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网信息化智能化评论正文

我国五大智慧城市试点建设背景分析与趋势点评

2012-06-01 09:56来源:国脉物联网关键词:智慧城市物联网云计算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2012年4月19日,中国工程院最新确立的"中国智慧城市"试点城市名单出炉,北京、西安、杭州、武汉、宁波五大城市赫然在列。

中国在推进智慧城市发展的道路上并非一帆风顺,且一直夹杂着"过于用力的鼓励",以及"断章取义的质疑",五大智慧城市试点城市在文化历史渊源、社会背景、地理位置、整体经济实力以及智慧城市建设贯彻力度都各具优势,并且,五大城市在地图上的分布也多少暗示了中国未来城市化发展的基本趋势与格局。

浙大-国脉智慧城市研究中心认为,所谓"智慧城市","智"即指城市的智商,强调智能化与自动化,"慧"即指人的情商,强调人的灵性与创造力。智慧城市的发展必然是城市设施智能化与城市市民的创造力协作与互动的结果,笔者希望从五大城市的建设背景出发,发掘中国未来智慧城市发展的基本脉络与可能的趋势。

首都北京

北京无论在经济、政治还是文化上都是一个被符号化的城市,作为全国的政治中心,环境稳定、政策导向鲜明;作为国家首都,四通八达的海陆空运输线让北京成为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作为全国的文化中心以及密集的高等人才聚集地,北京有着天然的"软件优势",其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名列全国前茅,拥有中关村这样的科技腹地,另全国顶尖的一流学府多半聚集在首都,为智慧城市的发展做好了充足的人才输送准备。且对比我国54个城市科技竞争力指数的十年平均值,北京是科技竞争力最强的十个城市之一(数据来自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12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

北京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成果较为显著,特别在智慧医疗、卫生、教育、就业、社保、安防等公共服务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建设了一系列工程项目。如北京市电子政务专网、医疗保险信息系统、社会保障卡系统及社区公共服务平台。

2012年3月16日,北京市经济信息化委员会发布了《智慧北京行动纲要》,提出了城市智能运行行动计划、市民数字生活行动计划、企业网络运营行动计划、政府整合服务行动计划、信息基础设施提升行动计划、智慧共用平台建设行动计划以及应用与产业对接行动计划、发展环境创新行动计划八大行动计划。各计划相对应的试点示范工程包括:1,以居住证为载体建立全市联网、部门联动的实有人口信息系统;2,推广车辆智能终端、不停车收费系统(ETC)、"电子绿标"等智能化应用;3,推广智能电表、智能水表、智能燃气表和供热计量器具,形成智能的电力、水资源和燃气等控制网络;4,建设城市安全视频监控网络;5,推广"市民卡"(包括社保卡和实名交通卡等),使市民能持卡享受医疗、就业、养老、消费支付等社会服务;6,推动"三网融合",建设城乡一体的高性能光纤网络,实现光纤到企入户,覆盖全市各社区(村);7,推广电子商务应用;8,提高首都之窗网站群、政务服务中心、政府服务热线等多渠道、多层级联动集成服务能力;9,建设全市统一的传感终端网络、政务物联数据专网、无线宽带专网及物联网安全保障体系;10,推动建设一批"智慧北京"体验中心、示范社区(村)、示范企业和示范园区等等。

同时,作为拥有全球家喻户晓的著名旅游景点如故宫等的城市,北京在智慧旅游领域也上马了一批示范工程。5月10日《北京智慧旅游行动计划纲要(2012-2015年)》发布,同时"智慧景区"、"智慧饭店"、"智慧旅行社"和"智慧旅游乡村"四个建设规范也即将启动。

点评:

