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水电水力发电人物正文

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公室原主任张基尧:“政府才是移民工作的主体”(组图)

2012-06-20 11:33来源:中国能源报关键词:水电张基尧南水北调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中国能源报:水电开发中,社会舆论普遍关注的两大课题,一个生态环保,一个移民,请谈谈您的见解。

张基尧:社会上有一种声音,认为水电开发就是破坏生态,我不认同。

水电本身的特点,利用水能资源,并不消耗水量,对河流生态的影响不外乎筑坝降低了一个河段的流速,但河段地理位置不同水电站的影响也不同。例如在平原筑坝拦水,形成支流入库流速降低流量减少,出现部分水体长期静止带来污染。例如三峡工程建成后,水位抬高,部分支流流速减少出现水华。但是在西部山区,尤其是云南四川等高山峡谷地区,河流在深深的峡谷里面支流污染的少,周边植被生态靠的是降雨,而不是径流。

对下游来说,只要在调度运行中保证下游的生态基流和航运水量,也不会对下游造成大的影响。因此,不能一言以蔽之说水电就是破坏生态,要因站制宜、因地制宜去分析。这次我们陪贾主席到云南考察阿海水电站,贾主席说:“有人说水电是破坏青山绿水,我看起码金沙江中游阿海电站这样的工程是治理穷山恶水。”

水电同火电、核电相比,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最小,这是最浅显的道理。有些同志不太了解甚至有偏见,我认为应该站在经济社会发展、群众生活改善的全局出发去考虑问题,不能笼统地说原始的就是最好的。

中国能源报:也有人说,水电站建设带来大量移民,甚至出现了移民因电站建设返贫的情况。

张基尧:实际上在高山峡谷里面,移民数量相对比较少。高山峡谷里面生存条件极其恶劣,有的路都不通,即使不修水电站也是要移民的,陕西这几年就计划完成将近400万人的生态移民。通过水电建设安排一定的移民资金,实际上是对改善贫困地区群众生活现状的支持。地方政府再把水电站移民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使搬迁群众有更好的生产和生活条件。我问过很多移民,他们说:“搬出来生活条件更好谁不愿意呢?”追求向往幸福生活这是每个人的共同愿望。

所以我觉得在这个问题上,不能说就是水电站造成大量移民的贫困。要去了解水电站的移民是什么样的生活状况,通过电站建设移民的生活是怎样改变的。水电站建设完全可能带来移民的发展和富裕,如何实现这个目标,关键靠我们的移民政策和政策的实施。

中国能源报:如今国家层面的移民政策只有一个471号令,很多人说这个已经过时了。

张基尧:现在国家471号令是需要进行一些修改了,毕竟这么多年了,土地、房屋补偿的价格随着社会发展变化也应该与时俱进。后期扶持政策也需要探索更多的渠道,例如云南省提出从水电上网电价中提取少量资金用于移民长期扶持。但真正让移民得到实实在在的补偿和实惠,光有政策还不行,必须要有好的规划。移民搬到哪里去?土地怎么安置?牲畜怎么补偿?房屋怎么建设?假如规划里面能够做得非常细致,又切合实际,移民就能得到更多的实惠。不能粗暴地搞一刀切,移民规划和水电规划要同步进行。南水北调丹江口水库移民规划做了10年,后来规划调整又做了2年。34万人的搬迁,到现在也没有出现群众上访聚集的事件。

有了好的规划,还要有一个好的思路,这个思路就是在“以人为本”的前提下,把移民的搬迁和所有用于农村的优惠政策结合起来,不能像城市居民搬迁一样。城镇居民搬迁例如住房改造,不外乎一个房子,而农民不行,不仅要让他们有生活条件,还必须要有生产条件。等于是对这些水库移民进行重新的生产和生活安置,必须要有一套好的思路,尽量给移民提供更优惠的条件和便捷的服务。

就拿南水北调移民来说,仅靠补偿的那点钱肯定不成的。搬到一个新的地方、形成一个新移民村,对移民来说,是他们的生活方式及生产方式的彻底改变,需要各级政府的帮助与扶持,政府才是移民工作的主体。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水电查看更多>张基尧查看更多>南水北调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