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11月中旬的北京顺义新国展,初冬的雨夹雪天气并没有阻挡业界人士奔赴风电盛会的热情。而种种迹象表明,我国风电行业正迎来国家政策的“暖风”,这无疑为处于调整期的风电行业,尤其是意图自行生产关键零件的整机制造商注入一剂“强心针”。
回首过去几年,在度过了短暂艰难的起步期与摸索期后,从2006年至今,中国风电行业经过飞跃式发展,短短数年间,跃居世界前列。国内风电设备制造企业规模迅速扩大,2011年全国已有4家整机制造企业——华锐风电、金风科技、东方电 气、联合动力,跻身全球装机量排名前十,涵盖技术研发、零部件制造、整机组装、检测认证、风电场开发建设、配套服务的产业链初具规模,形成了较为完备的风电产业体系,在国际风电市场中的竞争力不断提高。
然而,在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主任李俊峰看来,高速增长的背后也有隐忧。“首先是企业发展速度下降,效益下滑,其次是并网难和消纳难的问题日渐突出,第三是质量等原因引发了一系列问题。”
据悉,风电机组制造产业链主要涉及整机制造、零部件制造、涂料、原材料供应等多方面。我国风电设备制造刚刚起步,许多风电机组关键零部件以外购专业厂商的产品为主,但由于供应紧张和机组利润逐渐摊薄,致使不少整机制造商开始自行尝试生产关键零部件。这也给中国风电设备制造带来了质量的考验。
根据中国风能协会出版的《2010中国风电产业地图》的一项针对59家整机制造企业的调查显示,到2010年末,整机企业对技术门槛较高的齿轮箱、轴承和变流器采用外部采购的比例较高,基本达到了80%;叶片和发电机外部采购的比例则相对较低。正是在一些关键零部件上较为依赖进口,致使我国每生产一台机组都需要支付高额的专利使用费。因此,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秦海岩认为,我国风电企业仍需努力掌握核心技术,建立自主知识专利,“要根据自身在专利战中所处的地位、研发能力和经济实力选择实施专利战的方式,主动、灵活地加以应用,力求赢得胜利。”
而在风电整机制造企业中,对于是否必须自产零部件的观点和实践大有不同:有的意图采用全产业链模式,有的尽量利用外购零部件进行生产,有的则采用两者结合的方式满足生产需要。据悉,作为风电产业的后入者,三一电气整机关键部件除了轴承外都是自主研发,并逐步实现规模制造。有业内人士认为,在整体设计的前提下去制造零部件,有利于零部件之间的匹配,保证了风电机组的质量。况且风电机组的标准运行期为20年,如果一些零部件厂商的存在时间达不到20年,这都将成为风电场业主的后顾之忧。作为产业链较为完善的整机企业,三一电气这类企业拥有较强的实力保证,可以解决整机到零部件的售后质量问题。
和三一电气一样,国内的运达风电也坚持自主研发;所不同的是,运达风电将主要研发精力集中在控制系统、新型风电机组和细分市场上,除了软件部分的控制系统,运达风电的关键零部件基本上都采取外购方式。
运达风电研发中心主任潘东浩曾经表示,在企业规模未能达到一定量级的前提下,零部件生产厂并不是整机企业的优质资产。“坏处是哪怕外部有更好的零部件,也得全部或是一部分用自己的产品。换个角度来说,内部零部件厂就不必把产品质量做多好,因为上级整机厂一定要用这些产品。这就没有了竞争,实际上对研发和后续产品是没有好处的。”他认为,一些专做叶片的厂商之所以能把该产品做好,是因为其在给很多企业做配套,遇到和解决的各类问题较多。
除了三一电气、运达风电有针对性的思路,一些企业则采取了南车风电的策略。作为一家央企,南车风电在资金、研发方面有较强的竞争力。其中最能体现其硬实力的是,南车集团内部的其他成员,可以为南车风电提供叶片、发电机、变流器、齿轮箱、机舱罩等零部件的强大支持。
但是南车风电不仅仅局限于使用集团内部提供的零部件产品,“南车集团的要求是在内部有配套的,在外面也必须有配套。这里面有个理念,就是1加1.5,就是南车内部算一家,外面再找1.5家,不仅限于国内的企业。”南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风电事业部总经理杜劲松表示:“这样更便于竞争,便于发挥质量的可控性,全方面吸收优秀供应商的经验,便于走向全球市场。”显然,南车风电也认为过度依赖自有的产业链对产品的推陈出新和研发并不一定是件好事。
有专家认为,产业链并非越大越全就好,其核心是对关键环节、利润率较高环节的控制,而整合利润率低的零部件生产能力,并不一定是好的选择。产业链全面整合对于大多数仅在风电整机制造领域“摸爬滚打”的厂商来说,风险还是有点大。例如成立于海外的某整机企业,就曾经因为在风电机组中发生了批量自产齿轮箱故障,需要更换数千台齿轮箱,而与其他企业合并。因此,风机设备企业在选择是否扩大产业链之前,应该明确企业整体战略和自身实力,避免冒进带来的质量缺陷和资产的“超载”。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中国中车12月30日晚间公告,公司近期(主要为2024年8-12月)签订了若干项合同,合计金额约693.5亿元。据公告,公司下属企业分别签署总计约192.6亿元的动车组销售合同;约169亿元的动车组高级修合同;约104亿元的城市轨道车辆、设备销售及维保合同;约70.7亿元的货车销售合同;约56.1
