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市场正文

全球放缓启动电动汽车 “大跃进”式不可取

2011-12-09 15:31来源:《中国汽车界》关键词:电动汽车新能源汽车电动汽车技术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全球放缓启动电动车

急需自救的中国汽车产业从2010年的高速发展开始回落。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国产汽车产销增幅只有3%左右,远远低于上年同期。自主品牌增长3.5%,而合资品牌增长为12.1%。

阵地越来越小的中国汽车产业,是用电动汽车技术挽救自主品牌,还是在传统基础上提升自主核心?显然后者更实际。

拯救中国汽车产业需要务实。退一步说,即使电动汽车推向市场,受消费者欢迎的电动汽车未必是自主品牌。青睐洋品牌、大排量,鄙视国产品牌、小排量、不允许柴油车上路等一系列问题,都是对自主品牌、节能减排的扼杀。这一切不改变,自主品牌的电动汽车就一定会有市场吗?恐怕未必。

中国该学学韩国。在汽车消费方面,全民都以韩国汽车为荣,这在一定程度上激活了韩国汽车企业。而中国很多知名人士及官员,唯恐做国产车会遭人耻笑,这样的消费观念不改变,自主电动汽车他们又能瞧得上吗?

中国电动汽车产业的样本企业比亚迪坚定地在这条路上走着。但外部环境、技术不成熟的时机,比亚迪扛起中国电动汽车产业的大旗则很艰难。

汽车产业当务之急不是发展电动汽车,而是提升传统汽车技术水平,引导小车消费观念、加大对柴油汽车的使用、提高碳排放指标,轿车轻量化、小型化等,这些远比电动汽车更实际,也更容易得到消费者认同。

“传统核心技术很多都被外资控制,中国要想在电动汽车技术上有所突破面临很多困难,电动汽车技术是必须依托于传统技术的。有可能出现的结局是,未来若干年,当电动汽车占据主导地位时,拥有技术话语权的仍是外资企业。”一直关注电动汽车的北京博洋普华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杨余庭说。

7月20日,上海一辆电动公交车自燃,再次引起了消费者对电动汽车技术、安全性能的担忧。在此之前杭州电动出租车自燃问题未给消费者合理的解释。此次自燃事件,更加重了消费者心中的阴影。

关于电动汽车的未来发展,最早研制电动汽车的欧洲已给出了答案。欧洲汽车工业协会北京首席代表戴粼博士表示,鉴于目前全球电动车市场启动的艰难性,当下的电动车浪潮仍然存在再度失败的可能性。

或许,这让中国投资电动汽车的热潮可以冷却一下。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电动汽车查看更多>新能源汽车查看更多>电动汽车技术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