。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王传福霸气外露:“公司里还有谁比我更懂,我的决策98%是正确的。”

然而,理想总是很丰满,现实却是很骨感,问题恰恰出在了这2%上。

2010年,比亚迪遭遇滑铁卢,成为国内汽车业第一个下调销售目标,并且是销量下调额度最大的公司。其销量从年初的80万下调到60万,最终,60万的销量也没能完成。

比亚迪把业绩下降的原因归为受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车辆购置税税收优惠政策取消及市场竞争加剧的影响,以及占据比亚迪利润43%的手机部件及组装业务受单一最大客户诺基亚部分订单推迟的影响,业务销售收入与去年同期相比有所下降。

但分析人士认为,比亚迪业绩的下滑与大举押注新能源汽车不无关系。

数据显示,今年1~9月比亚迪纯电动车E6的实际销量不过263辆。日产汽车CEO卡洛斯·戈恩更是指出,绕过混合动力直接迈向电动汽车是不切实际的。美国作为比较成熟的汽车市场,新能源车型年销量可以达到4%~5%左右,相当于一年销售1000万辆汽车中,有40万~50万辆是新能源车型。但是在美国,所销售的新能源车型绝大多数是混合动力车型,电动车市场份额仍然微不足道。比亚迪高投入发展纯电动车的做法,更被业内认为是冒进之举。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比亚迪查看更多>电动汽车查看更多>储能电站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