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泛在电力智能配电网评论正文

我国光缆产业深陷恶性竞争怪圈

2012-01-10 13:19来源:电子工程世界关键词:光纤光缆电线电缆线缆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偷工减料者不断增多”

目前,光纤光缆及配套集采中,在运营商“多管齐下”之下,相关厂商已深陷生存困境。

“2011年以来,光缆产品招标价格已下降30%,目前均价已跌破每公里1300元,而据核算,完全按照运营商标书指标要求制造出的光缆产品仅材料成本就需1400元,还不算工人工资、营业费、设备折旧等其它花销,”国内某光纤光缆厂商高层表示,“光纤产品亦是如此,从去年开始,每公里光纤价格已降至70元以下,但合格产品仅材料成本就需要62元左右,再除去人工成本等,厂商利润所剩无几。”

与系统设备厂商不同,线缆厂商无法通过后续升级等方式获得收益补偿,因此,如若采购价格持续下跌,线缆厂商或将长期深陷生存困境。“在劳动力、氦气等资源性气体、原材料等成本普涨但卖价低于成本价的情况下,光纤光缆行业大部分厂商都陷入了入不敷出状况,这一趋势在今年仍有扩大趋势。”国内某受访线缆厂商高层表示。

如若上述趋势持续,国内线缆厂商研发投入恐不断缩减。“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光纤光缆制造与消费大国,据统计,2011年我国消耗了全球50%左右的线缆产品。但遗憾的是,我国只能称之为线缆大国而非线缆强国,因为预制棒等关键性技术还掌握在国外厂商手中。据了解,美国康宁公司每年都拿出销售收入的10%用于研发投入,但在国内恶性竞争环境下,国内线缆厂商已无暇顾及研发,极为不利于国内线缆产业的长期竞争与发展。”国内某光纤光缆厂商高层表示。

据悉,目前国内线缆厂商中,少数上市公司可通过募投方式筹得研发资金,而某些有外方股东的合资公司由于现期业绩不佳,外方股东往往阻挠前者继续进行研发投入,此外大部分中小型线缆公司则仍在生存线上挣扎。

此外,在种种集采规则之下,产品质量也成为了牺牲品。北京邮电大学林中教授告诉记者,十年前的光缆直径约为20毫米,而今有不少光缆仅剩下8~9毫米,此外,当前不少光纤光缆产品在使用寿命、阻水性、抗冻性等指标方面也在不断下滑。

“在恶性竞争环境下,为了生存,不少小厂商不得不偷工减料、以次充好,比如采用价钱便宜但是抗低温性能较差的纤膏以及阻水性能较差的缆膏,亦或是将较为昂贵的光缆用高分子合成油换成家庭矿物油,总之‘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竭尽全力从产品质量方面抠出利润。”国内某光纤光缆厂商高层如是说。

上述光纤光缆厂商受访高层还告诉记者,令其担心的不是某些个别厂商在偷工减料,而是“在降价压力下,以次充好的厂商不断增多,国内线缆产业陷入了不良发展阶段”。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光纤光缆查看更多>电线电缆查看更多>线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