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水电水力发电人物正文

记:中国著名电力专家潘家铮

2012-06-14 09:33来源:英大网关键词:潘家铮特高压水电建设专家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心系电网:希望中国电力当之无愧列居世界领先地位

作为国家电网公司高级顾问,潘家铮积极为我国电力事业及国家电网发展建言献策。他实事求是的态度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特高压输电具有输送容量大、距离远、效率高和损耗低等优越性。但是,几年前,有人质疑说,特高压在世界各国都没有商业运行的经验。潘家铮以“任何新技术总得有个国家先做嘛,吃螃蟹也得有人先吃,什么事为什么非得要外国先做,先取得经验,然后我们再做?”回应那些“外国都搞不定,我们更没戏”的言论。他坚称发展特高压对于能源中心和经济中心分布不均衡的中国来说有必要,更有需要,是解决中国能源配置问题的根本途径。而且,靠我们自己的力量,一定能搞成。

2006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潘家铮接受记者采访。他极有远见地指出:中国一次能源蕴藏的特点,就是在时空上和品种上的极端不均衡性,与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更不适应。从全局和长期看,资源需要在全国优化配置,需要远距离调剂平衡,才能使各种能源、各座电厂都发挥最大作用。现在西部水电进入开发高潮,金沙江及其支流和云南的巨型水电要超远东送,晋陕宁蒙的大火电要集中南输。稍后,西藏的水电和新疆的煤电也将远输全国,建设世界最高电压等级的1000千伏交流和±800千伏直流的特高压骨干网架,是时代赋予中国电力工业的历史重任,失误不得、耽误不起。过分强调局部平衡,会产生不利影响,用短视眼光看问题必带来长远之痛。

2006年11月21日,潘家铮成为国家电网公司特高压试验示范工程建设专家委员会专家中的一员。他认为,特高压技术的领先突破将起到引领作用,带动一大批产业升级、科技腾飞,其意义与影响是值得我们高度重视的。

对于特高压的可行性,潘家铮极有信心。2009年1月22日,国家电网公司特高压工程专家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他说,“我感觉特高压电网的建设符合以人为本、自主创新、节能减排、降本增效、可持续发展的所有要求,是完全符合科学发展观的。”2011年年初,他在《学习时报》发表《浅议输煤与输电问题》一文。针对我国煤电运紧张的状况,他的结论是“输煤输电不是零和关系,而是相辅相成的”,“应该相信,在严格的科学试验基础上,依靠先进的设备和控制措施可以放心地实行特高压远距离输电”。

潘家铮的论断来自于实践,来自于考察与思索。2011年,他曾因为身体原因未能参加一次特高压调研。他不无遗憾地说:“失去一次学习机会。”

投身电力数十年,潘家铮对电网作用的理解是深刻的。在2010年1月召开的国家电网公司一届五次职代表会暨2010年工作会议上,潘家铮和国网能源研究院院长张运洲一起提出了《发挥电网优势服务节能减排》的提案。潘家铮认为,“十一五”前四年,全国虽然减排指标完成不错,但距完成下降20%的目标任务还有较长的路要走。充分发挥电网优势,可以更好地为节能减排服务。电网具有在更大范围内优化配置能源资源的优势,水电、风电、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发电需要通过跨区电网进行消纳,节能发电调度、发电权交易等也要依靠电网提供交易平台,跨区跨省联网还可以实现水火互济、跨流域补偿等成效。

潘家铮特别重视战略咨询工作,积极组织院士对国家重大科技工程科技决策、发展战略规划和计划方案提供咨询,并主持开展“中国可持续发展能源战略研究”“国家大型工程项目管理调查研究”“我国水电能源开发战略研究”等多项战略研究和咨询工作,凝聚院士集体智慧,在服务国家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已年逾耄耋,病废住院,难以再为国家作贡献。唯一挂心的就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大业。我衷心期望、也坚决相信,在党的领导和国家支持下,我国电力工业将在特高压输电、智能电网、可再生能源利用等领域取得全面突破,使整个行业当之无愧地列居世界领先地位,在电力新兴前沿领域中有强大的话语权,在国际电力科技领域中处处出现‘中国创造’‘中国引领’,为中华振兴率先作出贡献,这一伟大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去年七一,在建党90周年之际,潘家铮以一名老党员的身份表达了心愿。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潘家铮查看更多>特高压查看更多>水电建设专家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