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3 平台发展策略
由于物联网产业没有形成明确的分工,不同行业的应用也相对分离,整个物联网产业发展目前还处于零散阶段,并且不同行业信息化之间存在一定的技术壁垒,使得各个企业只能投入在各自的领域,而很难提供完整、深入的行业应用。故而运营商要大力发展物联网,必须建立统一的通用运营支撑平台,抓住眼下物联网业务价值链分散的时机,与上下游之间展开紧密合作,整合资源,推出符合市场需求的标准化产品。
物联网平台的发展分为M2M 平台阶段和通用运营支撑平台阶段。在当前阶段,运营商实际建设的是第一阶段的M2M平台,主要围绕M2M的业务应用展开,提供对终端的监控和业务数据转发等功能,各业务应用和管理平台仍处于孤立和垂直的状态,相对比较零散。
目前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也都相继推出了WMMP协议和MDMP协议,分别用于规范在各自平台上接入的终端设备,开始尝试建设通用平台,但这也只是统一终端接入、管理的第一步,离未来通用运营支撑平台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未来的物联网通用平台将实现以下功能。
a)集中化:实现统一的物联网终端接入及业务管理。
b)智能化:利用云平台打造超级“大脑”,提供精细化的物联网信息交互服务和数据挖掘处理,打破现有垂直系统界限。
c)安全性:电信级的物联网信息监管,预防机器自动化控制的巨大安全风险。
d)标准化:开放的标准化接口,提供网络系统测试和验证检测,方便第三方接入。
e)便利性:提供共性技术工具库和解决方案库,客户自定义业务环境,实现业务快速定制。
在物联网产业目前还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规模化和产业化发展的情况下,在产业标准化程度不高的背景下,建立通用支撑运营平台的时机和技术能力尚未达到,电信运营商要有足够的耐心,夯实基础,培育和等待产业成长。
但应为未来的协同处理、智能感应打好基础,在近期的平台建设上要遵循统一标准、总体规划、统一存储、云中运算的原则;平台规模宜循序渐进,前期建设主要从“商业模式”+“标准协议”+“平台功能”来考虑,实现可管可控、规模化、标准化等功能;随着业务发展,不断汇集需求、聚合应用、积累用户,未来再结合信息处理分析技术,进行数据挖掘、信息融合,产生更深的价值。
4 结束语
物联网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代表势必将掀起新一轮信息化浪潮,给产业链上的众多企业带来巨大的想象空间。但对于运营商来说,这种战略上的巨大市场潜力要真正转化为现实的有份量的市场收入,至少还需要5~10年长期不懈的努力,绝不能有急功近利的幻想和冲动。
运营商应依托网络、运营、用户等优势,积极开展应用集成创新,坚持合作与开放,与产业链各方共同努力,利用运营商的物联网支撑平台集聚更多的有价值的应用,推动物联网由孤立的垂直应用向标准化、规模化方向发展,在价值链中发挥枢纽作用,实现产业链的共赢。
参考文献:
[1] 唐雄燕,宁小玲. 物联网对电信运营商的机遇与挑战[J]. 电信网技术,2010(6)
[2] 王雅辉. 运营商物联网发展的竞争策略分析[J]. 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2009(12)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近日,南方电网公司首个地线融冰全流程智能化操作示范场景在±500千伏牛从甲乙线上成功验证,实现了远程地线融冰操作的全流程智能化。在传统地线融冰操作中,人工环节繁多且存在较高安全风险。南网超高压公司通过智能化改造,成功解决了这一行业难题。该示范场景创新应用了“数字电网无线远程控制安全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近日,安徽芜湖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芜湖市加快发展数字经济建设一流智算之城若干举措》,其中提到,加强算电协同建设。会同国家智库、科研机构以及电力企业开展算力与电力协同技术研究和应用场景探索。加快“虚拟电厂”建设应用,鼓励数据中心企业开展“源网荷储一体化”试点,探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9日,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北京市通信管理局发布关于印发《北京市5G规模化应用“扬帆”行动升级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方案》指出,5G+智慧电力。加速配电自动化、电力巡检、分布式能源信息采集等应用场景规模复制,推动5G在新能源并网控制、差
近日,南方电网公司牵头,联合国内三大电信运营商、主流通信设备制造商、终端设备厂商、科研机构以及国家电网部分省级电力公司等23家5G确定性网络产业联盟的合作伙伴,共同发布了《5G-A无源物联@电力场景需求分析白皮书》。作为5G电力应用系列白皮书之一,该白皮书详细介绍了5G-A新型无源物联技术特点
12月13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总经理、党组副书记庞骁刚在公司总部与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党组副书记梁宝俊举行会谈,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化交流合作、推进协同创新,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公司副总经理、党组成员金炜,中国电
最近《国家能源局关于支持电力领域新型经营主体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一文下发后,又引发了一轮市场的热议。(来源:鱼眼看电改作者:俞庆)虚拟电厂作为新型经营主体的市场地位,得到了正式确认,不少朋友认为虚拟电厂的春天马上就要来了。纵观这个“意见”,个人有一些粗浅的解读
