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2012年7月,加拿大媒体发表了一篇《中国西部的地震灾害与水电大坝》的文章,记者刘虹桥随后也写了篇《中国西部大坝地震灾害被低估》的文章。我认为这两篇文章的存在的问题是,作者和记者似乎不懂得,一个建筑物的安全性如何,并不是仅仅由该地区的地震强度决定的。所以就写了一篇《地震高发区水坝的抗震安全有保障》文章,解释了水坝水电站工程抗震的机理和可靠性。
在那篇文章中。我曾怀疑该加拿大文章的作者(约翰,杰克逊)不是一位地质学者,因为不仅他的文章的观点违背科学常识、错误百出,而且,还不肯署名,我们要想找作者探讨都没门。最近,作为对我文章的回应,记者刘虹桥又发表了一篇题为《水库诱发地震隐忧》的文章(下称:隐文)。隐文开头就介绍说“报告作者约翰•杰克逊是一位从事地震和断裂带研究40余年的美国地质学家。他实地走访了中国西部河流上已建、在建以及计划建造的130多座大坝坝址,对中国西部的雅鲁藏布江、帕隆藏布江、怒江、澜沧江、雅砻江、大渡河、岷江及黄河上游等地的大坝选址与地震危险区进行比较研究发现:---”。
这段话,显然是记者在回答我对匿名作者身份的怀疑。不过,这个答复并不能令人满意。如果记者真有诚意搞清我们所争论的问题的话,就应该明确告诉我该作者的真实身份。这样我完全可以直接与作者交流观点,记者则可以在我们的直接交流中,作出自己的判断。而不是像现在这样,让我在与一个不肯暴面的匿名“专家”虚拟辩论,而且还需要由一个完全不懂行的记者在中间进行“传话”。这样的辩论,怎么能不出笑话呢?
其次,记者所说的关于“作者约翰•杰克逊是一位从事地震和断裂带研究40余年的美国地质学家。他实地走访了中国西部河流上已建、在建以及计划建造的130多座大坝坝址”的身份介绍,也令人十分生疑。说实在的,我已经在中国专门从事水电工作30多年了。但是,我考察过的坝址,也还没有达到130多。不仅是我,我问过很多在一辈子中国专门从事水库地震研究的同志,他们几乎也都没有这位匿名的所谓美国专家所考察过的中国坝址多。记者不要把伪环保组织惯用的游山玩水也当成河流考察。请注意,考察坝址与考察河流不同。如果没有规划人员的带领,已建电站的坝址不会让你去考察,未建、待建电站的坝址,你也不会知道具体的位置。这就是我们这些经常穿梭于各水电工地之间的专业工作者,也无法考察很多坝址的原因。
另外,隐文并也没有解释我对匿名作者的最大质疑点,那就是他居然不理解工程抗震的最基本的概念,把地区的地震的烈度等同于建筑物的安全性。其实,这才是我们争论的主要焦点。在这里,为了能把问题讨论清楚,我们最好不要把工程抗震的问题,与水库诱发地震的问题搅在一起说。因为,关于工程如何抗震的问题,科学界几乎没有什么争论。而关于水库诱发地震的问题,却存在许多不同观点和争议。如果把这两个问题搅在一起,给公众的概念,似乎就是这两个问题都是说不清的。其实,则不然。
一、工程抗震问题
关于工程的抗震,记者在隐文中介绍的“对此,张博庭解释称:“断层是无坚不摧的,所有大坝在设计时都躲开了断层,所以全世界目前还没有发生过由于地震导致水库垮坝的事情。”他认为,在摸清地震分布情况、避开断层的前提下,建筑物只要达到一定抗震设防标准,即可保证建筑安全。”的说法,非常不准确。
这些内容并不是我的解释,而是当前水利水电工程界抗震的的基本共识。至于记者所引述的话,最初也是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副所长,国家地震安全性评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重大科学工程《城市地震活断层探测与地震危险性评价》的首席科学家徐锡伟研究员所说的。目前全世界之所以能在地震高发区放心的建设高楼大厦,以及各种各样的水库大坝,都是基于这一基本的抗震原则。
令人感到奇怪的是,号称从事了40多年专业的匿名作者竟然完全不了解这一点,居然认为凡是在地震高发区建水坝,就是高风险的。众所周知,实体的水坝的坚固程度肯定要好于结构复杂的高楼大厦。而美国的洛杉矶、日本的东京、中国的唐山,都是地震高发区,地震工作者为什么敢在那里建高楼大厦呢?就是因为他们掌握和运用了前面所述的科学抗震原则。我国的唐山经历了1976年的大地震灾难之后,现在已经完全建成了一座崭新的抗震型城市。唐山的地震的活动断层,现在是城市中的绿化带。在断层之外,所建筑的房屋只要达到了相应的抗震标准,就完全不会在未来的大地震中再出现灾难性的后果。
