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火电火电动态项目正文

未来新能源主力军——页岩气诞生记

2012-03-31 12:21来源:中国国土资源报关键词:页岩气新能源天然气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美国的页岩气革命已经动摇了世界液化天然气市场格局,并且这一影响还将愈发显著,进而改变世界能源格局。得益于非常规天然气尤其是页岩气开发技术的突破,2009年,美国以624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产量首次超过俄罗斯,成为世界第一天然气生产国,使天然气消费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发生逆转。专家甚至认为,有了页岩气,美国100年无后顾之忧。

对我国来说,页岩气同样是具有战略性的能源资源。

我国既是能源生产大国,又是能源消费大国。目前,我国能源结构不尽合理。2011年,中国天然气对外依存度达到了24.3%。“清洁的天然气能源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中所占的比重很低,仅为4%,比世界平均水平低了近20个百分点。”国土资源部油气资源战略研究中心副主任张大伟说。

从今年两会释放出的信息来看,为了降低碳排放、实现低碳发展,我国正在加快调整能源结构。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优化能源结构,推动传统能源清洁高效利用。记者了解到,“十二五”期间,我国能源结构将进行调整,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将上升到8%~12%。

从长远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能源资源的需求相当强劲,特别是对清洁能源的需求更是旺盛。页岩气这种清洁高效的化石能源,正可以成为低碳经济的重要支柱。

“推进页岩气勘探开发,实现页岩气跨越式发展,提高气体能源供应能力,是关系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一个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彭齐鸣说。

国务院对页岩气勘查开发工作也是高度重视,不仅将页岩气列为独立矿种,还要求“对页岩气资源的开发,要尽快制定规划,首先要搞好资源调查,研究开采技术方法”、“加强生成机理、富集条件、技术攻关和重点靶区研究”。

这些,都显示了我国政府开发页岩气资源的决心。

研究工作早已开展

我国开发页岩气资源,有着深厚的资源基础。

我国页岩气资源类型多、分布广、潜力大。我国海相沉积分布面积多达300万平方公里,海陆交互相沉积面积200多万平方公里,陆上海相沉积面积约280万平方公里。这些沉积区内均具有富含有机质页岩的地质条件,页岩地层在各地质历史时期十分发育,形成了海相、海陆交互相及陆相多种类型富有机质页岩层系。

实际上,我国是开展页岩气研究较早的国家之一。早在2004年,我国就已经开始着手跟踪国外页岩气的进展工作。在这之后,国土资源部门联合相关高校和科研部门,做了大量前期工作,为“页岩气实现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基础。

记者在国土资源部油气中心了解到,经过几年积累,2008年,国土资源部初步提出扬子地区为我国页岩气富集远景区,2009年启动并实施了“中国重点地区页岩气资源潜力及有利区带优选”项目,并于2010年设置了川渝黔鄂页岩气资源战略调查先导试验区。同时,国土资源部组织人员,在苏浙皖地区和北方部分地区开展页岩气资源前期调查研究,初步掌握了我国部分有利区富有机质页岩分布,确定了主力层系,初步形成了页岩气资源潜力评价方法和有利区优选标准框架,优选出一批页岩气富集远景区,为在全国开展页岩气资源潜力调查评价及有利区优选工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同时,一些科研院校也积极参与到这项工作中。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作为国内最早开始进行页岩气教学与研究的高校,先后承担了全国油气资源战略选区调查与评价等国家专项,完成了一批与页岩气相关的研究课题,取得了创新性研究成果。

该校党委书记王鸿冰说:“多年来,我校与国土资源部油气资源战略研究中心建立并保持了良好的交流与合作关系,联合完成了一系列探索性、开创性的页岩气研究工作,在国内取得了良好的先导性实验工作。”

作为具体从事油气资源战略政策研究、规划布局、选区调查、资源评价以及油气资源管理、监督、保护和合理利用等基础建设、支撑工作的部门,这几年来,国土资源部油气中心一直致力于页岩气的勘探开发研究工作,组织各方力量进行攻关,解决勘探开发的基础性、战略性问题,开展了先行性的调查研究和示范推广。

据张大伟介绍,2011年,国土资源部在全国油气资源战略选区项目中,设置了“全国页岩气资源潜力调查评价及有利区优选”项目,将全国陆域分为上扬子及滇黔桂区、中下扬子及东南区、华北及东北区、西北区、青藏区5个大区,组织27个单位420余人,对页岩气资源潜力进行系统评价,“终于靠我们自己的力量,摸清了我国页岩气资源家底”。

评价结果表明,我国页岩气地质条件复杂,资源类型多、分布相对集中,可采资源潜力为25万亿立方米(不含青藏区),与我国陆域常规天然气相当,与美国页岩气的24万亿立方米相近。优选出有利区180个,面积为111万平方公里。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页岩气查看更多>新能源查看更多>天然气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