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核电核电建设与运行评论正文

中国核电的日本危机

2013-01-15 11:44来源:和讯网 许一力关键词:核电项目核电技术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日本政府对于企业在海外的开采活动一直保持这相当高的政策关注,不仅给予外交、政策等多想绿灯,更是常年提供高额的开采补助——对于前期风险程度最高的勘查工作,经费全部由政府承担,而选点后进行矿床勘探时,钻探和坑探工程政府补贴50%,其他工程补贴更是高达60%。

与日本的雷厉风行相比,中核以及广核在哈萨克斯坦的谈判陷入僵局,最终,以同样的股权换资源的方式,却只换得了年矿产量1000吨小矿口49%的股权。

哈萨克斯坦的失利只是中日铀资源战争中的一个缩影,蒙古的铀资源之战更具硝烟。蒙古是全球铀矿开发最具前景的国家之一。

国际原子能机构曾指出,蒙古国内的铀矿储量可能超过150万吨。开发后,它将成为世界第三大铀供应国。蒙古的铀矿资源就吸引了美国、俄罗斯、法国、日本等核电大国的目光。

为了获得蒙古的铀矿资源,各国纷纷以核电站为诱饵,俄罗斯最早与其进行合作。此后日本公司则牵头计划在蒙古建设首个小型核电站,各国外长频频与蒙古会谈。

2008年,蒙古国内发生骚乱。俄罗斯媒体当时就认为,这是美国为了获得蒙古的铀资源而发动的"新橙色革命"。作为与蒙古最相邻最具渊源的中国,在与蒙古的铀资源谈判上明显处于下风。

在世界范围内,下一个重点争夺的铀原料海外供应地很有可能是澳大利亚,因为全球38%可低成本开采的已探明铀储量处于该国。

外界都熟知必和必拓等矿业巨头控制着全球几乎80%的铁矿石贸易,却很少知道必和必拓在澳大利亚的奥林匹克坝矿是世界上已探明储量最大的铀矿。

但是,澳大利亚却是日本财团资源布局最深入的国家之一,伊藤忠商事和三菱重工等公司已经早早的在澳大利亚铀资源实施布局。

相比之下,中国唯一以资源开采为主营的中核国际一直处于势单力薄的状态。而国内可以在业务上形成帮衬的中国广核,则在09年才迟迟拿到发改委的铀资源开采牌照。

以2011年的资料来看,全世界的铀资源达成了几大巨头的垄断格局——85%的铀矿来自全球排名前八的相关公司,而这些公司又分别掌控着全球储量最为丰富的前十大矿口。

垄断地位上的绝对优势,不仅在行业准入上设定了相当的门槛,也为铀需求量极大的国家埋下了很深的陷阱。而这个陷阱的目标很可能便是中国。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核电项目查看更多>核电技术查看更多>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