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核电核电建设与运行市场正文

中国核电面临大考 蓄势开创“大场面”

2012-12-27 14:13来源:瞭望观察网 王攀关键词:核电重启核电设备中广核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时值2012年岁末,中国核电建设重启之门也越来越近。

10月2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核电安全规划(2011—2020年)》和《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2011—2020年)》。在许多业内人士看来,这表明决定核电项目恢复审批的最后一道门槛已近在咫尺。暂停19个月之后“重启”的中国核电建设,将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按照规划要求,我国核电在稳妥恢复正常建设的基础上,必须科学布局项目并且提高准入门槛。规划明确,未来中国新建的核电站必须满足三代安全标准。展望未来,中国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仍将保持全球核电在建规模最大这一纪录。稳妥、安全、科学、高效……所有这些“关键词”,都将首先落在核电工程建设这一环节上,中国核电工程力量正在直面新的“大考”。

接受记者采访中,中广核集团核电工程事业部总经理、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束国刚认为,这次“大考”更像是中国核电产业代表全球核电产业,真正迎接核电建设“周期性规律”的一次考验,“由此形成的管理理念、思想和体系不仅仅对中国核电产业自身有益,对于和‘中国制造’互为倚靠的‘中国工程’而言,也将产生难以估量的积极作用。”

“中国工程”考验时刻

在2011年的全国能源工作会议上,中国国家能源局明确提出到2020年实现核电总装机容量达到7000万千瓦、核电占能源总体比重达到5.9%的战略目标。同时,国家提出了依托项目形成核电站等大型能源项目成为核电强国的目标。我国成为世界上核电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被视为进入发展的高峰期。

然而,受到2011年日本核电事故影响,中国核电建设进入了前所未有的“考验期”,一些核电产业专家更将之视为全球核电建设“周期性”重大考验阶段。从发展历程来看,核电建设行业具有很强的周期性,发展核电常常是集中一段时间加大核电工程建设及相关领域投资,美国、西班牙、法国等西方国家均经历过类似的核电大发展过程。过了高峰时期,核电建设会大大放缓,这导致高峰和低谷之间对比非常强烈。核电建设的这种高质量要求和强周期性特点,对于核电工程公司来说构成了强烈的挑战。

在核电业内人士看来,当核电建设高峰到来时,由于其专业性极强,很难从其他行业很方便地将技术人员、设备及各种资源调用过来,业务高速增长会带来资源极其紧张的挑战,这就是中国核电产业在近些年所遇到的最重要问题;在高峰期过去,业务快速下滑时,公司又会遇到核电建设专业人员和资源过剩的问题,急切需要进行业务转型,这是未来中国核电产业将会遇到的问题。

“从应对周期性挑战这一角度出发,福岛核事故还促使我们考虑和探讨更深层次的问题:中国工程应往何处去?当中国经济攀越更高一个台阶时,中国工程能否应对突如其来的重大考验?我们希望能够给社会、给世界提供一个满意的答案。”目前,我国的核电建设主要由三家集团进行,其中中广核集团占据了近七成的市场份额,而其建设任务又全部由其下属的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完成。因此,领导中广核肩负重任的束国刚说,和长期引发国内外热烈讨论的“中国制造”相比,与之关联的“中国工程”概念尚未得到足够多的关注和讨论。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核电重启查看更多>核电设备查看更多>中广核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