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核电核电建设与运行评论正文

我国核电人才培养观察

2013-02-01 16:08来源:中核网关键词:核电安全核事故核电技术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专业培训构筑“防火墙”

人才队伍是核电安全的守护者。从世界发生的几起核事故来看,除了不可抗拒的因素外,核电厂发生的任何事故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主要源于人因失误。因此,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核电运行人才队伍是保障核安全运行的坚强 “防火墙”。

日本福岛核事故后,国内各核能集团更是将确保核安全提至“天大”的地位,在全面体检,加强安保措施的同时,更是加大了对相关人员的培训,以确保核安全受控。

2012年,中核集团发布《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2013年~2015年干部职工教育培训中期规划暨管理提升计划》,加大相关人员的培训力度。其中,明确提出专业技术人员培训要形成 “网络式体系”:横向——按照专业技术领域不同,形成核电操纵员培训、核燃料工程知识体系培训、后处理工程知识体系培训、核能开发科研项目管理培训等;纵向——按照专业技术人员层次不同,形成以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中层专业技术人才、初级专业技术人员等不同层次的培养,从而形成整体的专业技术人员培训课程体系。

中广核在培训上也形成了一套属于自己的体系。大亚湾运营培训中心在引进法国操纵员的培养方式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逐步建立了以在岗培训、技术理论培训、模拟机培训为主的“三位一体”培训体系,同时以选拔、培训、考核、取照、复训为具体手段来保障运行人员的培养质量。此外,其运营培训中心还自主开发了520门标准化的培训课程。每门课程具备“七件套”,包含课程描述单、培训任务书、标准教案、标准教材、标准考核大纲、标准试卷、标准的评价单,保证了核电专业培训的纵深度和及时性。

而作为实现第三代核电AP1000技术引进、自主化发展研发平台、工程建设载体的国家核电技术公司,为加快推进相关核电技术自主化进程,带动核电关键环节技术进步,组织了国内13个集团32家单位开展了AP1000核电技术推广和培训,先后选送30多万人次到技术转让方接受培训,为三代核电标准化、批量化和系列化安全高效建设创造条件。

实操缩短高级人才由量变到质变的距离

据业内人士分析,当下,我国更多专业人才正处于从数量向质量的转变期,而这对目前的中国核电产业来说无疑是个挑战。“眼下,人才数量不是问题,高素质的专业人才质量才是问题。”一位国内核电工程公司人士表示。

相关资料显示,培养一个核电人才往往需要8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新员工要经过选拨、培训、考核,到取得国家核安全局颁发的操纵员执照需要4~5年时间,其间要历经上百次的培训与考核,而考取高级操纵员执照还需3年时间,其培养是一个严格、规范、艰巨的过程。而一台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需要4年以上的建设高峰期,其间需要各类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相当数量人员要具备相关经验的“高端人才”,这也包括被称为黄金人才的“高级操作员”。而福岛核事故后,我国更是提高了核电安全标准门槛,核电高级操作员的“出炉”更是难上加难。

根据国防科工局之前的统计数据,按照一座百万千瓦级核电站需要400人计算,到2020年新增30座百万千瓦核电站,需要核电人才在1.2万人以上。按照这个说法,每批具有一定经验的人才都需要一定的周期,这个培养速度能否跟得上国内核电发展的速度? 眼下,除了核电企业,常规发电企业也在积极涉核,专业核电团队中的人才流失会不会给核电发展带来影响?

“只要人才培养渠道通畅稳定,这不会是问题。在2007年发布的核电中长期规划中就说到这个问题。因为整个梯队机制,还是比较健全的。中坚去新企业做骨干,年轻人成长为骨干。而且在建核电站马上大规模的投入调试,也会是锻炼技术骨干的好机会。”一位资深核电工程师表示,“此外,一些待建电站的技术骨干培训体系还比较完善,我曾同时接纳过国内四五个核电项目的培训人员。”

三门核电一位人士以操纵员培养为例介绍说,三门核电预备操纵员从2004年就开始分别在秦山、田湾接受培训,人数能够满足几个电站的初始启动。而且各个单位对操纵员培养非常重视。“其实从电站建设开始就培养操纵员是来得及的,高级操纵员在已有人才中协调能够满足需要。”

如今,三门核电已能承接外部操纵员培训。事实上,依托在运核电站早已成为国内在建核电站培训操纵员的通例。比如辽宁核电在江苏核电的支持下,近日第二批预备操纵员完成了第一阶段的基础培训,即将迎来为期16个月的运行值在岗培训。

教育机构全面系统培养人才

人才培养并非一朝一夕之功,核专业人才更是需要较长时间的系统化、专业化培养,才能百炼成钢。

“培养一流的人才,没有一流的培养机构来实施是做不到的。”多年来,国内核电企业通过多种形式构建着自己的人才库:校企联合、海外引进等。但若从企业战略发展考虑,打造属于自己的企业大学,制定系统的人才培养计划,逐渐实现人才的自主培养,方能为核电站的安全运营、推动核电事业可持续发展提供长效支撑。

2005年,中广核组建了“核电学院”,在不断吸收国际先进人才的培养经验,坚持“核电发展,人才先行”的人才培养指导思想,最终形成了“授权上岗、全员培训、终身教育”、“培训就是生产力”、“培养人而不仅仅是培训”、“知行合一”等人才培养理念。据了解,中广核的人才管理战略需要五大方面的人才支撑,基于此,核电学院开始了包括企校联合培养、核电运营人员培养、核电工程人才培养等,培养工作由核电学院的五大培训中心全部承担。而事实上,员工从进入中广核到培养成为合格的技术人员,再至培养成高端科研与技术人才,亦或者被培养成管理人才,中广核都会为其成长的每个阶段提供全面系统的人才培养计划。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核电安全查看更多>核事故查看更多>核电技术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