尽管某一地区的地震烈度高,那里地震的破坏力确实就要大一些,但是,那里的建筑物安全与否,则不是仅仅取决于地震的可能烈度。科学的抗震必须要首先是躲开活动断层,否则的话,即使是不太大的地震,建在同震错动断层上的建筑物也会垮塌。而躲开了断层之后,其建筑物的安全性如何,则主要是取决于该建筑物的设计抗震能力。
如果我们不能这样科学的抗震,即使在地震烈度不高的地区,同样会发生重大的灾难。一方面,坐落在地震活动断层上(注意,不是指笼统的断裂带)的建筑物,即使是遭遇烈度不高的地震,也很难抵抗地震中的错动和撕裂(用徐锡伟所长的话说是,同震错动层无坚不摧)。另一方面,不具备相应抗震标准的建筑物,也会在地震的剧烈晃动中,造成大量的伤亡。
今年9月7日,我国云南的彝良发生了5.7级的地震,就造成了近百人死亡。而在一个多月后的10月8日,加拿大夏洛特皇后群岛发生了比我国彝良地震大近百倍的7.7级的地震,但由于当地的建筑物抗震性较好,则几乎没有一个人伤亡。事实说明,在当今的科技水平下,某处的地震危险度如何,主要已经不在于那里的地震烈度,而很大程度上在于是否采取了科学的抗震措施。地震高发区高楼大厦的建设,尚且如此,结构上比高楼大厦坚固得多的实体水坝,怎么就会让记者如此隐忧了呢?
不管是天然的构造地震还是由水库诱发(触发)的地震,毕竟都是地震。地震高发地区,可以进行工程建设,这一科学结论,是经过无数国家的实践检验过的。现在,全世界已建有数万座水库大坝,之所以到目前为止,全世界还没有发生过由地震引起的垮坝的次生灾害,主要的原因就是:水坝的建设比普通的公民建筑物更加注重科学的抗震。
因此,记者的《水库诱发地震隐忧》文章中的所争议的问题除了“汶川地震诱因争议”这一问题外,其余都是有了明确答案的。什么“危险性尝试”,什么“梯级开发冒险”都是一些不值得一驳的无稽之谈。特别有意思的是,记者在文章中还提到了“约翰•杰克逊则引述了一条地质学常识:断层带只存在于地下,仅当断层带引发地震露出地表时,地质学家才可识别这些地表断层。”。显然,按照这种说法,目前科学界公认的躲开地震活动断层的科学抗震方法,似乎就是根本不可能的。
而事实上,这位匿名的作者所说的这种常识根本就不存在。地震带上的大多数断层,都是可以根据地表的特征观测到的。当然也有相当一部分需要通过地下勘探来确定。这才是常识。其实,咱们这位匿名的作者自己恐怕也不相信他自己所说的“常识”,否则的话,他还有必要招摇撞骗地强调他亲自考察了中国多少个坝址吗?
隐文中还叙述了这样一段“马文涛指出,目前被工程界广泛使用的地震烈度区域分布图,乃是基于该地区历史地震和活动断裂情况综合统计得出。由于地震台网精度所限,对活动断裂的监测能力不足,加之许多地区的历史地震情况资料缺乏,很难达到精确评估断裂分布情况和天然地震风险。”
记者对这段内容的引用,似乎是要支持匿名作者的观点,但实际上却是对匿名作者“常识”说的一种否定。马文涛所说的“由于地震台网精度所限,对活动断裂的监测能力不足,加之许多地区的历史地震情况资料缺乏,很难达到精确评估断裂分布情况和天然地震风险”的确是我国目前的一种现状,但也并非是说我国全国所有的地方,都是如此。更不是说地震的断层位置,完全不可知。
例如,前面我们所提到的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徐锡伟副所长,所承担的我国重大科学工程《城市地震活断层探测与地震危险性评价》,就是要精确的确定所有贯穿全国主要城市的数百条地震活动断层。以便让今后的建筑物,躲开这些断层。目前,他们的这一科研项目已得出最后的成果。这将预示着,未来我国城市建筑的工程抗震,也有可能像国外一样,基本做到大震也不死人。不仅我国主要城市的活动断层的精确评估已经完成,而且,西南地区任何重要水电站的建设,也都要进行专门的地震评估,精确地确定坝址处的活动地震断层。否则,任何工程都无法落实“躲开活动断层”的抗震建筑规范。
据此,我们再看隐文中的“约翰•杰克逊强调,中国政府应对在地震多发带建设大坝的风险进行有效的第三方研究,并决定是否需要对现有的梯级开发方案做出修订。否则,‘在大坝最高可达150年的使用年限里,中国将被这种具有极高风险性的能源开发方式所带来的地震风险所困扰。届时,惟一的解决方案或许就是停止使用这些大坝,而中国将为此付出巨大的经济代价。’”的说法,更让人匪夷所思。中国的水库地震研究和评价机构,都是独立于开发商的第三方,中国政府难道不能相信自己的所属部门,而非要相信那些连姓名都不敢说出来的外国骗子们?
