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风电风电运维评论正文

风电行业之殇

2012-10-26 17:59来源:上海国资 孙玉敏关键词:风电行业风电设备风电场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上游产能过剩、下游需求疲软、并网难等一系列问题集中凸显,风电行业考验期真正来临。

竞争加剧、业绩下滑、市场不景气⋯⋯随着问题接踵而至,中国风电行业似乎陷入进退维谷的困境。

风电减速

国内外经济危机风云突变之中,中国风电行业近两年每况愈下。

据国内20家主要风电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统计,2011年销售总收入同比增长11.3%,净利润同比下降19.4%。而从风电零部件及配件生产、到风电整机制造、再到风电场运营,整个风电产业链上出现利润滑坡的企业高达60%。风电设备龙头企业华锐风电、金风科技业绩领头“变脸”,利润缩水逾七成。

2012年的情况有过之而无不及。据不完全统计,截至6月底,已公布半年业绩预报的12家涉及风电行业的上市公司中, 9家业绩预报同比下降。其中,金风科技、华锐风电预降50%以上;部件厂商大连重工、九鼎新材等企业预降30%-80%。

更雪上加霜的是,风电设备出口近日又遭遇到美国双反压制。据美国商务部7月27日公布的对华应用级风塔双反案的倾销初裁结果,包括华锐在内的多家风电企业被征收高达20%-73%的倾销税。

与此同时,全球风电市场也并不景气。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球风电机组订单较去年同期下降30%,主因是亚太和欧洲核心风电市场疲软,尤其是中国、印度、英国和德国陆上风电市场不景气。管理的不确定性、风电补贴削减以及电网连接问题,这一系列因素抵销了新兴风电市场的可观前景。预计2013年,全球风电装机容量将继续呈下降趋势,较2011年减少5%。

中国式成长

得益于政策支持,从2003年开始,中国风电经历过一轮快速成长。

此前,由于风机依靠国外引进,风电场造价超贵,风电价格居高不下。

“当时的那些风电场基本上都成了形象工程,火电每度才3毛钱,一两块钱1度的风电谁会去买?所以必须要把价格拉下来,而设备的国产化,并且是规模性的国产化,成为摊薄成本的重要方式。”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原局长张国宝说。

为了扶植国产风机,当时的国家能源局采取了行政手段,即对风电项目实行招标,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条件是考核设备的国产化率,并把这条线定在了70%以上,达到这个要求就容易中标。

经过几年培育,至2010年,中国风机制造业羽毛丰满。涌现出华锐、金风、东汽、联合动力等风机制造商,当年新增装机容量已跻身全球前十名,华锐更是仅次于维斯塔斯,排名第二。

中国也正式跻身风电大国。数据显示:至2011年底,国家电网经营区内风电并网装机容量已达4394万千瓦,而到今年6月底,风电并网装机容量又增至5026万千瓦,同比增长33.5%。国内风电装机超过500万千瓦的地区有4个,分别是内蒙古的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甘肃的酒泉地区、河北的北部地区。而目前,世界上风电规模超过500万千瓦的国家包括中国在内也只有9个。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风电行业查看更多>风电设备查看更多>风电场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