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风电风电运维国际正文

国际能源十大新闻

2012-01-06 09:31来源:国际能源网关键词:核泄漏可再生能源海上风电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1. 核泄漏引发担忧加剧 或改变新能源发展格局

回顾:3月11日下午,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9级强震,并引发强烈海啸,当天日本电力公司宣布,其在日本北部女川町工厂的三座核反应堆自动关闭。日本地震导致的核泄漏引发了全球核电信任危机,各种对于核电安全性的担心充斥媒体报道,而核电板块受此影响也开始不断走低。对此,多家券商研报指出,此次事故对新能源未来发展的结构将发生较大影响,对光伏、风电、水电等新能源的预期将进一步提升。

点评:日本核泄漏事故导致全球“核恐慌”情绪持续上升,国际核能利用受到的冲击远远大于日本国内。多国逐步调整核电发展政策,我国也暂停核电项目审批。由于各国政府与民众对本次核事故的反应强度远超预期,未来核能发展将面临更严格的安全审查等问题,其增长速度势必趋缓。由于核能利用放缓所造成的巨大能源缺口短期内将导致国际能源市场供求趋紧。新能源呈加速发展态势。

2. 欧洲债务危机殃及可再生能源产业

回顾:随着美国政治困境和经济危机的加剧,人们似乎遗忘了另一场比美国更为严重的经济危机,那就是欧洲债务危机。尽管目前欧洲债务危机最为严重的国家并非大国,但对银行系统造成的负面影响已经在欧盟内部迅速扩散,并已蔓延至意大利和法国等欧盟核心成员国。这场危机不仅给全球经济蒙上了阴云,就连能源领域也在劫难逃。无论是传统能源市场还是新能源市场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欧债危机影响。

点评:在2008年那场金融风暴中,美国给予可再生能源项目的贷款几乎消失一空,这些项目几乎得不到资金支持。这种影响在2009年开始显现,新增风电装机项目几乎全部停滞,太阳能产业的发展也严重碰壁。而此次的欧债危机严重程度比起2008年的美国金融危机绝对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如今,不少欧洲国家政府已经削减了可再生能源补贴,可再生能源产业增长速度也出现了放缓的迹象。面对疲软的需求市场以及来自其他国家和地区低价进口能源的竞争,许多欧洲可再生能源企业处境堪忧。也只有质量最好、价格最低的公司才能够在这场可再生能源供应商们得竞争中胜出,而大量可再生能源公司都将面临严重的生存危机。

3. 20多国加入北极航道和油气资源博弈

回顾:9月21日至24日,第二届“北极—对话的领土”国际论坛将在俄罗斯阿尔汉格尔斯科召开。来自全球各地超过400名北极研究学者、政府和实业界代表将参加该论坛。目前,超过20个国家正在布局北极地区的开发项目,俄罗斯、丹麦、美国、加拿大近期动作频繁,显示开发北极航路和资源成为不远未来的追逐焦点。

点评:根据美国地质勘探局的估计,北极地区包含了全球30%未被发现的天然气储量和10%的石油储量。面对丰富的油气资源,北极周边国家都展现出了兴趣,并且为了捍卫自己在该地区的利益,各国开始展开博弈,而争夺的焦点主要围绕海上边界和沿岸大陆架的划分以及北极航道控制权而展开。

4. 欧盟暂未决定对伊朗石油禁运

回顾:27个欧盟国家的外长在12月1日举行的会议中批准扩大对伊朗实行新一轮的制裁。据报道,欧盟国家就部分新制裁措施达成一致,把143家伊朗企业和37名伊朗人列入制裁名单,对他们实施冻结资产和旅行禁令。新制裁涉及伊朗金融、能源和运输领域。

点评:伊朗是欧佩克第二大石油出口国,有观点认为,欧盟禁止进口伊朗石油只会增加欧盟能源供应的难度,因为目前欧盟每天从伊朗进口的石油大约86.5万桶。禁运不但不利于欧洲大陆经济复苏,反而可能使其越陷越深。

5. 俄罗斯北溪天然气管线启动 首次实现直接向欧盟国输气

回顾:俄罗斯总理普京9月6日在列宁格勒州维堡附近的“波尔托瓦亚”天然气压缩站,点击电脑控制板上的阀门,标志着俄罗斯北溪天然气管线启动。北溪天然气管线将通过波罗的海海底直接将天然气输往西欧,通过德国输往丹麦、荷兰、英国、法国等国。北溪线为并行的双线管道,第一条线今年10月正式输气,年输送能力275亿立方米;2012年第二条线输气后,总输气能力可达550亿立方米。该项目总投资110亿美元,由俄罗斯天然气工业公司控股51%,德国的E.ON Ruhrgas和温特斯哈尔持15.5%股份。

点评:北溪线的开通,使俄罗斯首次实现“不必经过第三国领土直接向西欧国家输气”。 不仅可以使俄罗斯实现天然气出口渠道多样化,还可以免去向管道过境国交纳过境费的额外负担。北溪天然气管道的启动,使乌克兰逐步失去自己过境中转国的独家地位,对欧洲地区的能源格局也会带来不小的影响。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核泄漏查看更多>可再生能源查看更多>海上风电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