以上仅是我根据记者的文章所暴露出来的逻辑矛盾和漏洞,推测出来的看法。鉴于此话题涉及到了我国的社会的地震安全,为了慎重起见,我还是想善意的建议,如果这位匿名的作者,确实是一个考察过中国130多座坝址的真正地质专家。我们希望能公开自己的身分,如果必要我们愿意请他再来中国,专门与中国的水库地震专家们进行面对面的交流。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最高检水利部联合发布检察监督与水行政执法协同推进黄河大保护典型案例深化协作推动黄河流域综合系统治理北极星水处理网获悉,4月25日,检察机关服务保障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陕西省榆林市举行。会上,最高人民检察院和水利部联合发布检察监督与水行政执法协同推进黄河大保护典型案例
4月25日,检察机关服务保障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陕西省榆林市举行。会上,最高人民检察院和水利部联合发布检察监督与水行政执法协同推进黄河大保护典型案例,展现检察机关与水利部门协同推进黄河大保护的成效。本次发布的典型案例有10件,其中刑事检察案例3件,公益诉讼检察案例7件,
国家电投集团五凌电力深入贯彻落实“均衡增长战略”,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常态化开展“一分钱”提质增效专项工作,持续提升设备管理水平和发电效益,一季度经营效益较去年增利1.3亿元。水电“水位消落+高质量检修”双促进一季度,五凌电力通过骨干水库汛前水位消落,充分发挥梯级水电站的调节补偿作用
大渡河公司老鹰岩一级水电站土建工程监理服务公开招标项目招标公告1.招标条件本招标项目名称为:大渡河公司老鹰岩一级水电站土建工程监理服务公开招标,项目招标编号为:CEZB250503655,招标人为国能大渡河老鹰岩(四川)水电有限公司,项目单位为:国能大渡河老鹰岩(四川)水电有限公司,资金来源为
被称为“白色石油”的锂辉石已探明储量达6000万吨,平均品位1.3%,按照一辆新能源电车需40公斤碳酸锂计算,可建造4000余万辆汽车。这是24日记者从四川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万千气象看四川·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金川专场获悉的信息。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金川县地处高原,坐拥“
国家能源集团2025年第一批分散控制系统(DCS)集中采购公开招标项目招标公告1.招标条件本招标项目名称为:国家能源集团2025年第一批分散控制系统(DCS)集中采购公开招标,项目招标编号为:CEZB250203600,招标人为国能(北京)国际经贸有限公司,项目单位为:国家能源集团宿迁发电有限公司、国能保定
2025年4月23日,全球领先的光储企业阿特斯阳光电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宣布,旗下子公司阿特斯储能科技有限公司(e-STORAGE)已与智利头部发电企业Colbún公司签订协议,将为智利阿塔卡马大区的“迭戈·德阿尔马格罗南(DiegodeAlmagroSur)”项目提供228兆瓦/912兆瓦时(MW/MWh)的电池储能系统。该项目将采用
22日,位于西藏山南市加查县的藏木水电站累计发电量突破200亿千瓦时,安全运行超过3800天。藏木水电站是西藏第一座大型水电站,总装机容量51万千瓦,于2015年10月全面投产发电,是西藏电力发展史上由10万千瓦级突破到50万千瓦级的标志性工程,由中国华能集团公司投资、建设和运营。藏木水电站为我国高
江河奔涌,嘱托千钧。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三峡集团改革发展作出一系列重要讲话指示批示,为三峡集团改革发展标定了新起点、指明了新征程、注入了新动力。即日起,我们将以本专栏为窗口,记录三峡人牢记嘱托砥砺前行,助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实践。4月22日,横跨云南省水富市与四川省宜
2015年电改9号文出台开启的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已历经十年,处于改革潮头的南方区域从独具特色的省级市场发展为创新融合的区域市场,走过了一条破冰、融合、发展的电力市场化改革之路。正可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让我们重温十年改革历程,总结经验教训,在新的历史起点再出发。(来源:电联新媒作者:梁
