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摘要:在氢能这个10万亿赛道上,至少存在两个危险方向:一个是押注氢燃料汽车,特别是氢燃料乘用车,会面临跟电动汽车竞争失败的风险;二是押注建立在化石燃料基础上的“蓝氢”,有着锁定和延长本该逐渐淘汰的高碳基础设施的风险。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科学院院士、新能源动力系统专家欧阳明高去年12月在一个行业论坛上提出了一个观点,认为“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必须推进一场新能源革命。这场革命一旦跟工业革命和经济转型结合起来,将在未来二三十年发展出四个10万亿规模的大产业。
这四个10万亿规模的产业分别是:新能源汽车,储能,绿色氢能,车网互联和智慧电网组成的智能物联网。
以锂电为主的新能源汽车已初具规模,并催生了万亿市值的上市公司,未来还有更大的空间。储能也处于爆发前夕。绿色氢能和智能物联网,还处于起步阶段,未来如何发展,选择什么样的技术路线和战略发展方向,显得非常重要。
新能源革命,不再依赖于自然禀赋的资源,技术创新和路线选择非常关键,不管是一个国家还是一家企业,一旦技术路线选择错了,就会失去未来的竞争力。
日本丰田汽车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二十多年前选择了氢燃料作为乘用车的发展方向,虽然留下一大堆氢燃料汽车专利,却错失了电动汽车发展的黄金时间,被很多新兴造车势力抛在后面。
目前,在氢能这个10万亿赛道上,一些企业同样面临战略选择的问题。我认为,至少存在两个危险的方向:一个是押注氢燃料汽车,特别是氢燃料乘用车,会面临跟电动汽车竞争失败的风险;二是押注建立在化石原料基础上的“蓝氢”制取,有着锁定和延长本该逐渐淘汰的高碳基础设施的风险。
01 氢燃料乘用车没有竞争力
氢能通常被视为未来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能源载体。很多国家都把氢能发展列为国家战略目标。
当然,中国也不例外。在去年3月国家出台的《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中,明确了氢能的能源属性,把氢能列为未来国家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个定位非常重要,此前,氢能行业一直按照危化品行业管理。一旦把氢能定位为能源属性后,氢能将迎来广阔发展空间。
除了能源定位外,规划还指出,氢能是用能终端实现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载体;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重点发展方向。
规划对氢能行业的这三大定位,是中国氢能顶层设计至关重要的价值所在。其实也为氢能未来发展方向指明了方向。
但是,目前很多企业对氢能的理解显然太狭隘了,只是把氢能作为燃料,用在汽车上,资本也蜂拥而入,大量投资于氢燃料汽车,让本来就不宽广的赛道显得更加拥挤。
作为新能源汽车的两种不同技术路线,实践已经证明,在乘用车市场,电动汽车比氢燃料汽车更有竞争力,燃料电池乘用车只占6%。经过十多年发展,电动乘用车已经形成了完善的产业链,经济性和配套设施都有优势,作为国家战略,这个应该不会有什么颠覆性的变化。
从能源效率转换来看,用电作为动力,比用氢转换作为动力效率也高很多。单从汽车领域看,乘用车用氢燃料难度是最大的,如果用可再生能源制氢,能源利用效率只有25%,但是用电能达到75%,两者差别非常大。所以,凡是纯电池能做的事情,最好不要用氢燃料。
发展氢燃料汽车,只能作为电动汽车的补充。在一些重载量、高耗能和长途运输的场景下,比如牵引车、客车、专用车、载货车、自卸车等商用车,氢燃料电池可发挥作用。
其实,即使在重卡这样的市场,氢燃料重卡也逐渐被电动重卡取代。2022年,我国电动重卡销量2.5万辆,氢燃料重卡只有2000多台,不到10%。所以即使重卡市场电动车还是主体。
而且,电动重卡发展出了换电补能模式,换个电池只需要三五分钟,作为经营者,电池和卡车还可分离,只卖车不卖电池,可减轻投入成本,它的运营成本和柴油车也差不多,非常有竞争力,未来电动重卡从量上来看还会上得很快。
还有很多城市的物流配送车,也在采用换电模式。
在电动汽车技术不断提高,应用场景不断扩大的背景下,氢燃料电池汽车的推广却非常缓慢。
2022年,很多省市都明确规划了到2025年要推广数千辆甚至上万辆氢燃料电池汽车,但2022年全国一共只投放了5009辆氢燃料电池汽车。剩下的2年时间,如何实现目标?而且,目前很多氢燃料汽车都靠补贴生存,一旦地方财政吃紧,补贴跟不上,推广积极性将打折扣。
当然,提出这些警示,并不是说氢燃料汽车就没有前途,只是说,氢燃料汽车想复制电动汽车的光荣是不太可能了,想跟电动车竞争争夺乘用车市场,也不太可能,它只能作为电动车的补充。电池能用得上的地方,就没有氢燃料什么事。
