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核电核电建设与运行技术正文

AP1000核电技术如何从展品到产品

2012-03-07 09:27来源:中国能源报关键词:核电项目AP1000核电技术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相关信息显示,通过AP1000依托项目,中国一重、中国二重、上海电气及哈电重装等制造企业都参与了依托项目4台机组的重要设备制造,而且已基本具备相应能力。“下一步就是稳定性、可靠性的问题。”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长郑光明指出。

核安全文化需加速落实

对于只做展品而做不了产品的现实,制造企业的负责人在沟通中得出几乎一样的结论,就是企业在核安全管理体系建设与核安全文化的落实上还存在偏差。

“最大的问题是一开始在管理方面有所忽略,尤其是过去在传统的施工中没有足够重视核安全文化。”山东核电公司李军坦言。

传统企业文化向核安全文化转变,期间通过各种方式培育全员的核安全意识,是制造企业做核电产品时绕不开的一条路。

王宝忠介绍,中国一重通过三年左右的时间,进行着从“轧机文化”到核安全文化的转变。

“一重原来的主导产品是冶金设备,如成套的冷轧、热轧等。因为是整体设备,制造过程中假如出现问题,可以通过修改相关零件等完成制造,遇到问题可以变通。但是核电产品要遵照和执行ASME标准体系,必须按照标准和程序,这时就需要观念的转变。”王宝忠说,“比如在做AP1000设备时,遇到问题有时想绕过去,尝试变通,但国外同行会指出,这样不符合制造大纲的要求,不能保证设备的质量和安全性。现在看来,当时确实没有很好地贯彻落实法规、标准和制造大纲。”

“企业文化的转变不是短时间内能完成的,企业的领导层首先要有这种意识,然后才能一层一层推进和贯彻下去。”王宝忠强调。

郑光明指出,核电设备制造最关键的就是科学的质保管理体系和严谨的科学态度。一旦出现问题,要有解决方案,以保证安全和产品的质量,这样才能推进规模化生产,只有实现规模化、批量化生产,才能保证安全性和经济性。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核电项目查看更多>AP1000查看更多>核电技术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