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评论正文

新信息化环境下的开放赋能平台

2012-01-31 15:09来源:C114中国通信网关键词:云计算物联网信息化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三网融合、云计算的发展将催生全新的信息化环境,推动信息通信产业与传统行业不断走向融合,众多新的参与者加入到产业链中,新旧参与者在产业链上下游互相渗透、不断整合,产业价值链中的任何一个参与者都不可能像过去一样掌控产业价值链的方方面面。对于产业链的主导者来说,需要打造具有“融合、开放、赋能”基本特征的应用创新与信息化能力消费平台,为产业价值链的众多参与者营造信息化能力的创新与消费环境,以“开放、合作、共赢”的思路整合并拓展价值链,最终才能在竞争中取得真正的优势。

2 行业发展趋势

从技术生命周期来看,以话音为代表的传统通信行业以及以PC终端桌面操作为主的传统信息化产业已经到达成熟的顶峰,开始走向衰退。而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三网融合的兴起,则将延续信息通信产品与技术的生命周期,并推动市场进一步扩大,产业规模走向新的高峰。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蓬勃发展,各个行业中越来越多的企业或组织将其信息化系统向移动端迁移,对于家庭和个人来说,基于移动终端的各类生活、沟通与娱乐应用层出不穷,人们已不仅仅满足于利用互联网进行简单的信息获取、分享和互动,而更加追求在虚拟的网络环境中,创造自己的价值,包括财富和声誉。

物联网的应用形式由来已久,如军事上侦察、遥控武器,各个行业的自动控制等,但应该说这些都是物联网的雏形,具有较大的局限性和封闭性。物物互联的需求远高于人人通信,随着物联网真正走向开放,物联网的能量将大规模爆发,将是下一个万亿级的信息技术产业。

三网融合将促进内容、网络、终端的进一步拓展和融合,跨媒体的丰富内容、更多的网络选择、形式多样的终端接入,将使“无论何人、无论何时、无论在何地通过任何网络都能够无缝体验任何应用和内容”的理想走向现实。

3 新信息化环境的主要特征

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和三网融合发展的推动下,信息通信产业与传统行业的界限将变得越来越模糊,诸如移动支付、无线音乐、手机电视、电子阅读、应用商城、智能电网、数字城管等众多新的业务形态,既能看到电信运营商、IT公司、互联网公司、终端设备商的参与,同时也更多的看到了金融、媒体、出版、电力、政府等传统行业参与者的影子。跨界的业务渗透、竞争和合作现象十分明显,价值链中参与这的定位、分工正在重新洗牌。

由此可见,未来的信息化环境将是一个社会网络特征的群体参与的信息化环境,在这个环境中,企业面临的竞争将不再是企业单体的竞争,而变成了企业所处价值链的竞争。价值链的分工将会变得越来越精细,参与者越来越多,任何个人、组织都可能参与进来,对于价值链的参与者来说,不管他们是价值链的主导者还是依附者,只有所在的价值链在整体上具有竞争优势,他们都将从中分享这种优势,反之亦然。

那么,什么样的价值链才具有竞争优势或者核心竞争能力呢?笔者认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价值链应该是一个能够自我驱动成长的平衡生态链。在这个生态链中,刚开始要具有一定的客户资源和内容/应用资源基础,通过一个开放的信息化能力消费和应用创新平台,营造价值链参与者群体参与、协同的信息化环境,从而能够以客户资源吸引内容/应用提供者,以内容/应用资源吸引客户,同时使消费者也成为资源的提供者,价值链的两端互为驱动,形成良性循环,各种同类资源通过价值链内部竞争优胜劣汰,价值链将随着各种优质资源不断增长而自我成长。

我们将处在这样一个价值生态链关键地位的开放信息化能力消费和应用创新平台定义为“开放赋能平台”,这个平台往往是由价值链的主导者创建的,而在价值链形成初期没有主导方的情况下,提供此平台并成功运营的一方将自然成为价值链的主导方。开放赋能平台应该具备“融合、开放、赋能”三个最主要的能力特征。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云计算查看更多>物联网查看更多>信息化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