但是,氢能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和工业原料,它的用途应该有更广阔的情景。
比如作为燃料用氢,主要场景除了重型道路交通外,船运、航空、发电等领域也可使用氢能;作为原料用氢:主要场景包含钢铁、化工等领域,可用于多种化学反应,同时也是众多化合物的基础元素之一。氢气可以代替焦炭和天然气作为还原剂,消除炼铁、炼钢过程中的大部分碳排放,同时氢作为十分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用于合成氨、甲醇、炼化、煤制油气等生产过程,生成绿色甲醇和绿氨,既可以作为绿色能源,也可以用到农业化肥的制造;氢能还可作为储能用氢:主要场景包含电力储能领域等。
这些场景都让氢能大有用武之地。
02 蓝氢的排放比天然气还高
用氢作为燃料发展乘用车是第一个战略选择错误,那么大力发展蓝氢则是氢能领域的第二个战略错误。
很多人认为,如果电动车使用的是煤电,那岂不是达不到减碳目的?只有用氢作为燃料,才是终极清洁能源。
这其实是一个误会。无论是电还是氢,只是能源载体,还是要看来源,是否清洁取决于前面的一次能源是什么。一次能源是可再生能源,它就是“绿电”或“绿氢”;如果是煤发的电,煤制的氢、它就不是“绿电”,也不是“绿氢”。
但相对来说,采用电作为动力,一是转换效率高,二是可以促进绿电的发展,为未来交通运输的脱碳打下基础,铺好路线。
说到绿氢,不得不提及另外两种氢能类别,即“灰氢”和“蓝氢”。
目前氢气的制取来源和技术路线主要有三条:一是以煤炭、天然气为代表的化石能源制氢;二是以焦炉煤气、氯碱尾气、炼厂干气和丙烷脱氢为代表的工业副产气制氢;三是电解水制氢。
化石燃料氢气制取过程中伴随着大量二氧化碳产生,因此,根据对碳是否捕集、利用和封存(CCS/CCUS),又可分为“灰氢”和“蓝氢”。工业副产氢是对排放物的循环利用,也被称为“蓝氢”。而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取的氢被称为“绿氢”。
不管是化石燃料氢气制取过程使用了CCS产生的“蓝氢”,还是工业副产氢产生的“蓝氢”,在宣传中都被打上了“低排放”的标签,但研究发现,蓝氢的主要温室气体包括二氧化碳和未燃烧的甲烷。即使假设捕获的二氧化碳可以永久储存,因存在大量逃逸性甲烷释放,蓝氢制取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仍然很高。
2021年8月,康奈尔大学和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在《能源科学与工程》发表的一项新研究显示,蓝氢全生命周期温室气体排放强度比燃烧天然气取暖还要高20%。即使将天然气甲烷逃逸率降低到1.54%,蓝氢的温室气体排放仍高于单纯燃烧天然气,仅比灰氢少18%-25%。
工业副产氢比较特殊一点,相较于化石燃料制氢,它既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又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大气污染,所以被很多人看好。特别是在中国,工业副产氢丰富,占到氢总产量的18%。
从短期来看,支持工业副产氢地区氢能就近高效利用,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如果作为一项长期政策和投资方向,就会跌入陷阱。
工业副产氢的前提是建立在钢铁、化工等工业领域长期使用化石燃料的基础之上的。但在这些领域,产能是不断下降的,化石燃料的使用必定要下降,其副产气也会大幅减少,未来用工业副产气制氢必将遭遇产能瓶颈。
河北省就遇到了这个问题,随着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推进,河北焦炭企业数量将在“十四五”期间减少到40家左右,未来实际可提纯利用的工业副产氢资源总量也将从94万吨/年降低为约45万吨/年。
所以,依托于煤化工业的工业副产氢在短期内可能是个机会,但是过分依赖工业副产氢是危险的,如果企业将用工业副产气制氢视为减碳的手段,反而延长了本该加速淘汰的高碳排放基础设施的寿命。一旦投资错误的基础设施会导致“碳锁定”效应。
03 绿氢才是未来发展方向
对于很多化工企业和石油巨头来说,使用CCS技术发展蓝氢,符合他们的利益,是权宜之计。但从全球碳中和目标来看,这些短期措施无法做到净零排放,二氧化碳的储存也有风险,存在很大问题。而且“蓝氢”策略锁定了高碳基础设施和就业机会,很有可能阻碍绿氢的发展。现在受到很多组织和业界的质疑。
当企业倾注大量的资金去建设基础设施,他们通常期待其能够运营数十年甚至更久的时间,才愿意对他们进行替换或淘汰。如果现在押注“蓝氢”,在国际大趋势下,很可能造成投资成本沉没风险。
通过可再生能源发展绿氢,才是未来方向。随着可再生能源的技术发展,绿电成本在快速下降,绿电制绿氢的成本也在下降,在非洲中东一些地区,绿氢的成本甚至低于灰氢。