最近和电信行业背景的朋友聊虚拟电厂,谈到虚拟电厂参与省调主持的辅助服务市场,面临的一些挑战。(来源:微信公众号“鱼眼看电改”作者:俞庆)于是想到电信行业的案例,就是2000年前后的VoiceOverIP,简称VoIP或者互联网电话,参与长途电话业务遇到的问题。VoIP之于长话,和虚拟电厂之于输电网调度
国家数据局数字科技和基础设施建设司司长杜巍7月22日表示,两年来,在相关部门和各枢纽节点的共同努力下,“东数西算”工程取得积极进展。“东数西算”工程的实施带动了IT设备制造、信息通信、基础软件、绿色能源等产业链发展,提升了国家整体算力水平。7月22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推动高质量发展
贯彻落实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推进5G轻量化(RedCap)技术演进和应用创新发展的通知》(工信厅通信函〔2023〕280号)和《关于开展2024年度5G轻量化(RedCap)贯通行动的通知》(工信厅通信函〔2024〕133号)要求,深入实施5G轻量化(RedCap)贯通行动,加快推进我省5GRedCap技术演进、产品研发及
挪威致力成为北欧地区领先的电池储能市场之一,但在部署电池储能系统方面,瑞典和芬兰已经超过了挪威。研究机构LCPDelta公司分析师JonFerris在日前发布的一篇研究报告探讨了北欧地区的储能市场动态。图注:IngridCapacity公司正在瑞典部署70MW电池储能项目十年前,当挪威输电系统运营商(TSO)Statnett公
5月15日,福建省泉州市洛江区人民政府印发洛江区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方案(泉洛政办〔2024〕19号),其中提到,加快电网在线监测终端全覆盖,到2025年,全区全自动FA馈线覆盖率提升至80%以上,建成城市级能源综合管理平台。同时,加大公共站址资源向5G基站开放力度,推动降低5G基站、数据中心等用
在能源行业加速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人工智能(AI)技术正深度融入能源产供销全链条,推动电力系统向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方向发展。近日,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在福建福州开幕,本届峰会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数据局、国家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福建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在智慧能源分论坛上,华
日前,河北张家口南山汽车产业基地与三维(陕西)电池技术有限公司举行三维固态特种电池生产基地项目签约仪式。项目将建设第四代智能化电池工厂,计划总投资10亿元,总占地70亩,规划建筑面积10.2万平方米,分两期实施。其中,一期投资6亿元,二期投资4亿元,预留产能扩展空间。建成后可新增1GWh三维固
4月28日,汉缆股份发布2024年年报。公司在全年实现营业收入925,973.53万元,同比下降4.1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5,512.97万元,同比下降13.81%。报告期末,公司实现资产总额114.45亿元,较上年末增加9.8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所有者权益81.25亿元,较上年末增加5.83%;报告期末公司资产负债率
4月29日,兰州市城关区城市管理一体化项目公开招标。本项目采用TOT(转让—运营—移交)+ROT(改建—运营—移交)的运作方式,合作期15年,包含同步进行的建设期1年,运营期15年;项目概算536126.700000万元。本项目建设内容为改建智慧环卫及园林管理中心一座,包括智慧环卫管理系统和智慧园林绿化管理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走进新国企·科技创新主力军”活动走进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车株洲所”)的多个生产制造基地,深入了解这家国企在科技创新与绿色发展方面的实践成果。走进中车株洲所时代电气制造中心,AGV机器人穿梭于智能化生产线之间。偌大的
近日,南网超高压公司成功将“大瓦特”安监大模型应用延伸至基建领域,解决了输变电与基建作业无法一体化监控的难题。“我们依托‘大瓦特’安监大模型,打通智慧工程系统、电网管理平台、人工智能平台、物联网平台链路,打造基建领域智能安全监管体系,实现输变电与基建作业的全域协同管控。”南网超高
全面推行光伏建筑一体化,光伏发电自发自用,还有余电上网;利用5G、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提高智能管理水平,降低综合能耗……近年来,江西吉安市峡江县积极策应绿色低碳经济发展战略,探索零碳数智发展模式,推进物流园区光伏建设、物流车辆电动化、数字化赋能降碳等,打造全省首个零碳物流
2025年4月29日,中广核广东大亚湾核电基地六台机组累计上网电量突破1万亿千瓦时,成为我国首个达成此里程碑的核电基地。其中,输送香港的电量超3200亿千瓦时,占香港总用电量的四分之一,为粤港澳大湾区的繁荣发展提供了清洁能源保障。中广核大亚湾核电基地航拍矗立在南海之滨的深圳大亚湾核电站于1994
日前,湖北阳新县智慧水务平台建设项目EPC设计施工总承包中标结果公告发布。阳新县城发市政工程有限公司、中移系统集成有限公司、阳新县城市数字产业有限公司、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体中标。建设规模:1)、建设内容全面的智慧水务平台:包括基础数据建设、物联网平台建设、综
