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火电火电动态市场正文

湖南火电找米下锅:为解煤电荒如何进一步保电力供应

2012-04-11 17:20来源:红网关键词:火电电煤电荒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加强电煤购入确保煤运畅通

按照省发改委能源局的预测,2015年全省一次能源需求量将达15150万吨标煤,年均增长3.8%;全社会用电总量1850亿千瓦,年均增长9.4%。届时,全省自产一次能源供应总量仅7000吨标煤,剩下8150万吨缺口需要靠外输送。因此,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保电要先保煤。

为此,一方面要增加省产电煤。按照省政府下发的通知要求,到今年9月底,全省各产煤地和湘煤集团必须确保完成2000万吨电煤生产任务。同时,将进一步加强省外电煤购入。这关键是要确保煤运畅通,缓解燃“煤”之急。

从去年开始,湖南开通“海进江”运煤通道。煤炭通过大秦线或者其他途径运到秦皇岛港,经黄海运到江苏换船逆长江而上,一直进抵洞庭湖的岳阳港,再转小吨位货轮进湘江,或者通过转公路、铁路运输,最终辗转抵达岳阳、长沙、湘潭等地的火电厂,全年运煤400多万吨。

“海进江”运煤虽然每吨成本要高150元左右,但考虑到电煤供应紧张局势在今后较长时期内难以缓解,湖南已开始着手建立水运电煤中转储备基地。湘煤集团将投资10亿元在岳阳兴建大型煤炭储运中转基地,预计在2013年12月投入运行。

另外,国家正在规划的北煤南运重载铁路,将陕西、山西、内蒙古等地煤炭运到湖北襄阳、荆州,再通过一般铁路和长江、汉江水路,配送到湘鄂赣三省。

当然,破解“电荒”还要有长远之策,要由单纯依靠煤炭运输向输煤输电并举转变。也就是说,要买电与发电“两条腿”走路。在电力输送上想办法,促成国家加快建设跨区域、远距离的特高压电网,扩大“西电东送”规模,将西部煤电、水电、风电大基地丰富的电力输送到湖南,力争省外电力输送能力提高4倍。

调整产业结构淘汰落后产能

电力紧张,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那就是高耗能企业的粗放型发展模式、理不顺的煤电市场机制、新能源发展不足等等。因此,要解决电荒,除了想法设法增加电力的供给,更得从根儿上着手来解决问题。

促进高耗能企业转型,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从某种意义上讲,调整结构比加快发展更为重要。这些年,湖南改造传统产业已取得明显效果,今后,还要进一步加快淘汰高耗能、高污染的电力、钢铁、建材、电解铝、铁合金、造纸等产业中的落后产能。对没有完成淘汰落后产能任务的地区和企业,实行“区域限批”;对年综合能耗在5000吨标准煤以上的重点用能单位加强节能监督,建立覆盖全省高能耗企业的网络化、智能化能源计量数据采集和监管平台。此外,还将加快推进重点领域节能,大力推广高效节能技术等。

节能的同时,开源也很重要。我们了解到,“十二五”期间,湖南在稳步开发传统能源的同时,还将大力发展核电、生物质能、太阳能、风电、余热(气)、余压等新兴能源,力争清洁能源装机比重超过50%;页岩气的勘探开发也提上议事日程,有望成为湖南能源新的增长点。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