而且,在欧洲,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碳关税)还将把氢和氨纳入关税征收产品,如果不是绿氢,产品还面临关税征收可能。
作为企业,一定要认清这些趋势,做长远打算。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亿华通发布公告,公司与丰田汽车拟共同向合营公司华丰燃料电池有限公司增资共计19亿日元(约合人民币8961.35万元),其中公司拟增资金额为9.5亿日元(约合人民币4480.68万元),本次增资完成后,华丰燃料的注册资本将由45亿日元增加至64亿日元(约合人民币30185.60万元),亿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12月9日,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下达本市2024年节能减排专项资金和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安排计划(第十二批)的通知》。按照《上海市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专项资金实施细则》(沪经信规范〔2023〕2号)规定,安排经审核通过的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第二年度市级奖励资金,由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2024年12月5日,北京市经信局公布《2022-2023年度北京市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项目车辆推广财政资金拟拨付情况公示》,其中,7家车企在2022-2023年共计推广了681台氢车,政府补贴共计约2.1亿元。2022-2023年度北京市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项目车辆推广财政资金拟拨付情况公示依据《关
11月15日,由秦创原总窗口企业,陕西同尘和光低温科技有限公司与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联合建设的0.5吨/天小型撬装液氢试验平台正式开工。项目采用高效、低能耗的液化系统,为液氢生产提供可靠的冷量保障,同时配置液氢薄膜罐和球罐的组合方案,大幅提升了液氢储存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11月15日,财政部发布关于提前下达2025年节能减排补助资金预算的通知。根据《通知》,2025年奖补资金总共16.25亿元。其中,前五市分别为唐山39830万元;上海31349万元;郑州26368万元;北京24308万元;天津11207万元。其中,第二年度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奖励资金不得用于支持燃料电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2024年11月8日,广州市生态环境局印发了《广州市氢燃料电池汽车行驶碳普惠方法学(2024年试行版)》。原文如下:广州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印发《广州市氢燃料电池汽车行驶碳普惠方法学(2024年试行版)》《广州市餐饮外卖行业无需餐具碳普惠方法学(2024年试行版)》的通知各有关单位: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2024年11月11日,中汽协会发布2024年10月汽车工业经济运行情况。其中,2024年10月燃料电池汽车产销分别完成491和563辆,同比分别增长19.2%和18.8%。1-10月,燃料电池汽车产销分别完成4679辆和4695辆,同比分别增长25.9%和27.4%。根据公布的数据显示,10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4
