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用电需求得到可靠保障
2000年之后,我国经济进入了以“重化工业化”为特征的新一轮增长周期,电力需求快速增长,2003年起全国出现了大范围、长时间的电力供需紧张局面。2002年底在中央层面组建五大发电集团,发电投资主体得到明显加强,竞争性办电格局全面形成。在电力供需紧张、电力体制改革两方面因素推动下,2003年开始电源建设进入了历史上最快的发展时期。从规模看,装机容量大幅增长,到2011年底全国发电装机容量10.6亿千瓦,是2002年的近3倍,年均增长率12.9%。从速度看,建设步伐显著加快,发电装机容量2004年突破4亿千瓦,新增1亿千瓦用了4年时间;2005年突破5亿千瓦,新增1亿千瓦用了20个月;而此后投产1亿千瓦都只用1年左右的时间。从年投产能力看,2002年之前年投产规模不超过2000万千瓦,2003年接近4000万千瓦,2006年以后均在9000万千瓦左右。快速的装机增长迅速缓解了电力供需紧张的局面,保证了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用电需求。
行业生产力水平大幅提高
市场竞争促进了发电行业生产效率提高、火电工程造价持续降低、节能减排指标不断优化,先进生产技术推广应用。根据有关统计,“十五”期间投产火电工程单位决算下降幅度高达25%,“十一五”期间进一步下降1.8%,而“十一五”期间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增长了15.6%。综合反映发电行业技术经济特性的供电煤耗和厂用电率持续降低,目前国内主力机组的供电煤耗指标已在国际上处于领先水平。与2000年相比,2011年的全国平均供电煤耗降低了63克/千瓦时,相当于节约标煤2.5亿吨;水电厂用电率降低0.13个百分点,火电厂用电率降低1.08个百分点。一批百万千瓦级超超临界机组、大型空冷机组陆续投产,循环硫化床和脱硫脱硝等先进生产技术推广应用,绿色煤电项目引起重视并开工建设。水电、风电、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容量大幅增长,其中风电装机规模已跃居世界第一位,核电技术也取得明显进步。
多元投资主体发展壮大
2010年底,在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总资产达68024.78亿元,是2000年底(口径:电力蒸汽热水生产供应业中的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的4.1倍;私营企业的总资产达1629.2亿元(2000年尚无统计数据);外商投资和港澳台商投资企业的总资产达6330.85亿元,是2000年底(口径:电力蒸汽热水生产供应业中的 “三资”企业)的2.9倍。各种类型的电力资本都保持了较快的发展速度。同时,电力行业中的非国有资产还取得良好的经营效益。2010年底,在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中,私营企业利润总额为45.58亿元,成本费用利润率为8.73%;外商投资和港澳台商投资企业的利润总额为277.98亿元,成本费用利润率11.07%。
与国有及国有控股发电企业相比,私营及外资企业的利润总额相差较多,但利润率要高于前者。出现这种情况并非因为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生产效率较低,而是因为私营、外资企业的生产经营策略较为灵活,能根据市场供需变化和燃料价格及时调整经营方式,甚至退出市场。发电行业赚钱时,外资、民营进;发电亏损时,外资、民营退。这一方面说明发电行业的进入并不存在门槛,另一方面也说明相对于其它类型的企业,中央国有企业具有高度的保电供电责任感,对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更大的贡献。
发电市场竞争机制日趋完善
发电行业市场化不可逆转
事实表明,市场化促进了发电行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增强,从而更好地发挥了保障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能源支撑作用。目前,在行业发展中也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例如煤电矛盾、行业盈利能力过低等,这些问题的解决都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开弓没有回头箭”,发电行业市场化的方向不可逆转。
根据国资委的构思,中央企业将逐渐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最终实现主营业务资产整体上市。中央发电企业的整体上市,有利于进一步拓展融资渠道,引入更多的社会资本进入发电行业,也有利于央企的管理方式创新和管理水平提高。对此,各中央发电企业都在积极研究和部署。由于目前燃料价格仍高位运行,发电企业主营业务的盈利能力仍较弱,价值创造能力不高,因此整体上市还面临较大困难,但发电资产整体上市的方向不会变,发电行业市场化的基本取向不会变。
市场竞争机制不断完善
