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市场正文

剑拔弩张不断走火 思科华为十年恩仇

2012-11-23 11:04来源:北极星电力软件网整理报道关键词:思科华为3COM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美国众议院情报委员会一纸报告,要求政府阻止华为、中兴进入美国市场。这一报告,在国际舆论中掀起巨浪,在中国遭到强烈反对。近日,央视二套播出了《对话》特别节目“与一份特殊报告的对话”,《中国经济和信息化》常务副总编李强强、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企业创新研究中心副主任吕本富等做客节目。李强强指出,美国会质疑华为中兴事件的背后与思科的利益脱不了干系,双方十年来一直处在剑拔弩张的状态。

文字内容如下:

主持人:就在这份调查报告出笼后的第三天,美国的华盛顿邮报上出现了这样一篇文章,我们来看一下。

文章的标题是,美国的竞争对手游说、遏制中国公司。华盛顿邮报的记者说,他从一位熟悉思科销售策略的人员手中拿到了一份报告,这份报告是2011年9月份,思科出笼的一份长达7页的报告,报告当中最关键的字眼就是华为和国家安全之间的一些关系描述。同时他们也用这样的理由来劝诱原来华为的这些客户离开华为。而随后思科在他们的官方博客上否定了这件事。

《中国经济和信息化》常务副总编李强强:2003年华为和3COM寻求合资的时候,美国政府就曾经跳出来想阻止这件事情,但是最终还是没有搅乱华为和3COM的合资。在2007年的,华为和贝恩资本要联手斥资22亿元收购3COM这家公司,当然这个时候美国的当局就以安全为由拒绝了这场收购案,这是一次比较典型的一个案例。同样在2011年5月份的,华为还斥资200万美元要收购一家服务器技术企业叫3leaf,也是在这个时候被美国当局跳出来以安全这张牌为由拒绝这场收购。我们自己给思科和华为这两家公司的竞争总结为一句话,叫双方一直是剑拔弩张,但是最近不断地在擦枪走火。

2003年1月,思科向美国德国得克萨斯州东区联邦法庭提交了一份长达77页的起诉状,指控华为在多款路由器和交换机中盗用了其源代码,华为路由器和交换机命名行接口等软件侵犯了至少5项思科专利,最终华为与思科在2004年7月底达成最终和解协议,华为没有侵犯思科的知识产权,但同意修改其命令行界面、用户手册,帮助界面和部分源代码,以消除思科的疑虑。而法庭签发的终止诉讼法律意味着思科今后不得就此案提起诉讼或者以相同事由提起诉讼,但中兴、华为的国际化路程并不平坦,在过去十年里,美国立法部门与规管理部门已在三次收购案与许多合作案中组织华为的参与,其中包括3COM竞标案与Sprint,3COM通讯最终由美国惠普收购,美国华尔街日报作出这样一段评论:如果发生电信贸易战,预计思科将比华为更为受伤。美国销售额仅占华为总收入的4%,而亚洲环太平洋地区和中国业务却占了思科总业务的16%以上,此外,中国是思科在该地区仅次于日本的增长速度第二大的市场。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