11月15日,现代汽车将携旗下氢能、电动化及高性能N品牌在内的多款产品集中亮相2024年广州国际汽车展览会,展现现代汽车在新能源领域全球领先的技术实力与在华发展的最新成果。其中,现代汽车最新氢燃料电池概念车INITIUM也将继10月全球发布之后首次亮相中国。现代汽车集团海外首家氢燃料电池研发、生产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11月8日,湖北省政府官网正式公开了《湖北省加快发展氢能产业行动方案(2024—2027年)》。解读如下:原文如下:省经信厅解读:《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北省加快发展氢能产业行动方案(2024-2027年)>的通知》现对《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北省加快发展氢能产业行动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11月4日,安徽省发改委发布关于征询社会公众对《安徽省加氢站管理办法(暂行)(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共40条。原文如下:安徽省加氢站管理办法(暂行)(征求意见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贯彻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加快推动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发改高技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北京市交通委员会北京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北京市商务局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发布关于北京市五环路内新能源物流配送车辆优先通行的通告,文件支出,将针对氢能源等新能源载货汽车实施分车型、分时段、分区域的通行便利措施,以有效促进降本增效并加速货车新能源化。《通告》规定
现代汽车日前在2024年CES消费电子展上公布,全新Nexo将于2025年正式发布,新车定位氢燃料电池中型SUV,搭载氢燃料电池系统。据了解,现行Nexo于2018年首发,截至2023年10月底,全球累计销量超3.7万辆,成为全球最畅销的氢燃料电池车型之一。商用车市场已成为氢燃料电池技术应用重要领域之一,但氢燃料
商用车市场已成为氢燃料电池技术应用重要领域之一,但氢燃料电池乘用车发展相对较慢。未来,氢燃料电池如果更多应用于乘用车,还要突破哪些瓶颈?现代汽车日前在2024年CES消费电子展上公布,全新Nexo将于2025年正式发布,新车定位氢燃料电池中型SUV,搭载氢燃料电池系统。据了解,现行Nexo于2018年首发
近日,长安汽车、长城汽车、一汽集团、东风汽车等乘用车车企相继加大对燃料电池乘用车的研发布局。与此同时,宝马也宣布,将持续推进氢燃料电池汽车的批量生产。值得关注的是,氢燃料重卡在补贴政策中得到更多鼓励与倾斜,《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中,氢燃料电池汽车也基本以商用车为主。业
目前国内燃料电池汽车发展上呈现“重商轻乘”的特点,但主流车企并没未放弃对燃料电池乘用车的研发和布局。近日,长安发布首款量产氢能乘用车C385,车辆电堆来自神力科技,综合续航700km以上,馈电氢耗低至0.65kg/100km。过去一段时间以来,广汽、上汽、海马、东风、一汽等车企均在燃料电池乘用车上传
4月8日,广州市人民政府印发了《广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其中氢能方面指出:培育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鼓励整车企业开发氢燃料电池汽车,引进具备国际先进水平的氢燃料电池整车企业,推动整车企业与氢燃料电池企业开展整车集成合作,率先发展自主可控的高可
6月21日,北京银建投资公司与格罗夫签订5800台氢能乘用车购车订单。此外,双方达成合作协议,将在武汉重点开展氢能乘用车应用项目试点,通过创新的市场推广模式,携手共创氢能城市出行绿色生态圈。这标志着格罗夫乘用车板块开启新的里程碑。
氢燃料电池乘用车开始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在第六届国际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FCVC2021)上,多款FCEV车型登台亮相,其中既有广汽、一汽、上汽等国内自主品牌,也有丰田、现代等日韩知名品牌。高工氢电盘点了展会上广受喜爱的几款氢能乘用车型及其燃料电池配套情况。
6月15日,长城沙龙智行CEO文飞发布了“致沙龙新伙伴的一封信”。信中,沙龙汽车首次官方宣布产品策略,将致力于成为首个全品类氢能乘用车量产品牌。
广汽埃安氢燃料电池车AIONLXFuelCell也在现场惊艳亮相,并作为国内氢能赛车的唯一代表,全球首次接受F1赛道的测试。
