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核电核电建设与运行市场正文

核电小镇沉浮:核电不重启 村民破产在即

2013-01-04 11:41来源:瞭望东方周刊 李慧关键词:核电项目核电重启核电站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据说,移民点最初只给一块宅基地,经过王贤福等最早一批127户居民的强烈要求,才改成盖一层,至于装修及加层都是村民自己的事了。

令袁观斗担忧的是,这些居住区可能并非村民们的最终归宿。“听专家说核电站直径30公里内不能有居住区,如果是这样,我们大墈村又要搬一次,整个大畈镇是不是都要搬走啊?”

袁观斗告诉本刊记者,起初确实还规划了第二次搬迁,如果大畈核电项目重启,或许大墈村需要再次“动身”。

就算是临时性搬迁,这四五百户的搬迁安置费、田地山林补偿费及移民点环境改造等费用也不是小数目。袁观斗说,核电项目第一次征地时,林地按16000元一亩补偿,山上树木按种类另补,水田则是18000元一亩。第二次扩征时,官塘村的水田补偿标准已升到22000元一亩,“光我们大坑村就补了200亩山林,官塘那边更多,总投资都不好估算。房屋搬迁费投入起码不低于3000万元。听说最后协调费不够了,通山政府也拿出钱来补贴。”

“停得太快了”

对于大畈核电项目停建,袁观斗异常沮丧。

“2011年日本福岛核泄漏事件发生后,大畈核电项目其实还在建设。下半年逐渐停止,今年上半年才彻底停下来。2010年下半年到2011年上半年是核电建设最高峰,那时陆续有2万多人在我们镇上做事。”袁观斗叹了口气,“停得太快了。”

那时光大墈村就有一二百人在核电工地做事,每天可拿80到120元钱,不少在外打工的都闻讯回来了。火热的核电建设还带动了餐饮、租房。大畈核电站辅料基地的值班门卫老陈告诉本刊,基地附近原先开了七八家小餐馆,核电停建后全垮了。

袁观斗苦笑着说,村里有些人花了数十万元新建装修房子,准备出租,没想到才投入经营大半年,就随着核电停工而“破产”。

村里还曾有人投资建了一家炸脆石厂,结果亏了上百万。还有被吸引过来的运输队,来了却没生意,也损失不少。

跑去袁观斗家表达在大墈村投资意向的人曾经络绎不绝,可是未及落实就随着核电停工而告吹。

袁观斗本人同样损失惨重。在担任村干部之前,袁观斗做过相当长时间的石料、钢铁生意,收入丰厚。核电公司将核电基地、搅拌站(辅料基地)、生活区的钢丝网围栏生意都交由他承包。为了达到业主的严格要求,袁观斗亲自跑去武汉购买角筋。在长、宽、厚、质量等方面通过考核后,进了一大批材料“蓄势待发”。结果核电项目却戛然而止。目前仅仅围了核基地的钢丝网,耗资不菲的一大堆材料就这么闲置在仓库里。

核电站何时恢复重建?这项国家战略牵动着包括袁观斗在内的当地百姓,因为这意味着他们可以“百废再兴”。

2012年10月2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指出,“十二五”时期只在沿海安排少数经过充分论证的核电项目厂址,不安排内陆核电项目。

“做人要知足,不管怎么说,我们村的道路和房子都改善了,至于以后,静观其变吧。”袁观斗笑了笑。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核电项目查看更多>核电重启查看更多>核电站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