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软件控制软件评论正文

电力调度系统信息化:整合与共享成首要难题

2013-02-22 10:53来源:中国论文网关键词:电力调度智能化信息化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5电力调度系统信息化的数据架构

数据源于信息,作为信息化核心部分的内容,本文就其数据架构进行分析,而其余的类似架构的研究可参照本例展开。数据架构主要涵盖了三个方面:数据业务架构、数据逻辑架构、数据物理架构。①数据业务架构。基于调度业务的划分,梳理并划分业务的有关数据。本文以安全Ⅲ区作为研究对象,就调度有关的数据展开讨论,归类整理业务过程中的数据作用,并将其分为电量计划、考核结算、实时监测、异常故障、人力资源、电网网架模型、基础设备、专业管理考核、故障管理、综合管理、辅助监测以及操作控制类,总共12个子类,这12个子类数据可总结为四大类数据,分析其交互关系。②数据逻辑构架。数据逻辑构架主要针对于它的应用功能和系统建立相应的逻辑数据库。本文主讲安全Ⅲ区,上文讲到了六大调度业务映射在Ⅲ区的基础管理、业务管理、辅助管理以及专业离线计算分析四种类型的应用功能,那么,逻辑方面就应有与之相对的逻辑数据库作为支撑,其对应关系是:基础管理的逻辑数据库、业务管理的逻辑数据库、分析决策的逻辑数据库、电网运行的逻辑数据库。逻辑数据库中应设置的数据来源于数据业务架构得出的12子类(4大类数据)。③数据物理架构。数据物理架构依托于逻辑数据库,主要对物理部署和数据整合以及数据的管控模式进行了描述。仍就安全Ⅲ区来进行说明。从已知的逻辑数据库架构数据的管理和使用来看,基础管理和业务管理以及分析决策三者的逻辑数据库可以物理规整成相同的数据库,即调度管理的综合数据库。而电网运行的逻辑库需从实际的应用出发,分成两个物理库,其中一个布置于安全Ⅰ、Ⅱ区,主要用来储存电网在运行时的数据;另外一个则分布于安全Ⅲ区,用于电网模型、数据和图片等历史镜像数据和资料的储存,支持安全Ⅲ区专业离线计算分析和管理类的应用,将其称作电网运行的综合数据库。由此推导出:安全Ⅲ区需至少配备两套物理数据库,即调度管理与电网运行的综合数据库。

6结语

关于调度信息化的建设,因其涵盖的问题之多,涉及面之广,本文只做了较为浅显的探讨,因此,不能面面俱到。例如,就数据而言,还需分析技术、集成以及基础硬件等架构。从配套建设来说,还需对建立标准规范化的体系进行探讨,研究信息的安全问题、系统的运行和维护方式以及构件体系的问题。分析这类问题应从目标和需求着手,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进行逐层推导。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电力调度查看更多>智能化查看更多>信息化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