近年来,国家电力主管部门和监管机构通过出台各种法规、文件,引导、规范发电市场竞争行为,完善发电市场竞争机制。火电、风电标杆电价的推广,风电、太阳能开发的招投标机制等,都有效促进了电源建设成本的降低。电源项目核准机制的建立,简化了电源开发审批流程,在严格建厂条件(如环保、取水、用地等)的同时,更加强化投资主体的风险自我管控,促进行业良性发展。在电力市场交易中,清洁能源优先调度、节能发电调度机制等也在积极推行。2012年6月,国家能源局下发《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一步扩大能源领域投资的实施意见》,明确“鼓励民间资本参与电力建设”、“鼓励民间资本在新能源领域发挥更大作用”,并通过“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完善价格支持政策”、“优化企业融资环境”等措施予以支持,必将进一步促进电力市场发展与完善。
发电市场监管日益加强
针对电源项目开发、建设以及投产后的市场运营,监管工作日益加强。监管内容包括发电市场准入资格、市场交易行为、安全监管、成本监管,并定期发布相关监管报告,规范发电市场行为,保证市场公开、公平、公正。2012年6月,国家电监会颁布《关于加强电力监管支持民间资本投资电力的实施意见》,通过加强市场准入监管、加强调度和交易监管等方式,保障和支持不同所有制的发电企业公平进入发电市场和开展交易。在严密的监管下,发电市场的竞争秩序将会进一步规范,竞争水平将进一步提升。
发电行业坚持投资主体多元化、管理机制市场化,在市场中竞争,在竞争中发展,提升了行业生产力水平,培养了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必将更好地保障全社会用电需求,更有力地服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特约撰稿/华能技术经济研究院)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7月14日,甘肃发改委员发布甘肃省关于建立发电侧容量电价机制的通知(征求意见稿)。通知指出,本机制适用于不同类型机组,考虑到风电、光伏在用电高峰时段提供可靠电力供应的能力有限,抽水蓄能电站尚处于建设初期,实施范围暂包括合规在运的公用煤电机组、电网侧新型储能,均不含直流配套电源。容量
近期,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批复《跨电网经营区常态化电力交易机制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明确了跨电网经营区中长期、绿电、现货等各品种和场景的交易规则。这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打通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关键堵点的重要突破性举措,标志着我国电力市场建设正式迈入跨电网
我国自2022年发布《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的指导意见》(发改体改〔2022〕118号)以来,在构建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的总体要求下,电力行业加速市场化转型,体制机制不断创新,电力资源正逐步实现全国范围内的高效流动与优化配置。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正式批复《跨电网经营区
云南奔腾的江河之水、广西的好“风光”化身为电能,穿越山河,点亮上海外滩的夜色、驱动浙江轰鸣的生产线、保障安徽实验室的精密仪器用电;广东富余的电能送入福建,变为寻常人家的空调凉风。这场千里奔赴,源于一场电力“全国购”。近日,我国规模最大跨经营区市场化电力交易落地。在北京电力交易中心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4日,甘肃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公开征求《甘肃省关于建立发电侧容量电价机制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文件明确,本机制适用于不同类型机组,考虑到风电、光伏在用电高峰时段提供可靠电力供应的能力有限,抽水蓄能电站尚处于建设初期,实施范围暂包括合规在运的
电力工业关系国计民生,电力行业统计分析是监测电力工业发展的重要工作。其中,电力生产消费统计数据不仅反映电力需求和供应情况本身,也反映电力供需平衡的基本状态,结合历史统计数据还能反映电力供需波动变化的总体趋势。同时,分行业的用电需求及其变化情况,在反映各行业用电需求的同时也反映行业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跨电网经营区常态化电力交易机制方案的复函》(发改体改〔2025〕915号,以下简称《方案》)。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同志就《方案》接受采访,回答了记者提问。问:建立跨电网经营区常态化电力交易机制的背景和意义是什么?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是深化
