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评论正文

信息通信:智能电网的“中枢神经”(图)

2012-04-17 10:35来源:国家电网报关键词:信息通信智能电网电力信息通信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2.积极创新,从理念到行动

3月,来自信通公司及20余家网省信通公司的90名学员,分两期在北京彼得·德鲁克学院参加了”创新与企业家精神“培训班学习。

在开展此次培训之前,信通公司专门印制了培训前言。记者在前言中看到这样一段话:“创新,是一个企业的基本职能之一。解放思想,开阔胸怀,深入思考如何实现信息通信技术与电网、电网企业发展的全面深度融合,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特色的智能电网发展道路,是所有电力信息通信人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与使命。”

刘建明在开班前专程去做了动员,他感到很欣慰:“我们组织了两期培训,大家普遍反映很有收获。”

创新无处不在

为什么组织这样的培训活动?原因就在于大家希望推动信息通信领域创新。信通公司认为,现在到了电力信息通信领域创新发展的关键时期。在管理的创新实践、技术的创新应用等很多方面,信通公司都亟待深化方法理论。他们希望通过这样的交流,达成共识,推动各方采取切实行动创新发展。

刘建明高度认同创新的重要作用:“从信通公司过去几年的实践来看,创新发展,对于电力信息通信领域而言,不是一个锦上添花的选择,而是一个不得不选择的道路。创新需要行胜于言。”

信通公司如何创新?各个部门都进行了有益探索。以信息通信运维中心为例,该部门遵循信息通信行业融合趋势,于2011年年初率先推动信息通信融合发展,在研究专业特点和技术特点基础上,最大可能地“合并同类项”,优化处室和职责定位,提升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在管理措施的融合上,对先进的管理经验和好的做法予以保留和延伸,实现合并后的无缝对接和全覆盖,从而进一步提升整体运行管理水平。

运维中心的管理创新,实现了服务能力的提升,对业务对象的服务更加完整、顺畅和便利,尤其是容灾中心、高清电视会议系统等原本需跨部门协调的业务,现在只要由同一部门内两三个处室协作开展,即可提供全面、完整的技术服务和保障。

信息通信工程中心于2011年推动扁平化管理,以信息工程建设管理为试点,积极探索扁平化管理。结合信息工程项目特点,打破传统的处室层级设置,建立矩阵式的项目管理模式。通过扁平化管理实践,探索出“跨职能工作团队”的工作模式。部门负责人兼任项目总监,直接深入项目管理过程,项目经理作为执行层的组织管理者,实现了执行与管理的紧密结合。管理的扁平化、业务流程的优化为快速反应创造了条件,并形成了具有信通特色的“一专多能、一岗多责”的员工成长模式和相关管理经验。

由信通公司负责建设和运维的北京灾备中心,是国家电网公司信息化进程的又一个重要里程碑。目前,该中心已经实现了对数个直属公司和网省公司的数据级灾备,并开拓性地实行了调运检合一的运维管理。随着灾备中心向数据中心的发展演进,灾备中心已经开始着手研究一个历史性大课题,即如何充分挖掘电力海量数据的价值,为电网生产和企业管理提供灵活、高效的决策。

客户与技术服务中心承担着国家电网公司总部及在京直属单位信息通信技术支持和服务保障任务。该中心以“优质服务、温暖用户”为追求,以展现一站式服务窗口、一体化信息通信服务的形象为己任,探索提出并实践了“专业融合、工作分组、协同一体”的工作模式。2012年,又率先引进了信通公司桌面云服务,并积极展开了试点。

认识信息通信创新的价值

“提起这些‘创新’成果,我们总有一些感慨。比如说信息通信的融合,当初我们推行的时候也碰到很大的阻力。”刘建明表示,“但一步步走过来,今天回头来看,信息通信的融合是一件再合理不过的事情了,应该说实践是检验创新独一无二的试金石。”

刘建明告诉记者,从国际国内工业和信息化深入融合的发展趋势来看,电力信息通信在智能电网的发展中,将发挥更大的作用,承担更大的责任。而信通公司的基础建设、技术应用、管理模式甚至发展的理念观念,也需要与时俱进。

“我们已经开始行动了。”刘建明笑着说,“前面你看到,信通公司的运维中心已经行动起来了。最近,我们的灾备中心将密集地调研银行、电信运营商等行业的数据中心建设情况,下周还有专家给大家讲一讲现在热门的‘大数据’分析。总之,我们一直在思考,如何通过信息通信手段,为电网的生产运营和企业管理提供更加智能化的支撑和服务。”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信息通信查看更多>智能电网查看更多>电力信息通信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