5月12日,丰田汽车发布2021年财年业绩报告,新一代Mirai的发售对销量贡献明显。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12月9日,云南绿色氢能源与液态阳光甲醇示范项目建设启动仪式暨科研成果发布会在云南曲靖举行,市委副书记、市长李先祥出席并致辞。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项目首席科学家费维扬,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项目负责人李灿,省科学技术院院长胡
作为积极践行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建设的主力军,国家能源集团加码氢能战新产业培育孵化力度,已经全面贯通可再生氢“制储输用+品质检测+数字化销售”全链条,谋划布局了一批绿色氢能项目,与化工减碳、氢基燃料、氢能交通、铁路机车、海洋氢能等诸多领域开展氢能示范应用,以氢能厚植新质生产力。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近日,约旦通过了一项新的电力法,取代了2002年颁布的临时立法,并鼓励在公私合作(PPP)模式下投资储能和绿色氢能项目。能源和矿产资源部长SalehKharabsheh表示,新法律与之前的临时法规的主要区别在于,涉及电力传输、发电或配电的许可实体建立和运营储能设施的规定。SalehKharabs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11月21日,彭州市绿色氢能装备与材料科技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彭州绿氢中心”)在成都正式启动。作为国内首个权威第三方电解水制氢核心部件检测机构,彭州绿氢中心公布了投入运行后第一份检测报告“碱性电解槽电极1000小时实测数据”,标志着国内制氢测试平台已具备电解水制氢核心组
9月10日,西班牙首相桑切斯在访华期间出席中国—西班牙商务论坛并发表主旨演讲,远景科技集团董事长张雷参与该论坛并发言。张雷表达了远景致力于开创面向未来的绿色工业体系的愿景。“我们势必要把风电、光伏以及储能变成新的煤炭,把氢能、动力电池、绿色氢氨、生物航油变成新的石油,让智能物联网、
2024年9月3日,联合能源集团携手三峡国际与约旦能源与矿产资源部签署了一份绿色氢能项目谅解备忘录。约旦能源和矿产资源部长SalehAl-Kharabsheh、三峡国际中东北非区域经理Dr.MohammedAbuAttia分别代表约旦政府及双方联合体在备忘录上签字。约旦能矿部可再生能源及能源效率司司长YacoubEliasMarar、约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2024年7月29日,云南省第一个风光发电制取绿氢及液态阳光甲醇制、储、输、加、用一体化项目——云南绿色氢能源与液态阳光甲醇示范项目推进会在云南省科学技术院召开,示范项目负责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洁净能源国家实验室主任李灿,云南省科技厅党组成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国资委发布第三批中央企业创新联合体建设名单,本次共新建17个创新联合体,其中国家电投集团获批牵头“绿色氢能制储运”方向“输氢管道关键技术研究及示范平台建设”专项任务。中央研究院碳中和研究中心主要承担专项任务中天然气掺氢管道相容性及连接密封关键技术、高精度掺氢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7月9日,东方电气高海拔叶片装备制造及绿色氢能创新基地项目开工建设。项目对实现高原叶片生产技术的突破及高原氢能制取、加注、应用技术的突破具有重要意义。据悉,此次开工的绿色氢能创新基地是东方电气高海拔氢能创新基地,占地面积约115亩。基地建成投产后,将启动高原国产最大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据云南科技厅官微消息,2024年3月28日,云南省科学技术院与曲靖市麒麟区人民政府、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国电电力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云南顺合物流有限公司签订《云南绿色氢能源与液态阳光甲醇示范项目招商引资协议书》。投资协议的正式签订,标志着云南省首个绿色氢能源与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据乌拉圭《国家报》3月1日报道,2月29日乌交通和公共工程部以及乌能源、工业和矿业部同法国SETEC工程集团共同签署了一份合作协议,将对在乌蒙得维的亚市至佛罗里达市间60公里的中央铁路段运行氢能列车开展可行性研究。法驻乌大使塞特尔(Jean-PaulSeytre)出席签署仪式,并在社交媒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