近日,全国首单水电公募REITs,中国电建清洁能源基础设施REIT(电建清源REIT)亮相上海证券交易所沪市能源环保REITs2024年度集体业绩说明会,为进一步推动清洁能源产业与资本市场高质量融合,推动绿色金融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贡献了电建智慧和力量。本次业绩说明会是公募REITs落实规范管理、积极回应投
大渡河公司老鹰岩一级水电站土建工程监理服务公开招标项目招标公告1.招标条件本招标项目名称为:大渡河公司老鹰岩一级水电站土建工程监理服务公开招标,项目招标编号为:CEZB250503655,招标人为国能大渡河老鹰岩(四川)水电有限公司,项目单位为:国能大渡河老鹰岩(四川)水电有限公司,资金来源为
北极星储能获悉,4月21日,云南公司曲靖国电电力新能源宣威电厂储能电站EPC总承包公开招标中标结果公告,湖北省电力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标该项目。据此前发布的中标候选人公示显示,项目第一中标候选人为湖北省电力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投标报价6979.019327万元,折合单价0.997元/Wh;第二中
加快推动新型能源体系建设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四川提供坚强能源保障四川省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省能源局局长邓超2024年,四川省能源系统聚焦中心、服务大局,坚定不移推动新型能源体系规划建设,全力以赴做好能源安全保障,全省新能源项目建设进入“快车道”,重大电网项目建设取得丰硕成果,迎峰度夏
近日,湖北省“十四五”重大能源项目——平坦原抽水蓄能电站下库大坝首仓混凝土正式浇筑,创下两项行业纪录:全国首座小粒径堆石混凝土大坝,破解洞室小粒径开挖料难以作为堆石料利用的难题,填补技术标准空白;全国首座抽水蓄能电站堆石混凝土主坝,推动水电工程1级挡水建筑物坝型创新。随着浇筑命令
近日,国家能源集团“复杂发电工程数字化设计建造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顺利通过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该项目开发出完全自主可控的BIMBase图形引擎,实现了引擎及平台的全国产化,完成了在新能源、水电、火电等典型发电工程的示范应用,整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为能源行业数字化转型注
4月9日,驻马店市驿城区汝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与产业发展融合EOD项目工程总承包(EPC)招标公告发布。驻马店市驿城区汝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与产业发展融合EOD项目位于位于我区诸市镇境内,总面积10199.56亩,主要内容包括:诸市镇汝河段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现代智慧化绿色低碳农产品种植及加工项目、和
项目概况大黑汀水电站3#机组改造工程招标项目的潜在投标人应在迁西县兴旺工程项目管理招标有限公司(迁西县金山街3号)获取招标文件,并于2025年04月29日09点30分(北京时间)前递交投标文件。一、项目基本情况项目编号:xwzc2025-11项目名称:大黑汀水电站3#机组改造工程预算金额:100.000000万元(人
3月27日上午9时58分,在春风催绿、雨润新芽的蓬勃时节,湖北省“十四五”重大能源项目——湖北能源罗田平坦原抽水蓄能电站项目下库大坝首仓混凝土正式浇筑。这是我国首座小粒径堆石混凝土大坝、首座抽蓄电站堆石混凝土主坝,此次浇筑标志着湖北能源在新型筑坝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春时锚根基:全国首
3月26日至27日,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吕军深入大唐西藏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在建和在役项目调研,看望慰问奋战在雪域高原一线的干部职工。他强调,西藏是集团公司的战略要地、发展重地。西藏公司要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快建设国家清洁能源基地”的重要指示精神,推进重点