7月9日,新疆办市场监管处关于印发《新疆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实施细则》的通知,通知指出,新疆省调及以上电力调度机构直调,参与疆内电力电量平衡,单机容量10万千瓦及以上的并网公用火电(以下简称火电),风电、光伏、光热(以下风电、光伏、光热统称新能源),全厂容量5万千瓦及以上的水电,抽水蓄能
山东省作为国内储能发展的先行区域,其政策环境持续引导着独立储能项目的运营形态与收益模式深刻演进。在电力体制改革深化,尤其是电力现货市场全面推进的背景下,山东独立储能项目已从早期主要依赖容量租赁和容量补偿的单一模式,逐步转向更为复杂多元、与市场波动紧密关联的运营格局。本文旨在解读现
南方区域电力市场迈向常态运行之后,中国国家电网、南方电网两大电网突破经营区域限制,建立常态化电力交易机制,中国统一电力市场“最后一公里”被打通。今年6月底,中国南方区域电力市场正式转入连续结算试运行阶段,标志着南方区域电力市场从“试行验证”迈向“常态运行”。南方区域电力市场交易范
近日,我国规模最大跨经营区市场化电力交易落地。7月1日至9月15日,超20亿千瓦时来自广东、广西、云南的电能,将通过闽粤联网工程全天候送至上海、浙江、安徽、福建,国家电网、南方电网跨经营区电力交易进入常态开展新阶段。这是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初步建成的重要标志之一。此次交易由北京电力交易中心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7月17日,广州发展披露2025年上半年主要生产经营数据。2025年4-6月,公司合并口径发电企业累计完成发电量66.10亿千瓦时,上网电量(含光伏发电售电量)63.43亿千瓦时,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6.64%和7.15%。2025年1-6月,公司合并口径发电企业累计完成发电量118.47亿千瓦时,上网电
北极星电力市场网获悉,7月17日,国家能源局发布2024年度中国电力市场发展报告。报告包括2024年电力市场概览、2024年电力市场进展成效回顾以及2025年电力市场建设重点等内容。其中,在监管体系持续健全,市场治理逐步规范中报告提到了电力企业串谋报价等行为整治典型案例。国家能源局山东监管办依法依
在“双碳”目标提出五周年之际,广西新能源发展交出亮眼成绩单。从广西电网公司获悉,截至2025年6月底,广西新能源装机容量达到5329万千瓦,同比增长70.7%,占全区电力总装机的48.5%。能源结构转型在八桂大地山水间描绘出一幅蓬勃发展的绿色图卷。新能源版图加速扩大在贵港市覃塘区黄练镇莫村,一座座
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136号文)叫停新能源强制配储后,对市场新增主力的独立储能而言,新能源发电企业为了满足并网要求而购买/租赁储能设施调峰能力的支出或将显著减少。因此,出台新型储能容量补偿机制已迫在眉睫。
2025年7月14日,甘肃省发布《关于建立发电侧容量电价机制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成为全国首个推出“全容量+四大补偿”电价政策的省份。为何甘肃在稀缺定价、容量市场、容量补偿三种主流机制中独选后者?这需要从机制本质差异出发,结合我国电力市场建设展开系统性分析。(来源:电联新媒作者:闫鑫)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7日,国家能源局发布2024年度中国电力市场发展报告。报告提出,各类经营主体数量稳步增加,市场参与度不断提升。2024年全国电力市场经营主体数量81.6万家,同比增长8.9%。其中,发电企业3.5万家,电力用户77.7万家,售电公司4409家。发电侧燃煤机组全部进入市场,超过半数的新
近期,国家连续发布《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发改价格〔2025〕136号文)(以下简称136号文)、《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基本规则》(发改能源规〔2025〕411号)、《关于全面加快电力现货市场建设工作的通知》(发改办体改〔2025〕394号)(以下简称394号文)等系列政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7日,广东电力交易中心发布了广东电力市场主体不良行为处理办法(试行),其中提到,发电企业、售电公司、批发电力用户有下列违反批发交易管理规定行为之一的,可按不良行为处理:(一)经法院判决或仲裁机构裁决,认定存在批发市场合同违约行为;(二)在双边协商、摘挂牌交易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7月16日,浙能电力公告称,2025年上半年,公司全资及控股发电企业按合并报表口径完成发电量7,884,848.66万千瓦时,上网电量7,469,807.10万千瓦时,同比分别上涨4.48%和4.57%。电量上升的原因一是浙江省全社会用电量增长;二是浙江浙能中煤舟山煤电有限责任公司发电量增加(六横二期3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17日消息,申能股份有限公司公告2025年第二季度,公司新增控股装机容量3.63万千瓦,主要为数个分布式发电项目。截至2025年6月底,公司控股装机容量为1859.39万千瓦,同比增加8.71%。其中:煤电840万千瓦,占45.18%;气电342.56万千瓦,占18.42%;风电343.02万千瓦,占18.45%;光
