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火电火电动态评论正文

节能减排,机遇与挑战并存

2012-02-01 14:45来源:新浪环保关键词:北京节能减排雾霾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第二个方面,新兴绿色产业扩张,广义上来讲包括所有的低碳和低污染的行业,狭义上来讲,包括太阳能、风能和设备制造,电动汽车等等,在座企业界很多来自这方面的,都有所了解。

第三是服务业,特别是新兴绿色服务部门扩张,也有相当大的潜力,现在生态系统的服务在一些国家已经成为很大的产业。

最后我想讲一下我们在发展绿色产业方面要正确处理好政府、市场和企业的关系,新兴产业的发展政府到底扮演什么角色,可能政府最需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呢?经济学讲究一个外部性问题,政府之外的人解决不了的问题,这个政府着力来解决,最重要的一点是要保护产权。比如说电动车在发展初期,市场容量还不大,你为了培养消费者可能需要适当的补贴,但是这个应该是需求侧的补贴,这是什么含义呢?我并没有特定的对象,谁竞争当中胜出了,能够把车卖出去,消费者选择你的产品,我就补贴谁,这都是政府需要解决的问题。

政府不应该参与的事情是什么呢?特别是创新过程中一些具体的问题,我们生产什么,生产多少,投资规模有多大,这个政府不需要解决,你也解决不好,包括政府要指定一些技术路线,这种做法应该说是相当不明智的,特别是技术快速变化的领域更是如此。比如说新能源汽车的领域,新型的柴油车在节油方面有什么优势,以后混合动力的车看起来还不错,最近几年电动车,自从能源技术有了一定突破以后,电池蓄能技术有了一定突破以后,电动车又成为主流了,但是这方面诸位都是行家,应该很清楚。这个领域实际上处于一个很不确定的状态之中,这个领域的潜力是很大的,但是技术路线也是经常在变化的,这个时候技术路线的选择,应该由处在市场中进行竞争的企业家自己来进行选择,政府不需要,没有必要,另外也不会有很好的效果,这不是政府应该做的事情。

另外创新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过去经常讲一句话,为了攀登技术高峰,可以集中人力物力在短期之内攻克它,经常举一个两弹一星的例子,但是我想指出的是,两弹一星这个东西,从地球上来讲并不是创新,因为我们做以前,美国人,苏联人已经有导弹了,我们很大程度上是一个追赶的东西,是一个学习的东西。如果你要做一个地球上还没有的东西,真正是要开拓技术前沿,而不是追赶的话,这个东西有方方面面的不确定性,这个创新什么时候能成功?很可能是晚上睡觉的时候,似醒非醒的时候突然想起来,这个事情就成功了,是高度不确定的,是不能规定时间的,你说几个月之内,几年之内必须实现什么成果,这是不符合创新规律的。这些事情应该让我们的科学家,让我们的企业,具有创新精神的创业者,在他们自己的探索中间去解决。

现在新兴产业方面有些技术现在很热,但是关键技术还没过关,这种情况下有些地方政府搞了很大的开发区,规划要搞多少多少量,或者多大产能的,它的市场在什么地方?技术稳定吗,将来能卖出去吗,你的投资能收回吗,这些问题都是高度不确定的。新兴产业技术变动速度很快,这种情况之下,风险某种意义上更大。其实我们看到一个行业里淘汰率最高的并不是传统产业,而是新兴产业。

我们用更加清醒,更加积极,更加主动的态度找到一条正确的路线,关键就是把我们的政府、市场、企业的关系摆对,使中国的绿色产业获得突破性的进展。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