用光伏发出的绿色电能,将水电解成纯度99.99%的氢气;岩洞储氢技术让废弃矿山变身“氢能仓库”;加满氢能的新型公交车,奔驰在街头……湖北省大冶市,曾经矿灯闪烁的工业重镇,一条“制、储、输、加、用”氢能全产业链正加快形成,绿氢绿电点燃绿色转型希望之光。大冶是一座矿冶名城,也是全国首批资源
2025年4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发布关于印发《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项目清单(第二批)》的通知,欣旺达智慧能源公司研发的深圳百兆瓦级多能耦合虚拟电厂项目成功入围源头减碳方向示范项目,标志着公司在智慧能源领域的创新实力获得国家认可,也是我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道路上的一次积极创新。作
9月13日,在河北1000千伏北京西变电站主变压器扩建工程现场,该工程监理项目部专业监理师秦春芬登录“北斗+改扩建工程智慧管控系统”,对照变电站的模拟设备影像查看各区域的安全作业情况。由于北京西变电站扩建工程现场作业面分散、大型施工机械多、近电作业多,存在高空坠物、人员误入带电区域和误碰
新疆电力公司作为电网资产统一身份编码(以下简称实物“ID”)建设工作推广单位,认真贯彻总公司相关制度、标准及实施方案要求,以实物“ID”为纽带,完成了信息化系统的改造,增量设备管控,存量设备赋码贴签及数据溯源等工作。实物“ID”物联技术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激光扫描器、红外感应器、全
5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经济界委员时作出“要坚持用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分析当前经济形势,努力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重要指示,为能源电力行业着眼“十四五”,实现高质量发展,助力我国经济乘风破浪、行稳致远指明前进方向,对做好能源电力行业“十四五”发展工作
5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经济界委员时作出“要坚持用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分析当前经济形势,努力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重要指示,为能源电力行业着眼“十四五”,实现高质量发展,助力我国经济乘风破浪、行稳致远指明前进方向,对做好能源电力行业“十四五”发展工作
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顺应能源革命和数字革命融合发展趋势,2019年年初,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提出“三型两网、世界一流”战略目标,推进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服务城市智能化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效。我们知道,在全球化大背景下,我国能源发展在互联网时代的一个历史性
摘要:泛在电力物联网是当前智能电网发展的一个重点方向。首先,总结了泛在电力物联网的主要作用和价值体现;其次,从智能电网各个环节概述了物联网技术在电力领域的已有研究和应用基础;进而,构思并提出了泛在电力物联网的发展形态,包含现阶段智能电网、透明电网和零边际成本电网3个阶段的技术发展
近日,备受业界关注的《泛在电力物联网2020年重点建设任务大纲》(以下简称《大纲》)正式下发。质疑声又起:国网要做的这些事太虚了,泛在电力物联网就是喊口号。看不见的就是不存在吗?就是虚的吗?空气看不见,摸不着,但所有都人离不开;种子从播种到发芽,没多少人见过它每天的成长轨迹,但秋季可
摘要:能源互联网的基础技术包括:先进储能技术、微能网技术、智能电网技术、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特高压输电技术。孙昕教授重点介绍了“能源互联网的背景理论、关键技术和电力互联网”三个部分。孙昕教授首先从国家电网公司提出的“加快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能源互联网企业”的目标展开,从不
如今,随着5G通信落地商用,将为万物互联构筑技术基础。展望前景,随着泛在电力物联网向纵深推进发展,越来越多的人、物、机将接入这个系统,能源、数据和算力算法三类资源将深入融合,共同为各类新的“智能业务”构建物理基础。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联通研究院院长张云勇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万物
面对国际能源转型和发展的新趋势,包括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对传统能源基础设施和供给方式带来的巨大冲击,集中式大规模能源供给逐步让位于分布式能源供给等;能源生产和消费的界限开始变得模糊;能源消费的多元性、多变性,对能源基础设施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此情况下,如何发展与未来数字社会、智能社会相
面对国际能源转型和发展的新趋势,包括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对传统能源基础设施和供给方式带来的巨大冲击,集中式大规模能源供给逐步让位于分布式能源供给等;能源生产和消费的界限开始变得模糊;能源消费的多元性、多变性,对能源基础设施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此情况下,如何发展与未来数字社会、智能社会相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