3月18日至21日,宁夏牛首山峡口抽水蓄能电站可行性研究阶段“三大专题”报告审查会在银川市召开。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审查通过了《枢纽布置格局研究专题报告》《正常蓄水位选择专题报告》《施工总布置规划专题报告》,项目向核准目标迈出关键一步,前期工作取得重大进展。会议由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为更好服务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全面提升能源安全保障能力,三峡集团有序推进抽水蓄能项目建设,全力保障列入国家《抽水蓄能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年)》的“十四五”重点实施项目落地。近日,青海格尔木南山口抽水蓄能电站(简称“南山口抽蓄电站”)场内道路项目1
4月15日20时20分,随着吉林500千伏庆德变电站投运操作全部结束,500千伏双阳(庆德)输变电工程正式投运。至此,吉林电网中部形成500千伏双环网,全省电力“东西互济”输送能力由200万千瓦提升至330万千瓦,有助于进一步加快当地清洁能源开发利用,优化吉林能源布局。双阳(庆德)输变电程新建庆德变电
4月10日从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获悉,今年,该公司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统筹推进电网建设工作,全年计划投资16.64亿元实施电网强化工程、农网巩固提升工程、离网光伏乡大电网延伸工程、线路综合整治工程等四大类重点工程,全面提升青海电网支撑能力,服务青海产业发展。国网青海电力计划投资5.68亿元实施电网
2025年4月10日,全球领先的储能源科技公司新能安正式发布新一代工商业储能系统UniCAG300-150。作为“软硬件双核驱动”的长寿命储能系统,以“15年不变芯”为核心承诺,结合动态收益智能优化能力,为工商业用户及投资商提供全生命周期价值保障,推动储能行业向“高价值、可持续”阶段迈进。五大硬核性能
“祖冲之三号”量子计算原型机问世,光量子芯片首次实现多比特“连续变量”量子纠缠,基于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探索实现全球化量子通信的可行性……近年来,我国量子技术不断突破,应用场景逐渐向纵深拓展。电力行业正向智能化、自动化转型,对电力设备状态感知、数据传输安全性和计算能
4月10日,第十三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在首都国际会展中心开幕。展会上,鹏程无限携手战略合作伙伴时代天源,正式发布新一代液冷储能系统——储蔚Powerlink交直流一体舱。储蔚Powerlink交直流一体舱以“高性能、长寿命、高集成、易运维”为核心理念,通过采用314Ah电芯104S长箱方案、四级联动消防系统
硅料三月硅料产出约10.6万吨,厂家持续把关稼动率,无明显的提产计划。四月产量预计达10.4万吨,以硅耗量2,000吨/GW折算约52GW,与前期落差主要在于新增产能尚无明确投产。整体产量水平维稳发展,与拉晶需求呈现产销平衡态势。五月尚无产能新增计划,惟四川适逢丰水期,可关注厂家是否规划提产。整体而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前沿性、颠覆性技术研发”。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认真贯彻落实全国两会精神,持续加大创新力度,以首台(套)示范应用为突破口,加强关键技术攻关,畅通技术攻关和工程应用渠道,推动科技创新
4月10日,InfoLink发布最新光伏产业链价格信息,详情见下:硅料价格本周硅料价格因签单较少暂时持稳,须注意厂家近期报价已开始下滑。硅片厂家直接采购国产块料现货执行价格,约落在每公斤38-43元范围,主流厂家交付价格落在40-42元人民币、二三线厂家则约落在39-40元人民币。国产颗粒硅当期交付以主流
2025年,储能行业正在进行一场名副其实的“地震式”变革。一方面,继打开新能源全电量入市、取消强制配储制度的“136号文”之后,4月2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完善价格治理机制的意见。文件提出,健全促进绿色低碳转型的能源价格政策。建立健全天然气发电、储能等调节性资源价格机制
4月3日,集邦新能源发布最新光伏产业链价格。硅料本周N型复投料主流成交价格为41元/KG,N型致密料的主流成交价格为40元/KG;N型颗粒硅主流成交价格为38元/KG。交易状况:硅料成交量偏低,下游观望情绪延续,但考量到下游需求仍有支撑,故交易量暂有保障。供给动态:预计4月多晶硅产量约10.3万吨,整体
本周N型硅片价格上涨,其中N型G10L单晶硅片(182*183.75mm/130μm/256mm)成交均价在1.28元/片,周环比涨幅6.67%;N型G12R单晶硅片(182*210mm/130μm)成交均价在1.54元/片,周环比涨幅6.21%;N型G12单晶硅片(210*210mm/150μm)成交均价在1.59元/片,周环比涨幅2.58%。本周市场成交较为活跃,硅片价格上涨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