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动态评论正文

中国区域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构建路径

2012-02-20 14:57来源:文汇报关键词:碳排放节能减排碳排放交易市场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三、先工业,后农业;先配额,后补偿

从大的产业层面来看,主张先工业、后农业的顺序。一方面,在现阶段低碳经济发展过程中,关注的重点主要集中在城市建筑、交通、各种工业生产活动、化石能源使用等领域,工业领域强制减碳势在必行。此外,这一顺序是由中国内外经济环境所决定的,毕竟出口导向型战略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还将持续下去。而为了应对低碳标准对我们出口的影响,工业领域的强制减碳不可迟缓。

世界各国无一例外地都是农业强制减排滞后,原因主要是满足农业减排的适应性。即使到今天,中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的农业大国,因此农业应该以自愿减排为主。当然,这种自愿是相对于强制而言,并不代表没有市场激励。

那么如何为农业减排提供市场激励?一句话,工业碳配额、农业碳补偿,工业强制减排、农业自愿减排。这既满足适应性原则,又满足民生原则,而且与先配额、后补偿原则也是一致的。

“先配额、后补偿”指的是在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构建时,要嵌入碳补偿市场。碳配额是由强制减排规划体系创造的,其基础是针对某个或某几个行业进行总量限制。而碳补偿是强制减排行业以外的其他行业内企业所进行的自愿减排(碳补偿),并允许这些减排量进入到强制减排交易市场中。在这种机制下,总量限制的行业内部会因为不同企业减排成本的不同而出现优胜劣汰现象。而总量限制以外行业的企业也会找到通过减排增加其利润的方式,并通过市场手段激励那些非强制节能减排行业主动减排。此外,自愿减排市场的存在还能够有效地增加减排额度交易市场的流动性,从而保证额度交易价格的平滑性。

四、先一级,后二级;先现货,后期货

“先一级、后二级”是指碳排放额度发行的一级市场和交易的二级市场建设顺序问题。通过对区域实行排放总量限制以创造出具有稀缺性的减排额度,并进而通过证券化以形成碳金融工具(CFI),同时构建二级市场以增加此金融工具的流动性,这是国际上所有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一个共同路径。通过两级市场的构建,将碳排放权转变为一种可储存、高流动性的碳资产。相应的,其定价、交易和流动更符合一般性金融资产的规律,便于政府规制的同时也有利于市场自身的发展,避免价格的大幅起落,降低市场交易风险。

在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构建之初,应该主要集中在原生碳金融工具的交易。所谓原生碳金融工具,是指配额市场中碳排放配额和项目市场中核证碳减排量,对这两种金融工具的买卖形成了碳排放权交易现货市场。而碳期货作为衍生出来的一种碳金融工具,其价格取决于原生碳金融工具的价格,其主要功能在于管理与原生碳金融工具相关的风险并为风险投资者提供投机工具,本身是现货市场自身稳定发展的必然产物。碳金融衍生工具主要包括:碳远期合约,碳期货合约,碳期权合约和碳排放权证券。所有这些碳金融衍生工具都必须在现货市场发展到一定程度后适时推出,反之则会加剧市场风险。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碳排放查看更多>节能减排查看更多>碳排放交易市场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