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核电核电建设与运行国际正文

美国需要加强自身铀“实力”

2012-05-09 09:45来源:中国能源报关键词:美国核电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作为日本福岛核事故事发后第一年,2012年是核能产业发展关键的一年,这一事故的确给核能的发展前景蒙上了一层阴影,但我们要知道,未来20年全球对资源的需求是只高不低的。

眼下,“打压”核能发展的声音络绎不绝,但事实上我们根本离不开核电,而且核电产业面临着空前的危机:铀供应量已经明显不足。目前,全球运行中的核反应堆总共435座,每年需要的铀资源量约1.75亿磅,但是当下的铀生产已经完全跟不上需求的脚步,有4000万磅的“铀赤字”等着填补。

而这一问题在美国尤为凸显。尽管核电的持续增长主要是由中国、印度、韩国以及沙特阿拉伯这样的新兴经济体带动的,但全球最大的铀资源消费国依然是美国。

数据显示,美国目前有104座核反应堆运营,占该国总发电量的20%。用铀资源消耗量来计算的话,大约每年会消耗5500万磅铀,然而目前美国的铀矿开采力度每年仅能提供约350万至400万磅。

上世纪70年代末,美国是全球最大的铀资源生产商,在80年代末冷战结束前该国年产量始终保持在4000万磅以上。90年代,美国和俄罗斯签署了《高浓缩铀协议》,协议中明确指出按照“百万吨变百万千瓦计划” (Megatons to Megawatts Program),把拆除俄罗斯核弹头中回收的500多吨高浓缩铀(HEU)转化为适合美国商业反应堆使用的低浓缩铀(LEU)。HEU的转化和稀释工作在俄罗斯进行,而转化后的LEU会运至美国铀能源公司(UEC)的工厂,在那里加工成反应堆燃料。

但是,美俄的这份协议将在明年到期,那么2013年之后美国要何去何从?尽管该协议在防扩散方面确有成效,而且俄罗斯仍然拥有超过其军事需要的数百万吨高浓缩铀,但俄罗斯原子能公司(Rosatom)却明确表示无意延续协议。

至于原因,其一是俄方认为UEC在不公平地利用经济杠杆,以低于市场的价格购买了LEU。其二,俄方认为对HEU进行稀释不如直接销售LEU赚钱。美国并没有明确表态,不过鉴于其对铀的庞大需求,肯定不会让自己吃亏。

不过,美国需要知道:铀产量是核电成长的关键因素,一味地从“外部”获取铀资源绝非长久之计。UEC作为俄美协议的美国“代理”,也认为必须提高自身产量。该公司首席执行官阿米尔·阿德纳尼曾透露,作为北美最年轻的铀资源生产商,该公司是美国近6年来第一个开发新铀矿的公司,目标是初期产量达到100万磅/年。

随着技术的提升,UEC南德克萨斯州工厂的铀生产加工能力已经是原来的3倍,也就是说至少能把产量翻一番。“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不过我们有信心成为少数快速提升产量的北美生产商之一。”阿德纳尼说,“我认为我们会成为美国铀产业的领袖。”

我的观点始终不变,即核能是全球唯一一个具备低成本、大规模、无排放特点的能源,没有任何能源可替代。此外,相比处理二氧化碳而言,处理核废料的危险相对较小,而且还便于管理。

事实上,没有任何能源是完全可靠又安全的,现实告诉我们,核能才是最佳的选择。铀作为地球上最丰富的矿物质之一,美国又拥有全球最大的铀资源储量,“铀峰值”的理论暂时不是问题和困扰,不过只有建立合理的价格机制、维持正常的产量才能补充所需的供应量。

提高铀资源产量对美国自身意味着什么呢?首先,从地缘政治角度来说,这将加强能源供应安全。截止目前,美国铀供应量几乎一半以上都来自俄罗斯拆除的核弹头,剩下部分来自外国公司的供应,只有少部分是国内的生产商提供的。

任何燃料都需要有很多的国内供应量,特别是铀,因为这是种战略资源。以霍尔木兹海峡事件为例,美国更该引以为鉴。由于伊朗危机,美国15%至20%的石油供应量处于中断的危险中,能源安全是国家能源产业发展的前提。石油供应已经出现这样的危机,美国难道想等到出现铀供应风险时再做打算?

其实我们都清楚,美国对海外铀资源的依赖胜过石油,全球超过60%的铀资源仅来自5个铀矿,供应链明显是极为有限和脆弱的,这就更提醒我们,要拥有自己的储备和实力。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