01现货运行前市场成交情况分析(来源:微信公众号“淼爸评书”)作为江苏省首次全市场化用户参与的全月试结算现货运行月。从主管部门、交易中心到各发电主体及售电公司,都非常重视。从目前已经公布的交易数据来分析如下:从年度电量预排情况和月竞出清情况来看,各市场主体对现货价格的预期都趋同,主
2025年5月份的装机数据公布,单月92GW的装机、同比暴涨388%,1-5月累计装机量已逼近200GW大关,相当于2023年全年装机量的70%,远超市场预期。值得关注的是,在此前光伏全产业链价格持续下行的背景下,光伏电站EPC工程总承包价格也呈现同步下降态势。这种“量增价减”的组合,一方面源于产业链成本端的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截至目前,五大发电集团旗下主要的电力上市公司:国电电力、华能国际、中国电力、华电国际和大唐发电陆续发布2024年度环境、社会和治理及可持续发展报告(简称:ESG报告),其中披露了包含碳排放总量等多项关键数据。共有4家企业披露了温室气体排放总量这一关键性指标。根据数据显示
2025年上半年,五大发电集团旗下12家电力上市公司发布重要人事调整,其中涉及董事长、总经理等职务的变动。北极星电力网整理如下:1.华电国际选举董事长、新任副总经理华电国际1月14日召开董事会,审议并批准了《关于选举董事长的议案》,同意选举董事刘雷先生担任本公司第十届董事会董事长职务。刘雷
近日,国家电投、中核汇能、华能电力、广东省电力开发、山西粤电最新岗位招聘,北极星整理如下:国家电投集团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是国家电投集团中央研究院全资产业化子公司,负责实施集团公司B类科研课题项目--高效品体硅铜栅线异质结光伏电池(C-HJT)研究及产技术开发。公司2017年9月在北京注册成立
6月18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在科创板设置科创成长层增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的意见》提出,扩大第五套标准适用范围,支持人工智能、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更多前沿科技领域企业适用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这对处于发展初期、普遍亏损的氢能企业来说是重大利好。来源:高工氢电事实上,当前众多氢能企业
金友集团于2013年9月6日以卓越之姿,成为国内首家成功通过光伏电缆PCCC产品认证的企业,并在同年强势迈进国家电投采购名录,在光伏电缆发展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PCCC认证,由电能(北京)产品认证中心有限公司执行,自2005年成立以来,一直是电力行业机电产品认证的标杆机构。其管理委员会汇聚了国
2025年上半年,五大发电集团密集调整领导班子。其中,国家能源集团、大唐集团更换董事长,华能集团、华电集团调整副总经理、董事等。北极星电力网将最新领导班子以及变动情况梳理如下:国家能源集团现任领导班子:邹磊任国家能源集团董事长2月18日,国家能源集团领导一栏已更新,邹磊任国家能源集团党
“配网线路组件高质新型模块化成套预制关键技术及应用,实现了配网线路组件标准化、模块化、机械化工厂集中预制、现场统一拼装,为线路施工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的转型找到一条新路子。”6月18日,全国电力系统班组建设经验交流活动在浙江举行。浙江省劳动模范、国网嘉善县供电公司职工李飞伟向参
在电力市场化改革浪潮中,“市场力”监管已成为悬在中国大型发电企业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然而,现行监管框架存在显著的认知偏差与制度错配,对电力市场化进程形成掣肘。(来源:电联新媒作者:贺一)规模#x2260;垄断:破除“大即是恶”的监管误区当前监管逻辑存在一个根本误区#x2014;#x2014;将市场
二氧化碳连续监测技术,是火电厂烟气二氧化碳排放检测的试点技术,但目前在精确度上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协同攻关、重点突破。(来源:能源新媒文/魏子杰作者系龙源(北京)碳资产管理技术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2020年6月,生态环境部公布《生态环境监测规划纲要(2020—2035年)》,提出遵循“核
截至5月24日,电投能源复牌后累计涨幅达4.31%,总市值近420亿,市场对这场能源行业重磅重组的期待持续升温。(来源:电联新媒作者:王馨垚)停牌两周的能源央企电投能源,以一场百亿级资产重组搅动了资本市场。5月19日复牌首日,这家褐煤龙头股价开盘即封涨停,其抛出的“股权+现金”收购方案直指国家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