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环保发电生物质发电政策正文

山东印发《山东省“十二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实施方案》全文

2012-11-23 10:23来源:山东政府网站关键词:山东十二五碳排放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6.优化化石能源结构。科学有序开发利用煤炭资源,大力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鼓励开发利用煤层气和天然气,推进天然气管网建设;加强省级油气储备建设,积极开发利用海外油气资源。(省发展改革委、省国土资源厅、省煤炭工业局负责)

7.优化火电结构。淘汰落后机组,加快建设大容量、高参数、高效率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积极推进燃气供热机组建设,鼓励余能余热综合利用发电供热,积极实施“外电入鲁”战略。(省发展改革委、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山东电监办负责)

8.扩大新能源规模。积极推广应用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核能和海洋能等新能源,鼓励太阳能集热系统在工业、公共机构、商业和居民生活领域的大规模应用,加快建设沿海和内陆风能产业带,有序推进生物质直燃和生物质气化发电,因地制宜发展地热,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发展东部沿海地区核电。建设一批潮汐能和波浪能示范电站。力争到2015年新能源装机总容量比重达到14%。(省发展改革委、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财政厅、省国土资源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农业厅、省海洋与渔业厅、山东电监办负责)

三、大力推进节能降耗

9.加强节能管理。完善节能法规和标准,强化节能目标责任考核,加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完善节能预警调控机制,加强电力和煤炭需求侧管理,及时跟踪监测各市和重点行业能源消费指标,加强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引导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方式实施节能改造。加强节能计量管理,完善能源计量技术平台,健全节能产品检验检测体系,加大节能产品和技术的认证力度,实施强制性能效标识制度,推行节能产品政府强制采购,鼓励推广使用高效节能产品。(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质监局负责)

10.抓好重点领域节能。加快推广先进节能技术、产品和设备,加强企业能源管理中心建设,全面推进工业领域节能;制定实施绿色建筑行动方案,大力推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和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积极发展绿色建筑和低能耗建筑,深入开展供热计量改革和供热系统节能技术改造,从法规、政策、技术、资金等方面及规划、设计、施工、运行等环节全方位推进建筑节能;大力推广液化天然气(LNG)等新能源运输工具,加快构建绿色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立激励约束机制,积极推进公共机构、商用和民用等重点领域节能。实施节能重点工程,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发展改革委、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商务厅、省机关事务局负责)

11.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结合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和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抓好电力、化工、煤炭、建材、钢铁、造纸等重点行业和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推广应用,重点培育20种循环经济发展模式、500家循环经济示范单位,推动循环经济由试点示范向规模化发展。以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领域为突破点,进一步强化清洁生产审核,创建20个清洁生产示范园区,推广300项清洁生产重点技术。到2015年,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比2010年下降17%。(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环保厅、省农业厅负责)

四、控制非能源活动温室气体排放

12.控制工业生产过程温室气体排放。推广利用固体工业废渣生产水泥,减少碳酸盐原料的使用;鼓励采用废钢电炉炼钢—热轧短流程生产工艺;推广有色金属冶炼短流程生产工艺技术,提高废旧金属的循环利用率;对电石、制冷剂、己二酸等化工行业强制实施清洁生产,回收利用氢氟碳化物、全氟碳化物和六氟化硫等温室气体。(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发展改革委负责)

13.控制农业领域温室气体排放。加快高效能农作物品种选育和改良,大力推广节约型种植新技术,优化作物种植结构;继续深化测土配方施肥,鼓励使用有机肥和缓释肥,推广作物间歇性灌溉技术,提倡少耕和免耕;加快畜禽养殖基地改造,通过推广农村沼气工程、秸秆综合利用、畜沼果(菜)循环发展模式,有效控制甲烷等温室气体排放。(省农业厅、省发展改革委、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环保厅负责)

14.加强废弃物处理和综合利用。加大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建立生活垃圾分类、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理相衔接的收转运体系,加大生活垃圾的统一收集、集中处理力度。推进餐厨垃圾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鼓励残渣无害化处理后制作肥料;在具有甲烷收集利用价值的垃圾填埋场开展甲烷收集利用及再处理;在具备条件的地区鼓励发展垃圾焚烧发电。(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环保厅、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发展改革委负责)

五、努力增加碳汇

15.增加森林碳汇。加大投入力度,加快实施水系绿化、荒山绿化、城乡绿化、绿色通道、防护林体系建设等重点工程,不断增加森林面积。加强森林抚育经营和可持续管理,强化现有森林资源保护,改造低产低效林,重点发展高效经济林、速生丰产林,提高森林生长率和蓄积量。力争到2015年,新增造林面积1000万亩以上,森林覆盖率达到25%以上,森林蓄积量1.1亿立方米。(省林业厅、省财政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负责)

16.增加海洋碳汇。结合山东蓝色经济区建设和海洋经济发展,积极发展碳汇渔业,加快碳汇渔业实验室建设,实施人工渔礁、海洋牧场、增殖放流、海底森林修复等海洋生态工程,推广鱼藻共生、贝藻复合养殖模式,扩大滩涂贝类和海藻增养殖面积,探索利用藻类、贝类等海洋生物进行固碳,增强海洋碳汇能力。(省海洋与渔业厅、省科技厅、省发展改革委负责)

17.发展湿地碳汇。积极开展湿地综合整治,重点实施黄河三角洲、滨海、南四湖等湿地修复恢复工程,建设一批滨海、滨河、湖区湿地固碳示范区。健全完善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体系,加大湿地资源保护力度,进一步提高湿地的固碳能力。(省林业厅、省环保厅、省海洋与渔业厅、省水利厅负责)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