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风电风电运维评论正文

可再生能源的电价补贴难题

2013-01-09 11:57来源:《能源》 作者:范珊珊关键词:可再生能源电价补贴上网电价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双管齐下

自2006年以后,我国可再生能源市场迅速启动,远远超出《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的预期目标,发电装机和发电量增长迅猛,造成补贴资金短缺。以风电为例,根据中长期规划,到2020年,全国风电总装机容量达到3000万千瓦。而事实上截至2011年底,我国风电累计装机已经高达4473万千瓦。

“在我国,规划往往是发展底线。因而,对于这种需要大量资金扶持的产业,对市场容量把握不好,很容易造成资金缺口。”上述专家对记者表示。

造成的结果是,符合国家各种政策规定、经国家能源主管部门核准的项目也最终拿不到补贴。

在采访中,一些专家对记者表示,在过去几年间,风电快速发展带来的一系列隐患没有受到足够重视。目前,太阳能发展也遇到同样问题。

去年9月,国家能源局发布《太阳能发电发展“十二五”规划》,指出到2015年底,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达到2100万千瓦以上。此前,对于“十二五”太阳能装机目标,已经进行了4次修改,从最初的500万千瓦到1000万千瓦,去年5月上调至1500万千瓦一直到9月份的2100万千瓦。

然而,就在规划出台的短短几个月内,对于再次上调“十二五”太阳能发展目标的消息一直不绝于耳。“2012年,金太阳项目总量大致是450万千瓦。为鼓励分布式发展,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申报分布式光伏发电规模化应用示范区的通知》,每个省可以建设总装机容量不超过500兆瓦分布式发电示范园区,全国上线1500万千瓦左右。此外,地面电站项目总量能达到1000万千瓦。因而,事实上,政府审批项目已经达到3000万千瓦。”孟宪淦说。

在孟宪淦看来,政府只有做好发展规划,才能做好财政预算。“可再生能源法核心内容就是总量目标,也就是规划和计划,告诉大家一定时期内市场容量有多大。”

现实情况往往对发展量难以把控。在王海生看来,近期上调可再生能源附加费是大概率事件。

“将来趋势,不提高可再生能源附加不行,但是不能无限涨电价。不仅对老百姓生活有一定影响,关键是对工业生产的影响。在我国,工业电价偏高,如果提高附加,对工业企业发展很大损害,降低工业产品竞争力。”李琼慧分析道。

“当时设计8厘钱/千瓦时补贴标准时就知道不够用,但是有的时候没办法,电价如果上涨太多,影响CPI,因而受到很多因素牵制。”时璟丽对记者说道。

“发展可再生能源要考虑社会成本。国外发展的经验比如德国是政府给出补贴总量,在总量范围内实行一个电价,超过就降低或者干脆不给补贴。这样可以保证合法合规企业正常盈利,避免一窝而上。” 李琼慧建议道。

一端控制发展速度、另一端提高可再生能源附加,表面上看,两种手段双管齐下能够解决现实问题,然而操作中,并不容易。

理顺管理体制

在业内人士看来,除了电价附加外,还可以拓展多种资金渠道,除了国家财政可以每年为基金安排和提供一定数额的资金,也可以利用其他能源税费为基金注入资金,比如对化石能源征收税费。

“在近期内,补充资金缺口最现实的办法是国家财政直接补充。”上述一位专家称。

对于可再生能源补贴,近几年来财政资金的压力也在不断加大。以金太阳项目为例,其补贴类型为投资性补贴,即对并网光伏发电项目原则上按光伏发电系统及其配套输配电工程投资的50%给予补助。2012年,中央财政共拨付资金130亿元支持金太阳工程发展。

在经过几年试验后,金太阳工程种种弊端逐渐显露,骗补、补后不建等问题层出不穷。因而,业界有声音呼吁将金太阳工程投资性补贴转向电量定额补贴。

颇有意味的是,在对于分布式光伏发电规模化示范项目的通知中,提出对示范区的光伏发电项目实行单位电量定额补贴政策,对自发自用电量和多余上网电量实行统一补贴标准。

“现在业内普遍认为分布式发电度电补贴在0.4元-0.6元之间,但是补贴资金从哪儿来还悬而未决。”孟宪淦说。

记者从国家电网公司拿到的资料显示,截至2012年11月,其累计受理分布式光伏发电报装业务123项,总装机容量达到176.4兆瓦,其中金太阳示范项目占67项。

“现阶段看,分布式光伏并网解决的是金太阳示范项目的余量。”李琼慧说。

“其实,金太阳示范项目和分布式光伏是一类项目,享受不同政策。分布式补贴也应该来源于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之前采用一次性补贴的形式,效果不好,但是金太阳项目还在做,说明部门之间并未完全协调好。”时璟丽说。

从目前情况来看,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由财政部管理,电价附加收入主要支持的大型地面电站项目则由国家能源局进行核准,而财政专项资金支持的金太阳示范项目和光伏建筑一体化项目由住建部主导。

“省级电网上缴电价附加后,由财政部管理。但财政部不具体分管发电项目,由发改委来核,其实是两条渠道。”孟宪淦解释说。

“《暂行办法》只是在文件上把两部分资金放在了一起,实质上并没有合并,依旧是两套体制。” 迈哲华(上海)投资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能源电力总监曹寅对记者表示。

其实,早在三年前,时璟丽建议以基金形式管理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由国家财政设立“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基金”,或者将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的资金纳入到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资金的管理范围,由财政部管理。然而,现实和她的设想有了一定的差距。

“国家财政补贴可再生能源,统一纳入基金管理,更好一些。成立可再生能源基金目的是统一管理,作为基金应该有预算额度,来源有哪些、怎么样使用、每部分用多少,需要做一个平衡。”

上个月,国家财政部发布了关于预拨《2012年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补助资金的通知》,预拨2012年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补助资金合计近86亿元。

“86亿肯定不够,为什么预拨,不是精确的计算。”一发改委人士表示对此不太清楚。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可再生能源查看更多>电价补贴查看更多>上网电价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