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动态访谈正文

史丹:电企转型不应偏离火电主业

2012-01-20 11:49来源:中国能源报关键词:史丹火电上网电价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新的一年刚刚开始,火电业在这迎春辞旧之际该何去何从?面对老问题、新机遇,它该如何转型以求发展?在经济压力和环境压力间又该如何作为?带着这些问题,记者借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网站开通之际,采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副院长、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史丹教授,分享她的一些看法。

电企未来发展重心仍应以火电为主

记者:这几年,我国火电企业普遍亏损,您认为除了“市场煤,计划电”这一根本问题外,还存在什么原因?

史丹:火电企业亏损涉及到很多方面,我认为其中一个比较直接的原因是电价过低。电价过低一方面造成电力的过度需求,另一方面不能弥补企业的发电成本,结果造成火电装机快速增长的同时,火电企业的亏损也越来越大。“计划电”是定价机制问题。去年,我国决定提高火电的上网电价,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火电企业煤电价格倒持的问题。这就是说“计划电”只要电价水平合理,也可以避免火电企业亏损。

记者:以五大发电集团为代表,火电行业最近都在积极谋求转型,对此您有什么看法?和国有大型发电集团相比,地方的中小型火电厂在转型上有什么特点?

史丹:火电行业目前主要是向绿色电力方面转型。像五大发电集团,都在积极发展它们的风电、水电以及其它清洁电力,这是一个大趋势,而且从目前来看这些板块都盈利,对企业来说当然是喜闻乐见的。但我认为,火电企业过多从事跨行、跨领域发展以及进行上下游产业链整合,这种方式并非是好事。因为,对于长期只从事火力发电的企业,其它领域或者产业链的其它环节,对它们来说相对陌生,在如何运作、如何进行经营管理等方面缺乏经验,大量涉入这些领域,必然导致企业的发展过于分散化、投资面过宽,结果是弱化了自身的专业化发展。因此我认为,火电企业还是应当将主要精力放在自己的“专业”上,把火电做精做强。

地方的中小型火电企业,因为大环境的影响,发展也的确存在困难,但整体来说,情况要比大型国有火电企业好。因为规模和投资并不太大,一些企业还是能够盈利。当然,这些中小型企业也有向其它领域或者上下游产业链延伸的意向,各地政府现在也鼓励发展新能源、绿色能源。

记者:电企涉煤实属无奈,并且这一无奈之举因为央企和地方间的博弈也进行地并不顺利,对这一观点您怎么看?

史丹:电力企业涉煤,的确是一种无奈之举。我国煤炭储量富集的地区差不多都已被大型煤矿所占有。电企涉煤,也主要是对一些中小型煤矿的收购。至于央企和地方间的是否存在博弈的问题,我认为地方政府是欢迎这样的企业入驻,借此来吸引投资、拉动地方经济发展。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