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软件管理软件市场正文

ERP、SCM兄弟反目而渐行渐远

2012-09-28 09:32来源:中国软件关键词:ERPSCM信息化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资产性投入与成本性附加

ERP是资产性的系统,通常在资产负债表中作为资产体现,在销售管理费中进行摊销。原则上讲企业规模与ERP系统的花费没有必然的联系,只要企业的经营规模足够大,那么企业通过实施ERP带来的效果足以支付实施ERP系统的成本,所以上ERP系统的企业应该根据自己的实力选择最好的解决方案和实施服务提供商;而SCM是成本性系统,企业活动所覆盖的地域范围、业务复杂程度的提高和供应链长度的增加(跨国协作)导致SCM系统的实施维护成本也会随之大幅度增加,所以SCM的成本应当作为业务直接成本在企业损益表中体现。

从产品纬度。最初以ERP命名的公司,如SAP、Oracle、Baan、PeopleSoft侧重于事物处理,而以SCM命名的软件公司如i2-RHYTHM、Manugistic等侧重于整体计划、同步、决策和优化,当前的发展趋势是整合、趋同融合。

1.ERP的局限性:(1)横向管理不足,无力承担企业之间的业务集成和协同;(2)计划管理的模型是MRPⅡ,不能适应多变的市场;(3)ERP的技术支持落后,采用在主服务器内的计算技术,同时仍旧采用串行处理方式。

2.相比于ERP系统的缺点,SCM可对其进行互补的优越性主要体现在:(1)强调管理横向化,SCM把生产行为突破单个企业的限制,强调从供应链整体角度出发,链上的所有企业共享信息资源,共同使利益最大化;(2)采用约束理论、决策分析模型等先进的理论方法和数学模型,使SCM系统在编排计划时更合理并具灵活性,模拟性更强,更适应当前多变化、需求个性化的市场;(3)SCM系统组件中的核心部分APS采用常驻内存的操作,使信息实现双向传递和实时重排计划,可动态计算提前期,缩短生产计划排产的时间,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

企业信息化的角色定位与量体裁衣

IT系统的功效在于支持业务流程,这些业务流程包括企业内部流程和企业间协作流程。大多数企业都是在其所属供应链中有其固有地位并且互相联系着的。首先要搞清楚的问题是企业在整个供应链中是“规则制定者”还是“服从者”。

作为“规则制定者”同时需要ERP系统和SCM系统。通过ERP的实施,企业内部的业务和管理流程得以优化,信息得以实现一元化管理,形成了与“规则服从者”相比之下的交易优势。“规则制定者”通过这些优势制定规则和改变规则并通过各种形式迫使“规则服从者”遵循这些规则。SCM则是“规则制定者”“统治”供应链的工具。

SCM可以大致分为供应链计划管理系统、供应链信息和协作管理系统和供应链业务执行系统三个部分。作为“规则制定者”需要的是计划管理系统,而计划管理系统发挥作用的前提供应链信息管理系统中有足够全面的信息作为支撑;而“规则服从者”在执行业务的过程中使用的应该是供应链执行系统,其所支持的业务流程重要的不是满足企业内部的管理需求,而是符合“规则制定者”所制定的规则并可顺应其变化而应变。

供应链执行系统与供应链信息和协作管理系统配合进行信息交往并形成有效的协作流程,这样才能保证供应链信息和协作管理系统能够有效地进行工作。众多中小企业(包括大型的流通、进出口贸易、物流和各种服务企业)都是“规则服从者”,它们需要的首先是符合顾客需求和业务流程要求的业务执行系统,而不是现在流行概念上的ERP系统。

在“规则制定者”还是“服从者”之间将来还会出现另一个角色,那就是“供应链管理者”或“供应链管理服务集成者”。这一角色通过供应链信息和协作管理系统进行供应链管理过为“规则制定者”提供供应链管理服务。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