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水电水力发电人物正文

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公室原主任张基尧:“政府才是移民工作的主体”(组图)

2012-06-20 11:33来源:中国能源报关键词:水电张基尧南水北调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中国能源报:您的意思是,移民工作完全应该是政府行为?

张基尧:移民工作肯定应该是政府主导,不可能由水电开发企业去做移民,完全是政府行为。移民工作很复杂,包括户口的迁移、土地划拨、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的转移、基层组织的建设等,很多社会层面的服务是企业做不了的,企业顶多提供资金支持。

地方政府,既然要求在这里建设水电站,拉动当地经济发展,给当地提供税收,那就应该全力支持移民工作。我参与南水北调移民工作这些年,深深体会到,领导到位不到位,政府作为不作为,移民工作组驻村入户是不是能真正为移民所想、办移民所急,至关重要。举个例子,在河南焦作,两个孤寡老人不肯搬迁,去到人生地不熟的地方无人照顾。我们的移民干部就拜这两个老人为干爹干娘,承诺像亲生父母一样照料他们,为他们养老送终。我们有这样的移民干部,有这样体贴移民的政府,移民工作能做不好吗?

再者,移民工作要有移民充分参与的机制。毕竟是移民搬家,是他们生活方式的重大变化,不让他们参与行吗?不能变成政府说我把你搬那里去,你就得去。所以从移民规划开始,搬哪里?房子怎么盖?土地怎么分?村组怎么建设?一直到住房建设过程和搬迁以后的生产安置,都要有移民参与,都要听取他们的意见。核查的东西对不对,上榜公布,漏了没有?多了没有?互相监督。盖房子,户型要征求他们的意见,让他们推选代表做监督员现场监督,每一个环节让他们签字认可,让他们参与进来,把移民做为整个移民工作的主人。移民的心气顺了,移民工作也好做许多。

丹江口水库移民样本

中国能源报:据媒体报道,丹江口水库的最后一批移民也于前不久搬迁完毕,这34万人的搬迁工作有什么经验可以拿来给水电开发移民借鉴的?

张基尧:丹江口水库移民,在可研阶段概算只有约238亿元,到初步设计阶段增加到约473亿元,增加了近一倍的投资。大批移民搬迁前我们做了移民试点,湖北和河南加在一起1万多人先进行搬迁。通过试点摸索,确实发现了不少问题。例如当时住房补贴一个平米是450元,我们到现场去调研,看到他们和承包的施工队签的合同,明码标价最低的480元一平米了。后来在规划阶段就提高到530元,一个平米增加80元,几百万平米一乘下来,这个数字不小了,但老百姓得到了实惠。

在移民规划里面,例如在湖北有一个农场,他们按照以前的观念,说农业有个耕作半径,也就是扛着锄头走多远的路,一般这个半径是500米到1000米。结果在一个很大的农场里面布置了5个移民点,一个村500到600人,学校医院都非常简陋,甚至有的村还没有这些设施。按照现在农民的生产方式和耕作习惯,大家都骑自行车了,有的地方都骑摩托车、开手扶拖拉机,早就不是原来那个半径了。于是我们就要求把5个点并成一个村镇,这个村镇里面有活动中心、成规模的医院、学校,各种配套设施一应俱全,这就是新城镇的基础。为此多花了3000万元左右,我觉得这个钱花得值得,宁可多花。

中国能源报:据目前社会上的反映来看,丹江口水库移民无疑是成功的,怎么做到的?

张基尧:首先是完善的自上而下的移民领导机构。有一个从省委省政府到市委市政府的完善的领导体制。例如河南省成立了丹江口水库移民指挥部,省委副书记任政委,副省长任总指挥,各级都成立了领导机构。有的地方领导编制不够,就增加行政领导编制;有的县,例如淅川县是移民大县,省里核减了这个县领导班子所有的考核指标,不考核GDP也不考核其它,只考核移民工作;有的地方专门为移民工作增加一个副市长指标。省里各个厅局组织驻村工作组,通电、修路、通广播、建医院学校,各司其责,一个村安排一个工作组,包村入户、负责到底。移民搬走了不算完,稳定了还要考核工作做得怎么样。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水电查看更多>张基尧查看更多>南水北调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