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网信息化智能化市场正文

电力移动IM的“美丽”与“哀愁”

2013-02-26 11:58来源:北极星电力软件网作者:整理报道关键词:移动终端IMGPS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2013年,网民对移动即时通信的使用率达到83.1%,用户规模已达到3.22亿,是手机端使用率最高的应用。新型移动IM业务异军突起,它不仅具有移动性、随时在线的特点,而且还在整合了文本、图片、视频乃至话音等业务功能的基础上免费向用户提供这些业务,因而赢得广大移动用户的青睐。庞大的用户规模、高速的增长态势再加上跨界的业务功能,已使新型移动IM业务成为国内外产业界、监管机构乃至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趋势:跨平台整合趋势明显

新型移动IM业务发源于2010年10月国外发布的KikMessenger。所谓Kik业务,是一种基于用户手机通讯录的社交软件,它可基于本地通讯录直接建立与联系人的连接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免费短信聊天、来电大头贴、个人状态同步等功能。

自KikMessenger推出两年来,国内外相继出现了数十种类似的软件产品。国内开展的类Kik业务的主题主要有两类:一是由国内互联网企业提供的微信、米聊、口信等;二是由电信运营商提供的飞聊、翼信、沃联系。

以苹果公司为例,类Kik业务实现跨平台、跨终端整合互通的趋势明显。目前,iPhone等移动终端和AppleMac终端,都在IM软件中集成了类Kik功能iMessage,并实现了该功能在不同终端之间的互通。用户使用苹果操作系统并开通iMessage功能后,会直接将用户手机号码和AppleID或邮箱绑定起来。随着Apple在Mac端推出兼容性的即时通信功能,国内的飞信、飞聊、微信、QQ业务等即时通信业务,未来也将在功能上进行整合,在各平台间互通使用,这将是IM类平台型业务发展的趋势。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