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农电报道正文

行走在“最美”的路上--遵义湄潭供电局兴隆供电所服务纪实

2012-11-06 12:51来源:贵州省遵义供电局作者:黄国辉关键词:遵义供电局新农村电力抢修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兴隆供电所位于湄潭县北部,共有员工19名,平均年龄36岁,担负着兴隆镇、天城乡、抄乐乡共两乡一镇20个村,17889户,6.5万人口的工、农业及生活用电的供电任务,供电面积253平方公里。该所供电范围内拥有10千伏线路289.96公里,0.4千伏线路1379公里。

今年,兴隆供电所以打造“最美供电所”为目标,曾先后荣获县政府授予的“文明单位”称号,并连续多年被湄潭供电局评为“先进供电所”荣誉称号。

“阳光服务”富了茶农

苦尽甘来最是甜。

在兴隆镇采访时记者发现,青青茶叶,换来了山乡巨变;青青茶叶,成为当地百姓脱贫致富的重要资本,成为万千农民最大的骄傲。

一入春,供电所就开始忙活,又是勘察,又是改造,茶叶还未采摘,变压器、进户线和电表已经装好,这让茶农看到了希望。今年眼看就要结束了,茶叶也进入到“休眠期”,茶农们则开始盘点起自家的收入了。

在龙凤村红茶制茶厂厂区内,30多个工人正在紧张忙碌着制茶。晒青、烘焙、筛选、揉捻等一道道工序,浓郁的茶叶香气扑面而来。

说起茶叶制作,红茶制茶厂负责人艾兴华滔滔不绝,他告诉记者,每年他们都会赶着在春季汛期到来前,提前采茶制茶,才能保障春茶质量。“每年的茶青堆放好几个仓库勒!”说到这里,艾兴华一脸的骄傲。

“一下子采了这么多的茶青,能够赶制得完吗?”记者问道。“车间里的烘焙机等机器全开动了,茶叶生产质量和产量都能跟上。”艾兴华热情地回答说,“每到采茶制茶时节,兴隆供电所的员工就会来为厂里制茶设备进行‘体检’巡视,他们经常来帮忙,我们根本不用担心发生供电不足、线路断电、电压不稳的情况,供电服务有保障,这让我们的制茶过程很顺畅。”

湄潭是全国闻名的茶乡,其茶产业一直是全县的支柱产业之一。兴隆供电所范辖3个乡镇是湄潭的中心茶区。茶叶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正是依靠茶产业,这里的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兴隆镇的管辖范围内,有茶园面积8万多亩,中小型企业22家,小型制茶作坊100余家,是全县的龙头茶产业地带,其中茶加工都以电为主,每到春季茶叶的上市期间,用电便成了影响整个产业成败的重中之重。

为了当好创业园区制茶业的“电保姆”,今年来,兴隆供电所开辟了“茶产业保电绿色通道”,全力支持茶产业发展,坚持茶叶作坊建在哪里、供电和服务就到哪里,简化茶农用电报装程序,特事特办。

供电所12名党员成立起“共产党员服务队”,对制茶专用线路和用电设施进行全面检查,提前预测用电负荷,对可能存在供电不足、“卡脖子”的配电线路及时进行更换,同时,还为茶区实行安装专变供电,保证了园区可靠供电和茶叶加工用电顺畅,为茶农提供了周到、贴心的用电服务。

“有了优质供电服务,制茶机器可以正常运转,每天采收下来的茶叶都能得到及时加工,是电力帮我们实现了增产又增收的愿望,我们可以安心种好茶,做好茶了!”看着一片片茶叶包装成一袋袋成品茶,艾兴华的脸上露出了欣喜的笑容。

说起供电所的服务,茶农们发出的都是啧啧的称赞声。

红坪村怡壶春茶叶有限公司负责人杨波告诉记者,他是外地人,他的企业刚放搬到湄潭时,资金短缺,他就向供电所提交了暂时不安装变压器的申请,让他没想到的是,供电所不但没有强迫他安装变压器,就连0.4千伏线路也是所里给解决的。

“我从向所里申请安装变压器到制作茶叶,只用了5天时间。简直就是‘神速’。”说这话的是白云山制茶厂负责人,他说,事后他想送点茶叶给供电所的职工们喝,但送了好几次,都被谢绝了,“整得我几多不好意思的。”

……

不管是在春风入骨的三月,还是在酷暑七、八月;不管茶叶的种植,还是浇灌、采摘、制作,供电所一直为烟农提供优质、全程的服务,将“亲情电力”落实到每个细节上,将优质服务送到每个茶农心坎上。

作者: 黄国辉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遵义供电局查看更多>新农村查看更多>电力抢修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