近日,新强联26兆瓦塔筒法兰下线。洛阳新强联回转支承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简称“新强联”股票代码“300850”坐落于九朝古都河南省洛阳洛新产业集聚区,是一家高新技术企业,新强联以大型回转支承产品和风力发电机偏航变桨轴承及主轴承产品研发、制造、销售为主,是服务于风力发电、海工装备、
低压配电系统是指用于将来自电源的电能按照一定的电压等级和负荷要求分配到用户终端的系统。该系统内设备通常的电压等级在1000VAC和1500VDC及以下。低压配电系统是指用于将来自电源的电能按照一定的电压等级和负荷要求分配到用户终端的系统。在低压配电系统中,电路的绝缘性能和线路相序关乎配电系统的
近日,北京市科技大会暨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召开,由金风科技牵头的“大容量长柔叶片弯扭耦合技术开发与应用研发项目”,在全市632个项目中脱颖而出,与“集成电路光刻中光源与掩模协同优化技术及产业化应用”、“火星安全着陆与科学巡视光电感知技术及应用”等科研项目同获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随着全球碳排放目标的推进,清洁能源的发展势不可挡,海上风电因其体积大、单机容量大等特有的优势发展迅猛。但随之而来的,是比陆上风电更高的建设技术难度和更复杂的建设环境,且海上风电场逐渐从近海开始往深、远海发展,所处环境比近海更加复杂,对于日常维护的需求日益严格,对电力设备的要求也越
11月16日,全球陆上最大15兆瓦风电机组在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成功实现满功率运行,再次刷新全球陆上风电机组运行纪录。该风机叶轮直径270米,叶片长度131米,最大扫风面积57256平方米,相当于8个足球场大小,单台机组年发电量可满足16万个家庭全年的用电量。该项目采用的是3S爬梯导向升降机,升降机以塔
在轰鸣的车间,在发热的机房,在秩序井然的超净间里,你或许会发现它的身影。福禄克568-2在投入服务的4年里,承受住了严酷的操作环境和自由操作的需求,为操作者提供了超高的工作效率和稳定的测量结果。关键指标D:S福禄克568-2的D:S高达55:1,用户能够轻松测量相对较小或远距离的物体。此外,内置材料
10月23日至24日,澳大利亚国际能源展(All-EnergyAustralia2024)在墨尔本会议展览中心盛大开幕。作为澳洲最大规模的国际化清洁能源展览会,澳大利亚国际能源展一直是行业专业人士、专家和爱好者聚集和见证可再生能源领域最新发展、创新和趋势的重要平台。本次展会,中车株洲所携系列光伏、制氢、储能
丰收的九月,2024年欧洲(德国)汉堡国际风能展览会(WindEnergyHamburg2024)在德国汉堡国际会展中心璀璨启幕。作为全球最专业的风展之一,汇聚了全球风能领域的智慧之光与未来梦想。在这场风能技术的盛宴中,银川威力传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携最新创新成果亮相风能展,为全球用户提供最具竞争力的精密
近日,福建省发改委印发《推动能源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推动全省能源生产、输配、充电基础设施各环节设备更新和升级改造,力争到2027年累计完成能源领域设备更新投资超300亿元,实现有安全隐患的设备、超期服役的落后低效设备全部淘汰。对于风电、光伏等清洁发电设施的更新改造,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从企查查了解,9月4日,三一(唐山)风电装备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1000万元,经营范围包含:陆上风力发电机组销售;电机制造;电气设备修理;风电场相关装备销售等。企查查股权穿透显示,该公司由三一重能全资持股。
1月4日,江苏省盐城高新区与华锐风电科技集团签署进一步深化合作协议。华锐风电科技(江苏)有限公司于2008年6月落户盐城高新区,是最早入驻盐城的风电装备制造企业,承担建设国家能源海上风电技术装备研发中心的任务。经过近17年的发展,已成为华锐风电新产品开发与试验试制、规模化生产与市场应用、
