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大气治理除灰除尘评论正文

拷问雾霾 问罪火电(图)

2013-02-18 15:55来源:《能源》张慧 范珊珊关键词:雾霾火电厂脱硝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前所未有的空气污染不断挑战人们的承受底线,谁是罪魁祸首?在人们享受现代化物质文明的当下,又该如何反思过往的经济增长模式?

 

2013年伊始,按照“末日说”,人类跨入了新纪元。但对于东部的众多居民来说,“灰色朦胧”是新纪元首月留下的最深刻印象。

从1月10日起,雾霾席卷了大半个中国,东北三省,新疆,华北平原,山东、江苏、浙江、福建等沿海省份,以及河南、安徽、湖北、湖南、陕西等中部省份,均未逃脱雾霾的侵袭。

在连续发布了多个大雾黄色预警之后,北京市发布了气象史上首个雾霾橙色预警。13日上午9时的空气质量监测数据显示,北京大多数地区的空气质量指数(AQI)全部达到极值500,属于六级严重污染中的“最高级”。而古都河南省开封市甚至发布了雾霾红色预警。持续了将近一周的雾霾天气,无疑已成为一场波及全国的严重“自然灾害。”

然而,此次大范围雾霾的阴影尚未在民众心头散去。23日,雾霾再次袭击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等地。当日,北京气象台发布了大雾及雾霾黄色预警,京城空气质量再次达到了最严重的六级严重污染,局地能见度不足200米。

雾霾,是雾和霾的组合词。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跃思向记者解释,雾是一种自然天气现象,对人并无危害,但一旦雾气中加入了污染物,就演变成了霾,对人体健康构成危害。如此频繁且严重的污染天气,不禁令人担忧:雾霾,会不会成为今后的常客?

就在雾霾入京的第四天,北京市环保局召开新闻发布会,该局环保监测中心主任张大伟表示,造成本次连续空气严重污染的主要污染源有以下几点:燃煤、机动车、工业、扬尘等污染排放量大。此外,10-13日,北京地区地面闭合低压控制,地面风速减少,湿度加大,并且逐渐形成了进风逆温和大雾极端天气扩散,持续积累,是形成本次污染过程的直接原因。

针对这次气象史上最严重的污染,包括北京在内的各地政府纷纷出台应急措施,但临时抱佛脚能否阻止雾霾的再次“光临”?在经济发展,能源消耗不断增加的当下,政府、企业和个人如何寻求平衡点来实现空气的清洁化?

致命的PM2.5

雾霾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物。可吸入颗粒物是造成天气污染的罪魁祸首。而在可吸入颗粒物中能够入肺的更细微颗粒,则是最可怕的PM2.5。

根据国内空气质量监测数据显示,在此次大范围雾霾天气期间,一些地区的PM2.5指数屡次被刷新,美国大使馆公布的1月12日北京市空气数据,PM2.5指数达到了845,入夜后部分站点最高时甚至超过900。“爆表”一词,引起热议。

PM是英文particulatematter(颗粒物)的首字母缩写。可吸入颗粒物一般可分为细颗粒(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和粗颗粒(2.5—10微米之间)。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质则被称为PM2.5。

“越小的PM,悬浮时间越长:直径大于10微米的,几小时就会因重力降落,直径小于1微米,在空气中逗留时间更长,可达几天乃至数周。”早在2009年就开始研究PM的一学者对《能源》杂志记者说。

潘小川、李国星等人编制的一份《PM2.5的健康危害和经济损失评估研究》报告显示,10微米以下的颗粒可进入鼻腔,9微米以下的可进入咽喉,小于2.5微米的则可深入肺泡并沉积,进而进入血液循环。

PM2.5指数达到500,意味着每立方米的空气中,小于2.5微米的颗粒物浓度高达500微克。一旦吸入体内,则可深入肺泡。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