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技术正文

未来互联网技术路线日渐清晰

2012-02-09 14:36来源:电信网技术关键词:IPv互联网云计算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2.2 从方法学看

哲学方法学告诉我们,解决问题可以自上而下,也可以自下而上;可以是革命性的也可以是改良性的。IPv4的互联网坚持开放性,是自下而上取得成功的,因此IPv6也坚持了这一点。但与此同时,自下而上的技术发展思路需要有两个基本条件:

(1)需要在统一的核心理念的指引下进行,没有“核心“很容易出现混乱甚至矛盾,利益冲突不断将很容易致新技术夭折。

(2)新技术必须具有强大的“破坏性创新”力量,能够创造出新的市场空间,并且逐步替代已有的技术。但问题是,IPv6坚持了IPv4时代“端到端透明”的互联网核心设计理念,在国际化、商业竞争和越来越多的用途下,已经千疮百孔了,但可惜IPv6没有将这一思想“与时俱进”,而是顽固坚持。其次,发展IPv4时数据通信的市场还非常小,并且IPv4与其面临的竞争性技术X.25差异非常大,IPv4的竞争优势突出体现在无连接带来的超低成本,以及与底层技术和应用无关带来的底层技术和应用的多样性!而IPv6发展时首先面临的是来自传统IPv4技术,尤其是既得利益者的挑战!

2.3 从经济看

任何技术要在市场上取得成功,都必须符合经济学的一般规律。如果设计新技术时没有创造出足够的、内在的“经济驱动力”,那么它的推广应用就会变得异常困难甚至失败。从经济的角度看IPv6,目前能够看到的几乎都是一些经济学者,从内部(IPv6)向外(经济)看,阐述IPv6可能带来的外在经济效益。这些经济学者由于普遍缺乏足够的IPv6技术背景,也就没有办法从经济学的一些基本规律来看IPv6技术是否符合经济学的一般性规律。而设计IPv6时互联网还没有商用,设计它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主要是从大学、科研机构的实验室来的,缺乏足够的经济学常识,使得IPv6沿用了诸多IPv4时代“计划经济”的设计、推广和应用特点,使得其在完全竞争的互联网市场中,经济驱动力不足。比如,IPv6过渡方案,几乎没有考虑到经济学上的“外部性”问题。

3 未来互联网的技术路线

3.1 数据为中心的联网

现在的TCP/IP技术是以主机为中心的,是把位于不同通信介质之上全球范围内的主机连接起来,实现彼此之间的信息传递。随着互联网日益成功,互联网上积累了大量的数据需要存储、处理和传递,因此联网的重点,也需要开始从如何把主机高效的连接起来,发展到了用户如何高效的获取数据。比如,内容如何发现,叫什么名字和如何展现给用户等,这些都是IP无法实现的,都需要借助高层技术(如URI,HTTP和XML)以及之上的应用(搜索引擎,P2P等)来实现。互联网的这种内容传递与内容处理分层(分离)的模型,导致内容存储的位置与内容本身、内容的组织(发现)方式和内容传递方式,没有直接联系,内容重复和传递效率低下甚至找不到内容的问题经常出现。

随着互联网内容重要性的日益突出,以内容为中心的联网(即如何将内容传递与内容的组织和存储有效结合起来),开始成为未来互联网研究的重要分支。面向内容的联网让用户将注意力集中在需要的内容而不是位置上,因此直接对所请求的数据和内容进行命名和编址,不关心所请求的内容具体在哪个主机上,也就不必根据主机的位置进行寻址和路由,从而可以提高内容组织、存储和传递的效率。

云计算、数据中心、WEB语义网络、内容分发网络(Content Delivery Network)、名字数据网(NDN,Named Data Network)、DONA(Data-Oriented Network Architecture)项目等应用研究的兴起,都是这一未来互联网联网思路的最好佐证。

3.2 重叠网模型

如何向下一代互联网(包括下一代IP技术)演进,出现了两种技术路线:“改良型”和“革命型”。改良型演进的技术路线主张在现有互联网网络体系下进行修补,对网络设备或拓扑进行改造,使其适应新的需求。革命型演进的技术路线主张抛弃现有互联网网络体系,建立全新的网络架构,从根本上解决原有体系结构存在的问题。未来互联网既不会是“改良式”的,因为对现有互联网技术直接进行零敲碎打式的修补无法真正解决问题;也不会是“革命式”的,因为对互联网进行彻底革新还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面对迫切需要解决的各种问题,应当寻求一个介于零星修补和彻底革新之间的折衷方案,即做系统性的、大范围的、整体性的修补,也就是“重叠网(Overlay)”模型。

该方法设计了路由器网络,覆盖在各种需要互联的异构网络之上,因此其本身是一种重叠网(Overlay Network)。在现有互联网体系架构的基础上,可以仍然遵循重叠网的思想,在互联网承载层之上、应用层之下增加一个垫层,系统性地在这个垫层中实现承载层中个性化和应用层中共性化的功能,在尊重互联网现实存量的基础上让互联网更加健康地持续发展。目前的NDN,CDN等,都是采用的这一思想路线。重叠网模型主张的是与现有的主流技术兼容和共存,IPv6的一个重要经验教训是试图去替代IPv4,而不是试图和IPv4兼容和共存!

3.3 通信与存储融合

ISO/OSI是通信网络的经典模型,有两个重要特点。一是严格分层的,二是存储位于网络之外。可以认为,TCP/IP,X.25和ATM等都是七层模型的一种经典实现。而防火墙、深度包检测(DPI)、负载均衡、重镜像等技术,就是一类很难归类到ISO/OSI模型的技术,因此ISO/OSI模型只能停留在教科书上。

随着对等网络(P2P),内容分发网络(CDN),存储网络、云计算和数据中心等的发展,存储技术(包括缓冲)不再与通信分离,而是被引入到了网络的中间、边缘或终端上,成为了信息通信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互联网中,通信和存储融合成为一种必然,但如何分工、在哪里融合,融合用于解决哪些问题等重大议题,还处于非常初级的研究和应用实验阶段。未来互联网呼唤引入了存储能力的、统一的信息通信网路新模型。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