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市场正文

能源与气象的“大婚时代”悄然来临

2013-02-22 14:28来源:中国气象报关键词:新能源风能太阳能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新能源的勘探队和护航者

2009年11月,西藏。几个工程技术人员克服零下十几摄氏度的严寒、大风和严重缺氧,对西藏境内3座风塔的垂直度、地基强度等数据进行初步测试。他们是西藏自治区气象局的工作人员。通过收集观测数据可以全面掌握西藏风能资源的状况和变化规律,加快新能源开发利用的步伐。

影响新能源的气象因素众多,比如,云量的空间分布、气溶胶、极端温度、特强沙尘暴等都会对太阳能利用产生影响。

从上世纪70年代起,中国气象局就开始了风能资源普查工作。在第四次全国风能资源详查中,气象部门曾为哈密、酒泉、河北、吉林、江苏沿海、蒙东、蒙西等7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的规划和建设,提供较为翔实、有力的信息支持。目前看来,这7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的建设,对我国风电开发计划影响巨大。

如陶树旺所说,资源评估和气候背景分析是开发风能和太阳能资源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开发利用风能和太阳能要以各地的资源条件和气象条件为依据,采用不同的策略有针对性地进行开发。气象部门把自己定位成新能源的“勘探队”和“侦察兵”,也是能源建设和维护的“护航者”。

事实上,在新能源开发利用的整个生命周期中,气象部门都可以提供服务。未来一小时吹进某地区的风有多大,对风电接入电网的安全有何影响,风电企业应该采取哪些措施应对?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中国气象局在风电功率预报上派出“重兵”为风电企业捕捉未来“风”云。

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资源与环境气象室副主任杨振斌告诉记者,风电功率预报就是通过预报未来的风速,演算出能发出多少电。调度部门根据可能发出的电量进行产电调度。如果预估风能发电富余,在保证供需平衡的同时,就可以适当减少火力发电,从而减少浪费和污染。

此外,在台风、沙尘暴等灾害性天气来临前,气象部门可以提出有针对性的、科学的应对方案,为新能源开发利用保驾护航。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