北京作为智慧城市试点城市主要有来自交通及社会管理的压力,以及科技经济发展带来的新机遇。在被符号化的城市形象下,北京的一举一动可能都在传递智慧城市的未来趋势。虽然在启动智慧城市建设上,北京其实已经慢了半拍,但北京智慧旅游行动计划的发布可以看出:北京希望能迅速瞄准优势产业、渗入具体行业。不管怎样,巨型城市的智慧化建设对世界智慧城市的发展都具有参考价值,功不唐捐。

古都西安

西安作为我国的六朝古都,对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做出过巨大贡献。且西安是新欧亚大陆桥--陇海兰新经济带上最大的中心城市,也是我国干线公路网中承东启西贯南通北的结点,是西部大开发的第一阶梯,其区域价值不可忽视。在历史上许多朝代都曾以西安作为全国首都,因为其地处关中要塞,八百里秦川易守难攻,战乱较少,又处于黄河流域,自然条件有利于农业发展,所以经济比较发达。但时间走到21世纪,战争早在中原大地上绝迹,易守难攻已不再是西安最大的优势,反而相对于东部沿海城市,西安的经济实力只处于一般的地位。但西安作为西部地区最大的城市,仍然是西北五省的核心城市。

另外,今日西安是当代中国科研教育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许多国内著名大学亦扎根在此,如西安交通大学等,许多科研项目也在西安获得成果;且西安在电子信息软硬件产品、通信网络、数据处理、传感传动、微电子等物联网技术领域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其科技实力相当雄厚。在西安试点智慧城市,既是为西部城市做好示范作用,也是拉近中西东部差距之举。

陕西省在物联网十二五规划中提出了在信息化方面的六大目标,且陕西省将投资77.84亿元进行数字城市建设,以西安、宝鸡、咸阳等智慧城市为引领,到2012年底,完成所有县级中心的数字城市建设,实现"数字陕西"。在信息化发展中,陕西省确定了两网、四库、两中心、一平台的顶层设计路径。西安作为陕西省省会城市,首当其冲地要贯彻信息化、数字化的建设要求,这也是提升和完善西安智慧城市信息基础建设的一部分。此外,西安在智慧交通、智慧农业、智慧环保、智慧物流等方面也提出了建设要求。

同时西安交通大学还将首先完成其智慧大学的建设,为西安市的智慧城市建设摸索经验。并且西安市政府还大力支持微软公司和西安交大在西安智慧城市建设方面的工作。西安政府将争取微软今后能将更多有关智慧城市建设方面的项目放到西安。

此外,西安市政府与中国电信陕西公司签订"智慧城市"建设战略合作协议,将在智慧应用体系、智慧产业基地、智慧基础设施和居民信息应用等方面开展广泛深入的战略合作。"十二五"期间,合作双方将共同致力于西安"智慧城市"建设,全面推进智慧政务、智慧产业、智慧民生三大工程,实现新建小区光纤到户100%覆盖,推动西安信息化建设进程。

去年6月13日,"西咸新区规划"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举行,标志着我国按国家战略打造的又一个城市新区正式诞生--西咸新区成为我国第四个"国家级新区"。以其带动大关中引领大西北的气势将使得新区建设成为西安智慧城市建设中重要的示范工程。

今年1月11日,西安高新区发布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及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依据国家确定的七大产业领域和23个重点产业方向,结合西安和高新区的优势,西安高新区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高端装备制造业、新能源等领域。此次发布的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是高新区20年来发布的大力度、超常规支持政策,设立了高达10亿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基金。

点评:

西安作为我国西部的重要城市之一,入选智慧城市试点城市对整个西部经济的发展都将有重要意义。如何协调人文景观、现代生活与智能科技三者协作互动将是"智慧西安"要考虑的问题,尊重历史,才能通向未来。而应该引起重视的是,西咸新区应该成为智慧西安快速发展的引擎。我们必须明白:智慧城市建设与城市贫富无关。当然,那些依靠鼓吹"智慧城市"概念来倒卖设备的厂商肯定不会同意。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智慧城市查看更多>物联网查看更多>云计算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