“源荷协同,应该也必将成为风电技术创新的下一个突破口。”华锐风电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张文忠在题为《源荷协同引领新跨越》专题报告中提出,当今风电已处于技术变革的前夜,源荷协同是风电第三次技术跨越的希望所在。风电行业临界点出现近年来风电繁荣背后的技术推动力,排在首位的无疑
华能新能源辽宁分公司下属风电场华锐机组齿轮箱吊装更换工程招标公告(招标编号:HNZB2024-11-3-333)1.招标条件本招标项目华能新能源辽宁分公司下属风电场华锐机组齿轮箱吊装更换工程招标人为华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辽宁分公司,招标项目资金来源为企业自筹,该项目已具备招标条件,现对华能新能源辽宁
海上风电观察获悉,近日,华锐风电董事会领导层: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换届完成公告,新任:王原先生为本公司新任董事长;姜松江先生为本公司总裁;张东星先生为本公司副总裁;黄强先生为本公司副总裁;施永吉先生为本公司副总裁;陈雷先生为本公司副总裁;自2024年10月22日起生效,任职期限与本届
10月16日,“构筑发展新格局践行时代新使命”——2024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CWP2024)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盛大开幕。华锐风电携自主研发的新一代风电整机产品、组串式储能新品等亮相本次大会。践行使命担当维护行业健康发展北京国际风能展是被视为中国风电发展的“风向标”的全球风电行业盛会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在甘肃张掖经济技术开发区,华锐风电绿电制氢合成氨一体化项目基建工程正在紧张施工中。该项目1000m/h碱性水电解质生产线和年产3000吨合成氨生产线总投资2.8亿元,项目通过风光发电,电解水制氢,空分制氮生产合成氨,建成后将打通张掖经开区“绿电—绿氢—绿氨”产业链,提升
海上风电观察获悉,昨日,华锐风电发布《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变更公告》及《收购报告书》宣布:大连重工装备集团有限公司提名的5名董事候选已正式当选,当选董事已超董事会席位过半数,使得华锐风电控股股东发生变更。本次收购完成后,华锐风电从无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的情况,转变为公司控股股东变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2024年年1月,华锐风电科技(大庆)有限公司投产使用,目前正在生产的110万千瓦的风电设备订单,主要机型以6.XMW为主约200台左右,产值超过10亿元,截至上半年企业已完成5.2亿元的产值。华锐风电科技(大庆)有限公司隶属于华锐风电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22年2月,总占地
8月16日上午,陕西省宜川县组织召开宜川县驭风行动竞争性配置测评会议。共有34家企业单位报名参加此次测评,实到30家,各企业逐一针对项目投资计划进行竞配介绍。现将测评得分排名前十的企业予以公示。
近日,吉林省党政代表团赴蒙川陕开展学习考察活动,省委书记景俊海、省长胡玉亭出席了吉林·陕西企业家座谈会,华锐风电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华锐风电”)受邀参会,并联合西安合容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合荣新能源”)与吉林省通榆县人民政府签署合作框架协议,计划未来在通榆县投资
近日,华锐风电自主研发的10.x/230陆上风力发电机组在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张北试验基地成功完成吊装。该机型采用了10MW级别陆上大功率风力发电机组整机产品平台,功率等级涵盖8至11.5兆瓦,叶轮直径230~250米,延续了华锐风电成熟的双馈技术路线,以高可靠性、高智能化、高收益率为设计核心,能够充分适
近日,河北省秦皇岛市行政审批局发布《关于金风秦皇岛JD1-2(5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核准变更的批复》。根据《批复》,金风秦皇岛JD1-2(5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工程名称变更为金风科技秦皇岛国管海域5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该项目场址由JD1-2场址调整到风电JD5-4-1场址,变更后建设地点位于昌黎县及滦
