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网信息化光通信项目正文

电力光纤到户为“三网融合”提供支撑

2012-02-27 13:08来源:国家电网报关键词:电力光纤智能电网三网融合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随着时代不断发展,能源和信息已成为社会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此时,一种将两者完美结合的新事物——电力光纤到户——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电力光纤到户的应用推广,不仅可以有力支撑坚强智能电网建设,还将为我国“三网融合”产业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电力光纤到户是坚强智能电网建设、电网发展方式转变的要求,是我国未来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和智慧经济发展的需求,也是发展电力信息通信产业的重要基础。”2月14日,国网信息通信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北京国电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继业在接受我们采访时表达了这一观点。

电力光纤到户能充分满足智能电网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的要求,助力智能电网建设,还可打造开放的新型公共服务基础平台,承载通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信号,服务“三网融合”,实现资源合理利用。电力光纤到户还能有效整合国家电网公司通信信息资源,满足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的需要,有力地推动新能源、信息产业革命。

从2010年开始,国家电网公司先后开展了两批电力光纤到户试点项目,累计覆盖29.1万客户。两年来的探索与实践,电力光纤到户在助力智能电网建设、提升配用电侧信息通信网络建设水平的基础上,在服务“三网融合”方面得到了社会认可和政府支持。

加强战略合作 实现互利共赢

近年来,在国家电网公司开展电力光纤到户试点时,国内的通信运营商也开始做“光纤到户”。两者之间是否存在竞争关系?

对此,王继业表示:“三网融合所带来的不再是单纯的电信服务,而是提供一个新的信息资源平台,给客户提供的服务和体验具有无限的想象空间,并带来巨大的潜在商业价值。与互联网在世纪之初对经济的巨大拉动作用相似,它将在新一轮的信息经济中发挥重要的战略作用。电力光纤到户的定位不是与电信运营商直接竞争,而是面向新一代信息与能源服务。”

王继业认为,国家电网公司以电网自身需求为基础、以电网智能化应用和产业发展为拉动的电力光纤到户建设,确定了将智能电网打造成新型公共服务基础平台的目标,与运营商之间形成了互补、互利、共赢的合作关系。

2010年7月2日,国家电网公司和中国电信集团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商定加强基础设施共享,实现资源互补和共享,合作推进光纤到户的应用和运营,努力探索合作运营模式。

2011年年初,中国电信推出了“光网城市”战略,计划大规模敷设光纤到户。有业内人士分析,电信的“光网城市”主要还是想在自己的优势地区(如固网资源比较丰富的南方)进行推广。因为国家电网公司在全国的服务覆盖面非常广,所以国家电网公司和通信运营商之间是存在合作机会的,从打造开放式的公共服务基础平台这一点看,国家电网公司不排斥任何运营商。

我们了解到,现阶段通信运营商的光纤到户还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障碍,而电力光纤到户工程可以在支撑智能电网建设的基础上构建公共服务的基础平台。通过这个开放的公共服务基础平台,通信、广电运营商的业务,以及教育、医疗甚至是电子政务等业务都可以开展。由此可见,电力光纤到户形成的通信网络,对于通信运营商来说,更多的是一种支持和互补。

积极与通信运营商开展合作,也有力地促进了电力光纤到户商业运营模式落地。以北京为例,在北京市经信委的大力支持下,北京市电力公司与国电通公司在中弘像素和建邦枫景两个试点小区,分别与北京电信和北京移动合作,开展了商业化运营实践。上述两个小区的电力光纤到户均由北京市电力公司建设,国电通公司负责实施和运营维护。

具备两大优势 降低建设成本

既然通信、广电运营商也在推进光纤到户,那么,说服他们使用电力光纤到户搭建的公共网络基础平台,电力光纤到户就必须具备一定的优势。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电力光纤查看更多>智能电网查看更多>三网融合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