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市场正文

中国电动汽车“内战”国家队PK绿林好汉

2011-12-19 14:06来源:电动车时代网关键词:电动汽车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从2010年至今,国内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众多新能源汽车电动汽车联盟,一时形成了以央企电动车产业联盟“国家队”大战地方“杂牌军”的对峙局面。遗憾的是,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我们却鲜少有机会见到这些企业推出的新车型、新技术,更多的是在不同场合下的互相攻击与扯皮。面对外资汽车厂商强强联手,直接针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第一波攻势,国内各大联盟与企业能守住自己的“阵地”吗?

成立一年多 央企联盟干了啥?

关于16家央企(后变成16+4)组成的电动车联盟这18个月以来的工作,如果要用两个字来浓缩的话,那就是“开会”。从2010年6月8日国务院国资委召开了中央企业电动车产业联盟成立预备会,第一次“宣告”了央企联盟的成立以来,这个以“促进我国电动车产业掌握独立自主的核心技术,并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中国电动车企业和品牌”为使命的非盈利性组织,已经举行了大大小小30多次会议,其中包括三个专业委员会的技术交流会、联盟的标准化工作会议和发展工作会议等等,同时“联盟”还组团参加了国内外各种新能源汽车专业展会及论坛,考察了全国多个地区的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项目。从整合资源、科研攻关上,或许并没有明显的突破,但在促进会员的沟通交流上,国资委还是相当积极的。

那么,央企电动车联盟都有哪些实质性的举措呢?这个我们可以用“内争盟主、外争话语权”来概括。

谁能当央企“盟主”?

虽然“联盟”自称是“非盈利组织”,但任何人都明白,这支“国家队”拥有着深厚政府背景,其组建的目标无疑是想在电动汽车这个新兴产业中先行“圈地”、抢占发展高地,以及更为实在的国家财政补贴。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在这个看似松散却涵盖了整个产业链的“国字号”利益联合体里,既存在企业之间积极性的差异、各家厂商在电动汽车的涉足程度和技术储备更是千差万别,甚至有与汽车产业从未沾边的国企单位(如五矿集团)。这就意味着谁的综合实力越强,谁就能在联盟中获得更多的发言权和主导权,进而分割更大的产业“蛋糕”。

目前,除了国家电网(在与南方电网达成了充换电模式的“妥协”之后)俨然确立了自己在能源供应端的“统帅”地位后,长安汽车也凭借着自己在整车、电池、电机等关键领域的巨额投入(到2012年完成10亿元投资),向“盟主”的位置大步迈进。而中石油、中石化等巨头也并没有放弃竞争,其强大的资金实力和庞大的加油站网络,就意味着他们有与电网公司叫板或起到决定充换电配套设施建设成败的关键作用。行业内一个有趣的共识是,国家想要推动电动汽车的补贴其实很“简单”,只要三大油企将油价继续推高就行了(据咨询机构调查,当油价达到每升10元的时候,电动汽车就能进军市场;油价到15元时,人们会更愿意购买电动汽车;而当油价达到20元时,电动汽车将有望取代汽油车。)。因此,央企联盟中的三大油企尽管“声音”很小,但却暗藏“杀机”。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电动汽车查看更多>新能源汽车查看更多>充电桩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