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动态市场正文

煤电博弈情绪再起

2012-08-08 11:32来源:中国能源报关键词:中电联煤电火电机组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酷暑流金,煤电企业却深陷寒冬。

7月31日,中国煤炭运销协会副秘书长梁敦仕表示,今年前5个月,我国90家大型煤炭企业主营业务成本同比增长34.32%,有的煤矿已经亏损。“7月上旬,山西、河北、黑龙江等主要产煤省国有重点煤炭企业煤炭销量同比下降8%,有的地方煤矿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

与此同时,中电联发布《2012年上半年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及全年分析预测报告》称,4月份以来火电发电量持续负增长,火电设备利用小时下降幅度逐步加大,上半年同比减少113小时,为“十一五”以来除2009年的同期最低水平,火电企业经营困难。

记者从秦皇岛海运煤炭市场获悉,截至8月2日,除发热量5000大卡动力煤价不变以外,秦皇岛港其余煤种动力煤价均继续下跌5元/吨。受南方台风和北方暴雨夹击,沿海地区“买方市场”地位有所松动,但在电煤库存处于历史高位的华中地区,火电企业已开始向煤炭企业施压,议价情绪甚浓。

煤企主动割肉

8月3日,本报记者从大唐湖南分公司得到消息,河南义煤集团一口气下调市场煤价100元/吨。电力企业相关人士向本报记者表示,之前还很担心煤炭企业抱团,“一下子降幅这么大,真的吓了一跳。”

上述人士指出,在水电大发而火电让路的情况下,湖南全省电煤库存持续攀升,目前已超过700万吨,可保全部火电机组满负荷运行近50天。而据湖南电监办近日发布的《关于2012年上半年统调火电厂发电情况的通报》,今年上半年,湖南12家统调火电厂完成发电量240.1741亿千瓦时,同比减少15.3%,实际完成率33.79%(剔除1—2月发电量后,上半年火电年度计划平均考核完成率17.16%),平均利用小时数1676小时,同比减少602小时。

“5、6月大部分火电机组处于停机状态。”上述人士称,“电厂想发电而不能。”

尾随火电困境而来的,是走不动的煤炭市场、纷纷逃离的贸易商和陷入焦虑的煤炭企业。

“在秦皇岛港,目前除发热量5000大卡的市场动力煤外,其余煤种动力煤价持续下滑。”煤炭市场专家王云向本报记者表示。截至8月1日,环渤海地区发热量5500大卡市场动力煤综合平均价格报收626元/吨,连续十三周下跌,累计下降161元,跌幅超过20%。

一位来自浙江的大型煤炭贸易商还告诉记者,即便对于走势相对较好的5000大卡市场动力煤,下游需求方开出的目标价也比大型煤炭企业咬定的530元底线还要少20元左右。“一些小的贸易公司扛不住资金压力,已经甩货逃离。”

在煤炭主产地之一的内蒙古鄂尔多斯,只有1/3数量的煤矿仍在坚持正常生产,其余2/3受市场因素影响都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的状态,其中一些煤炭企业甚至几个月都难以发放工资。陕西榆林70%左右的煤矿停产、半停产,山西、河南煤矿开工率均在五成左右。

“山东两家最大的煤炭企业,山东能源集团和兖矿集团都已减产。”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副会长王广德告诉记者。

而义煤集团向媒体表示,为降低人员成本,企业处级干部工资减半,普通职工降薪幅度在10%至20%之间。

市场离底不远?

虽然环渤海指数已是连续第十三周下跌,但最近两周跌幅大幅收窄,本报告周期仅为5元/吨。相比6月中下旬高达27元/吨的单周跌幅,王云认为,这意味着煤炭市场已经出现止跌企稳信号。

“目前北方港口市场煤交易价格已经接近山西煤炭企业发运的成本价,再降下去已无利润可赚,只能选择歇市。很多无煤炭资源的中间商纷纷退出市场,小型发煤矿站和煤炭营销企业在港口发运的煤炭价格难以再降,大型煤炭企业发运煤炭从北方港口下水利润同样减少。”王云说。

监测显示,截至7月30日,山西地区动力煤车板价格已经两周不变,坑口各煤种价格也与上一个周期持平。

同时,发电厂库存下行,日耗稳定回升。8月2日,浙电、上电、粤电、国电、大唐和华能等六大重点电力集团电厂库存合计1469.85万吨,较7月26日下降21.38万吨,降幅为1.4%;除粤电外,日耗均有所上升,存煤可用天数23.1天,较7月26日下降0.2天。

王云指出,连日来,南方台风、北方暴雨接踵而至,给南北航线正常的煤炭海上运输和北方港口煤炭转运带来严峻考验。“像浙能集团的煤炭库存,有近1/3的量都在海上漂着,一旦电厂场存下降,煤价就将获得支撑。”

另据港口人士向本报记者透露,近日北方连续暴雨,终结了港口煤炭调入量连续四周的增长态势,并使内蒙古方面的装车量大幅减少。“秦皇岛港约8成左右的场存出现塌垛,场地基本不再进煤。”

但也有机构对此并不乐观。华融证券指出,从中电联发布的报告来解读我国煤炭行业形势,下半年依然严峻。在7月31日发布的报告中,中电联正式下调了全年用电量增速预期。

中电联预计,下半年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6%—8%,全年同比增长6%-7%。而在今年年初,中电联曾预测,今年全年用电量增速约为9.5%。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中电联查看更多>煤电查看更多>火电机组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