当前,我国风电总装机已超过5亿千瓦,风电规模化发展对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一背景下,金风科技在高可靠机组产品的基础上,持续优化运维方案,提升运维水平,打造了一批“无故障风电场”,推动风电行业健康发展。天润安陆第二风电场位于甘肃酒泉,地处沙戈荒地貌,项目容量197.5MW
1月3日,大唐张家口发电厂百万新能源基地深井20万千瓦风电项目进行机组采购中标候选公示。公告显示,该项目中标候选第一名为金风科技,其投标报价3.396亿元,折合单价1698元/kW。大唐张家口发电厂百万新能源基地深井20万千瓦风电项目总容量200MW(不允许浮动),拟安装6.25MW及以上,9.1MW及以下的低温
2024年12月,金风科技全球首台陆上185米钢混塔架机组——GWH191-5.0MW-HH185m(下称“185混塔”)稳定并网运行一周年。该机组位于安徽阜阳阜南县三峡300MW混塔项目,于2023年12月顺利并网发电,在过去的一年中,相较于同项目的160米混塔机组,185混塔发电量提升8.5%,全年增加发电收益约30万元,增量投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2024年12月底,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核准了漳州六鳌I-1区海上风电场项目,该项目由中船(漳州)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投建,项目总投资27.52亿元,总装机容量为208.7兆瓦。值得注意的是,该项目将安装11台16.7MW和1台25MW海上风电机组,项目投运后,将再次刷新我国大型海上风电机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12月21日,批量采用32台金风科技GWH182-8MW机组的中电建托克逊县100万千瓦风电项目(以下简称“中电建托克逊风电项目”)220kV升压汇集站反送电成功,实现首批风机并网。GWH182-8MW机组可抵御最高50米/秒以上的极限风速,以强大的环境适应性有效拓展了以新疆为代表的高极限风速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近日,金风科技成功完成了澳大利亚牧牛山风电项目(CattleHillWindFarm)20%股权的转让交割,交易金额为9,930万澳元。该交易的买方是澳大利亚领先的可再生能源企业AtmosRenewables。作为金风科技在澳大利亚成功转让的第六个已投产运营风电项目,此次交易进一步印证了金风科技在
2024年11月,江苏盐城国能大丰H5#海上风电场(以下简称“H5#项目”)创下历史性纪录。项目所安装的32台金风科技GW184-6.45MW海上风电机组单月发电5649万度,机组可利用率100%,全月0故障,创造了全国海上风电历史最佳水平。H5#项目是全国首个由地级市国企开发建设的海上风电场,总装机容量206.4MW,于2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近日,金风科技(第八届董事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金风牧牛山香港公司向澳洲Atmos公司转让牧牛山控股公司100%股权的议案》,同意公司全资子公司金风国际控股(香港)有限公司(简称“金风国际”)的全资子公司GoldwindWildCattleHillLimited与AtmosCwtPtyLtd(简称“Atmos
近年来,中国风电行业发展迅速,成为全球装机容量最大的国家。然而,在早期风电项目中,大部分风机控制系统依赖进口,可能导致供应链风险、安全隐患和高成本。因此,开展国产化改造对于提升风电机组自主可控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为积极响应国家自主可控的政策,守护国家能源安全,为客户提供更可靠的保障
12月16日,由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指导,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中国电子商会联合主办的“中国ESG大会2024”在京举行。本次会议以“ESG与新质生产力”为主题,来自政府部门、高等院校、金融机构和企业的专家、学者、管理者围绕ESG理论和实践的前沿问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